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2015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中空的外壳体和换热管束,换热管束设置在外壳体内,且换热管束和外壳体互不连通,外壳体具有两个可供外壳体内流体出入的连通孔,且外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折流板的方向均与换热管束的方向垂直,在外壳体内的至少一个连通孔处设置有减振组件,每个减振组件包括防冲击杆和防振板,防振板设置在连通孔一侧,且防振板与折流板平行,防冲击杆一端与防振板连接,防冲击杆另一端和位于连通孔另一侧,且与防振板距离最近的折流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小换热器工作时的振动和声驻波。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The new type of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comprises a hollow shell and heat exchanger tubes, heat exchanger tubes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the heat transfer tubes and the shell body are not connected,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holes for shell connected body fluid entry, and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baffles and the baffle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a damp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 at least one connection hole in the outer shell, each damping component including anti shock and anti vibration bar plate, vibration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hole side, and vibration proof plate and baffle plate in parallel, anti impact one end of the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anti vibration and anti impact plate, the other end of the lever and is located in the hole on the other side, and the vibration plate nearest baffle plate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vibration and the standing wave when the heat exchanger wor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壳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简单,操作较稳定且可靠,易于制造,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食品和医药等行业。随着社会工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管壳式换热器也越来越趋于大型化。而换热器结构加大、运行负荷范围增大、运行工况不稳定等多种因素,都会引发换热器管束振动甚至引发声波共振,损坏换热管的同时,还产生噪音污染环境。目前工程中通常采用增加折流板数目、增大换热管间距或以双弓形折流板代替单弓形折流板等减振措施,改善换热管内介质的流动状况,降低声驻波和振动。然而,增加折流板数目、增大换热管间距等措施同时会增加壳程压降、加大壳体尺寸,降低换热效率,此外,这些措施也不能很好的解决换热器的声共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换热器工作时的振动和声驻波较小。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中空的外壳体和换热管束,换热管束设置在外壳体内,且换热管束和外壳体互不连通,外壳体具有两个可供外壳体内流体出入的连通孔,且外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折流板的方向均与换热管束的方向垂直,在外壳体内的至少一个连通孔处设置有减振组件,每个减振组件包括防冲击杆和防振板,防振板设置在连通孔一侧,且防振板与折流板平行,防冲击杆一端与防振板连接,防冲击杆另一端和位于连通孔另一侧,且与防振板距离最近的折流板连接。可选的,冲击杆与防振板垂直。可选的,每个减振组件中的防冲击杆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每个减振组件中的防冲击杆均相互平行。可选的,防振板上具有可使换热管束穿过的孔洞。可选的,防振板的面积小于折流板的面积。可选的,管壳式换热器还包括消音隔板,消音隔板位于外壳体的中部,且消音隔板与折流板的方向垂直。可选的,消音隔板与位于外壳体正中央的折流板连接。可选的,消音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可选的,消音隔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消音隔板所在的折流板与相邻折流板之间间隔的一半。本技术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中空的外壳体和换热管束,换热管束设置在外壳体内,且换热管束和外壳体互不连通,外壳体具有两个可供外壳体内流体出入的连通孔,且外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折流板的方向均与换热管束方向垂直,在外壳体内的至少一个连通孔处设置有减振组件,每个减振组件包括防冲击杆和防振板,防振板设置在连通孔一侧,且防振板与折流板平行,防冲击杆一端与防振板连接,防冲击杆另一端和位于连通孔另一侧,且与防振板距离最近的折流板连接。这样管壳式换热器可大大缓冲壳体内进出口流体介质对换热管束的冲击,同时防止换热管束的振动强度,增强换热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管壳式换热器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减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防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消音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管壳式换热器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中空的外壳体1和换热管束2,换热管束2设置在外壳体1内,且换热管束2和外壳体1互不连通,外壳体1具有两个可供外壳体1内流体出入的连通孔11,且外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3,折流板3的方向均与换热管束2方向垂直,在外壳体1内的至少一个连通孔11处设置有减振组件4,每个减振组件4包括防冲击杆41和防振板42,防振板42设置在连通孔11一侧,且防振板42与折流板3平行,防冲击杆41一端与防振板42连接,防冲击杆41另一端和位于连通孔11另一侧,且与防振板42距离最近的折流板连接。具体的,管壳式换热器的外壳体1具有两个可供流体出入的连通孔11,例如外壳体1的连通孔1包括流体入口11a和流体出口11b,流体可以通过这两个连通孔流进流出并进行换热。外壳体1和换热管束2为互不连通的中空结构,这样外壳体1内和换热管束2内可以流入不同的流体介质,且不同介质通过换热管束2的管壁进行换热。通常,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在外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折流板3,折流板3的方向一般与换热管束2的方向垂直。而为了避免管壳式换热器内的介质在流动时,对外壳体1和换热管束2造成振动和冲击,在外壳体1的至少一个连通孔11处还设置有减振组件4。其中,因为外壳体1的连通孔11通常包括流体入口11a和流体出口11b两个,所以减振组件4既可以在流体入口11a设置,也可以在流体出口11b设置,或者同时设置在流体入口11a和流体出口11b上。具体的,减震组件4包括有防冲击杆41和防振板42,防冲击杆41一端与防振板42连接,防冲击杆41另一端和位于连通孔另一侧,且与防振板42距离最近的折流板3连接。其中,防冲击杆41由于一端与位于连通孔11一侧的防振板42连接,而另一端与位于连通孔11另一侧的折流板3连接,所以防冲击杆41刚好可以挡设在连通孔11的前方,这样如果流体从流体入口11a或者流体出口11b流出时,由于防冲击杆41的阻碍作用,流量提的流速会下降,从而减小对换热管束2的冲击力,降低换热管束2的振动。而防振板42设置在连通孔11一侧,且防振板42与折流板3平行。防振板42通过防冲击杆41和折流板3刚性连接,因而在连通孔11处的换热管束收到流体介质冲击时,防振板42可以加强对换热管束2的支撑作用,减少换热管束2的振动强度,从而减小因此带来的折流板3的振动。其中,由于工艺与生产的需要,冲击杆41应与防振板42垂直。此外,为了加强减振组件4的减振效果,每个减振组件4中防冲击杆41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减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例如,每个减振组件4中的防冲击杆41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且每个减振组件4中的防冲击杆41均相互平行。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个减振组件4中具有两个防冲击杆,两个相互平行的防冲击杆能够分担来自流体的冲击力,避免防冲击杆后方的换热管束2所遭受的冲击过大,从而有效减小换热管束2的振动。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防振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了避免干涉到换热管束,防振板42上具有可使换热管束穿过的孔洞421。这样换热管束2可以从孔洞421中穿过防振板42。同样的,防振板42的面积小于折流板3的面积。这样在对折流板缺口处的换热管起到支撑减振作用的同时,还不会增加壳程的压降。一般的,外壳体1内多个折流板依次相错并上下间隔排布,而防振板42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中空的外壳体和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且所述换热管束和所述外壳体互不连通,所述外壳体具有两个可供所述外壳体内流体出入的连通孔,且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方向均与所述换热管束的方向垂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体内的至少一个所述连通孔处设置有减振组件;每个所述减振组件包括防冲击杆和防振板,所述防振板设置在所述连通孔一侧,且所述防振板与所述折流板平行,所述防冲击杆一端与所述防振板连接,所述防冲击杆另一端和位于所述连通孔另一侧,且与所述防振板距离最近的折流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中空的外壳体和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且所述换热管束和所述外壳体互不连通,所述外壳体具有两个可供所述外壳体内流体出入的连通孔,且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方向均与所述换热管束的方向垂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体内的至少一个所述连通孔处设置有减振组件;每个所述减振组件包括防冲击杆和防振板,所述防振板设置在所述连通孔一侧,且所述防振板与所述折流板平行,所述防冲击杆一端与所述防振板连接,所述防冲击杆另一端和位于所述连通孔另一侧,且与所述防振板距离最近的折流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杆与所述防振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减振组件中的防冲击杆的数量为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涛刘淑媛王啟明李新春周高亮邵如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