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平衡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1313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8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车身平衡控制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阀体内设有第一电磁机构、第二电磁机构和第三电磁机构,第一进气口与总气源连接,第一阀芯腔与消声器连接,第一阀芯与第一进气口处控制气源通断的第一阀门连接,第二电磁阀与监控车身平衡的传感器连接,第二阀芯与第一送气口处的第二阀门连接,所述第一送气口与抬升左侧车身的左侧气囊连接,第三电磁阀与监控车身平衡的传感器连接,第三阀芯与第二送气口处的第三阀门连接,第二送气口与抬升右侧车身的右侧气囊连接,第一阀芯腔、第二阀芯腔和第三阀芯腔连通,有效地降低噪音,保证车身的平衡,防止侧翻。

Body balance control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ody balance control valve comprises a valve bod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 second 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 and third 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 the first air inlet and the total gas connection, the first valve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muffler, the first valve with the first inlet control valve first source on-off connection, sensor second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and the monitoring body balance connection, second valve spool and the first second send inlet connection, wherein the left airbag first send the air intake and the uplift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body with third sensor solenoid valve and monitoring body balance connection, third valve spool and third port second to send the connection, send port and second right side airbag lift the right side of the body with the first valve cavity, second cavity and third cavity communicated with the valve spool,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oise, Paul Balance the body to prevent roll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平衡控制阀
本技术设计一种电磁阀,特别设计一种车身平衡控制阀。
技术介绍
汽车在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身不可避免地向外侧倾斜,并且汽车转弯半径越小、车速越快,车身的倾斜成都越大。同时车内的乘车者也会因离心力的作用失去平衡,给乘车者带来不适。为了在提高车速的同时保持车身的平衡性和提高汽车的防侧翻能力,现有的汽车或采用降低汽车的离地高度或增加汽车底盘的重量,如此一来,汽车的重量越来越大,所消耗的燃料也越来越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身平衡控制阀,能够自动调节车身的平衡,有效防止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侧翻,提高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车身平衡控制阀,包括阀体和对称布置在车身两侧的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第一电磁机构、第二电磁机构和第三电磁机构,所述第一电磁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一阀芯、第一阀芯腔和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总气源连接,所述第一阀芯腔与消声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一阀芯连接,所述第一阀芯与第一进气口处控制气源通断的第一阀门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机构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二阀芯、第二阀芯腔和第一送气口,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监控车身平衡的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第二阀芯连接,所述第二阀芯与第一送气口处的第二阀门连接,所述第一送气口与抬升左侧车身的左侧气囊连接,所述第三电磁机构包括第三电磁阀、第三阀芯、第三阀芯腔和第二送气口,所述第三电磁阀与监控车身平衡的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与第三阀芯连接,所述第三阀芯与第二送气口处的第三阀门连接,所述第二送气口与抬升右侧车身的右侧气囊连接,所述第一阀芯腔、第二阀芯腔和第三阀芯腔连通,所述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并排设于上阀体内,所述上阀体采用塑料,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采用紧固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阀芯腔与消声器连接,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电磁机构设置三组,分别控制气源通断、控制车身左侧的气囊和控制车身右侧的气囊,保证车身的平衡,防止侧翻;所述电磁阀与监控车身平衡的传感器连接,能够快速响应,并且快速抬升车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车身平衡控制阀,包括阀体1和对称布置在车身两侧的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所述阀体1内设有第一电磁机构3、第二电磁机构4和第三电磁机构5,所述第一电磁机构3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一阀芯31、第一阀芯腔32和第一进气口33,所述第一进气口33与总气源连接,所述第一阀芯31腔与消声器34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一阀芯31连接,所述第一阀芯31与第一进气口33处控制气源通断的第一阀门35连接。当第一电磁阀通电,驱动第一阀芯31打开第一阀门35,气源从第一进气口33进入第一阀芯腔32,通过消声器34进行消声,防止噪音。所述第二电磁机构4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二阀芯41、第二阀芯腔42和第一送气口43,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第二阀芯41连接,所述第二阀芯41与第一送气口处的第二阀门44连接,所述第一送气口43与抬升左侧车身的左侧气囊连接。由于第一阀芯腔32与第二阀芯腔42连通,高压空气进入第二阀芯腔42,第二电磁阀通电,驱动第二阀芯41打开第二阀门44,使得高压空气通过第一送气口43进入左侧气囊,抬升车身左侧。所述第三电磁机构5包括第三电磁阀、第三阀芯51、第三阀芯腔52和第二送气口53,所述第三电磁阀与第三阀芯51连接,所述第三阀芯51与第二送气口53处的第三阀门54连接,所述第二送气口53与抬升右侧车身的右侧气囊连接,由于第一阀芯腔32与第二阀芯腔42和第三阀芯腔52均连通,高压空气进入第三阀芯腔52,第三电磁阀通电,驱动第三阀芯51打开第三阀门54,使得高压空气通过第二送气口53进入右侧气囊,抬升车身右侧。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与监测车身平衡的传感器连接,当传感器感应到左侧车身发生倾斜时,传送信号给第二电磁阀,当传感器感应到右侧车身发生倾斜时,传送信号给第三电磁阀,灵敏度高,自动化性高。为了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减轻阀体重量,所述阀体1包括上阀体11和下阀体12,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并排设于上阀体11内,其余均设于下阀体12内,所述上阀体11采用塑料。所述上阀体11与下阀体12之间采用紧固件固定连接,阀芯将位于上阀体内的电磁阀和位于下阀体内的阀芯腔进行传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身平衡控制阀

【技术保护点】
车身平衡控制阀,包括阀体和对称布置在车身两侧的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第一电磁机构、第二电磁机构和第三电磁机构,所述第一电磁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一阀芯、第一阀芯腔和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总气源连接,所述第一阀芯腔与消声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阀芯连接,所述阀芯与第一进气口处控制气源通断的阀门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机构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二阀芯、第二阀芯腔和第一送气口,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监控车身平衡的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第二阀芯连接,所述阀芯与第一送气口处的阀门连接,所述第一送气口与抬升左侧车身的左侧气囊连接,所述第三电磁机构包括第三电磁阀、第三阀芯、第三阀芯腔和第二送气口,所述第三电磁阀与监控车身平衡的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与第三阀芯连接,所述第三阀芯与第二送气口处的阀门连接,所述第二送气口与抬升右侧车身的右侧气囊连接,所述第一阀芯腔、第二阀芯腔和第三阀芯腔连通,所述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并排设于上阀体内,所述上阀体采用塑料,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采用紧固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身平衡控制阀,包括阀体和对称布置在车身两侧的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第一电磁机构、第二电磁机构和第三电磁机构,所述第一电磁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一阀芯、第一阀芯腔和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总气源连接,所述第一阀芯腔与消声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阀芯连接,所述阀芯与第一进气口处控制气源通断的阀门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机构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二阀芯、第二阀芯腔和第一送气口,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监控车身平衡的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第二阀芯连接,所述阀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立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