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业装置以及作业方法。在利用部件保持部保持部件而将部件装配于工件的规定位置的作业装置中,保持部件的部件保持部具备:一对把持构件,其夹入并把持部件;把持构件开闭部,其将开闭用马达作为驱动源而使一对把持构件开闭;一对接触部,其配置于一对把持构件且以沿把持构件的开闭方向设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自如;以及接触部驱动部,其利用与吸附嘴轴的侧面抵接地设置的辊将吸附嘴轴的升降动作转换为花键轴的旋转运动,并将该旋转运动经由多个辊传递至接触部,使接触部以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业装置以及作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部件保持部保持部件而将部件装配于工件的规定位置的作业装置以及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在向基板等工件装配部件的部件装配线中,各个种类的部件通过部件装配装置而装配于工件。这些部件中,除了芯片型部件、QFP等与电路基板的电极面焊料接合的面安装部件以外,还包括功率晶体管、连接器部件等具有连接用的引线且通过向电路基板上形成的安装孔插入引线而装配的插入部件。这样的插入部件的部件装配装置中的供给方式因部件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部件种类,部件的供给姿态各异。在插入部件以横倒姿态供给的情况下,在向基板装配之前,需要将插入部件姿态变更为直立姿态,因此提出有具备将横倒姿态的插入部件姿态变更为直立姿态的功能的部件插入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所示的在先技术例中,由夹住部件进行把持的两个臂和具有用于吸附部件的吸附单元的连杆机构而构成保持部件的部件保持部(部件保持手),利用该部件保持部来处理部件并将从部件供给机构取出的部件的姿态从横倒姿态变更为直立姿态。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6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装置是利用部件保持部来保持部件而将部件装配于工件的规定位置的作业装置,其中,所述部件保持部具备:一对把持构件;把持构件开闭部,其使所述一对把持构件开闭;一对接触部,它们配置于所述一对把持构件,且以沿所述把持构件的开闭方向设置的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自如;以及接触部驱动部,其使所述接触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本专利技术的作业方法利用部件保持部来保持部件而将部件装配于工件的规定位置,其中,所述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一对把持构件设为打开的状态的步骤;拾取供给部的部件并使该部件位于在所述一对把持构件上设置的接触部之间的步骤;利用接触部夹住并保持所述部件的步骤;通过使所述接触部相对于所述把持构件旋转来变更所述部件的姿态的步骤;以及向工件的规定位置装配所述部件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作业方法利用部件保持部来保持部件而将部件装配于工件的规定位置,其中,所述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拾取供给部的所述部件的步骤;利用设于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的接触部夹住并保持所拾取的所述部件的步骤;通过使所述接触部相对于所述把持构件旋转来变更所述部件的姿态的步骤;以及向工件的规定位置装配所述部件的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利用部件保持部来变更部件的姿态而将部件高效地装配于工件。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装置所使用的作业头中的部件保持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装置所使用的作业头中的部件保持部(第一实施例)的构成说明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装置所使用的作业头中的部件保持部(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装置所使用的作业头中的部件保持部(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装置所使用的作业头中的部件保持部(第二实施例)的构成说明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装置所使用的作业头中的部件保持部(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示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装置的作业方法的动作说明图。图9是示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装置的作业方法的动作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作业装置;2部件装配机构;3供给部;4基板保持部;6部件;7基板;10作业头;11部件保持部;13吸附嘴轴;13a吸附嘴;22把持构件;22a基部;22b前端部;23接触部;23a旋转轴;24辊;34驱动辊;35输入辊;36中间辊;42接触部驱动马达。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前,简单说明以往的问题点。上述的在先技术例中,因部件保持部的结构,存在以下那样的不良状况。即,为了使在部件保持部中使用的连杆机构具有部件的姿态变更等的处理功能,需要多关节驱动机构等复杂的机构。因此,难以使部件保持部成为简便紧凑的结构,从而难以应用于谋求装置的紧凑化的部件装配领域。而且,该课题不仅存在于具有向基板的插入孔插入的引线的插入部件中,对于谋求在从部件供给部取出部件起直至向工件装配的一系列的装配动作中变更部件的姿态这一种类的部件来说是普遍共通的课题。对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部件保持部来变更部件的姿态而高效地将部件装配于工件的作业装置以及作业方法。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作业装置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作业装置1具有如下功能:利用部件装配机构2从供给部3拾取并保持部件6,并将部件6向载置于基板保持部4的工件即基板7装配。部件装配机构2构成为,通过头移动机构14,使在下部设有保持部件6的部件保持部11的作业头10沿X、Y、Z方向(参照箭头a)移动。部件保持部11具备吸附嘴轴13,该吸附嘴轴13通过内置于头主体部10a的部件保持部回转机构16而向θ方向(箭头b)回转,并且通过内置于作业头10的吸附嘴升降机构15进行升降。吸附嘴轴13具有如下功能:借助在下端部配备的吸附嘴13a(参照图2)来吸附部件6,并且在向基板7装配由部件保持部11保持的部件6时,将部件6推入到基板7。在部件装配机构2的部件装配作业中,使作业头10向供给部3移动,并利用部件保持部11拾取并保持部件6(箭头c),该供给部3在部件托盘5上载置有将引线6a朝上的姿态下的部件6。接着在利用部件保持部11将部件6的姿态变更为使引线6a朝下之后,利用图像识别装置(参照图9所示的部件识别相机50)从下表面侧对部件6进行位置识别,然后,使作业头10向载置有基板7的基板保持部4移动。之后,使部件6与部件保持部11一起下降(箭头d),将引线6a插入到形成于基板7的装配孔7a,由此将部件6装配于基板7。接下来,参照图2、图3,对在作业头10上设置的部件保持部11的结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部件保持部11具有利用一对把持构件22把持并保持部件6的功能。在图2、图3中,在水平的连结构件20的两侧端部,一对侧板21向下方延伸设置。在侧板21上轴支承有在外周面上形成有轴向的槽部的水平姿态的花键轴25的两侧端部。在花键轴25的中央部上固定安装有与花键轴25一体旋转的辊24,此外,在花键轴25中的辊24的两外侧,一对花键轴承26以允许轴向的滑动的状态嵌合。把持构件22成为具有从作为上部的基部22a向下方延伸的前端部22b的形式。各个花键轴承26固定安装于把持构件22的基部22a,一对把持构件22与花键轴承26一起相互沿开闭方向(参照图2所示的箭头g)滑动自如。而且,在前端部22b设有以沿把持构件22的开闭方向设置的旋转轴23a为中心而旋转自如的接触部23。即,接触部23旋转自如地装配于前端部22b。如图3所示,在连结构件20的下表面沿X方向配置线性引导件32,在沿X方向滑动自如地嵌合于线性引导件32的滑块33上结合有把持构件22的基部22a。把持构件22沿X方向的滑动动作被由线性引导件32、滑块33构成的滑动引导机构引导。此外,在示出图3中的A-A剖面的图4中,在一方侧的侧板21的侧面配设有开闭用马达31。开闭用马达31驱动被侧板21轴支承两端部的开闭用进给丝杠40进行旋转。开闭用进给丝杠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业装置,是利用部件保持部来保持部件而将部件装配于工件的规定位置的作业装置,其中,所述部件保持部具备:一对把持构件;把持构件开闭部,其使所述一对把持构件开闭;一对接触部,它们配置于所述一对把持构件,且以沿所述把持构件的开闭方向设置的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自如;以及接触部驱动部,其使所述接触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17 JP 2015-2458591.一种作业装置,是利用部件保持部来保持部件而将部件装配于工件的规定位置的作业装置,其中,所述部件保持部具备:一对把持构件;把持构件开闭部,其使所述一对把持构件开闭;一对接触部,它们配置于所述一对把持构件,且以沿所述把持构件的开闭方向设置的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自如;以及接触部驱动部,其使所述接触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装置,其中,所述把持构件具有基部和从所述基部延伸的前端部,所述接触部旋转自如地装配于所述前端部,所述接触部驱动部具有:输入部,其配置于所述基部,且被输入来自动力源的旋转运动;以及传递部,其配置于所述把持构件,且将输入到所述输入部的旋转运动传递至所述接触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装置,其中,所述作业装置具备将部件移送至所述一对把持构件之间的部件拾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装置,其中,所述部件拾取部在所述一对把持构件之间进行升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实,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