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0439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6 0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该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正屈折力;第三透镜,具负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正屈折力;及第五透镜,具负屈折力,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有一凸面;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透镜总数为五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体配置可利于增加景深,进而缩短对焦时间,同时可助于撷取动态图像,使具备更广泛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和取像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应用于电子装置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和取像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摄影模块的应用愈来愈广泛,除配置于移动装置之外,亦可将摄影模块装置应用于各种智能电子产品、车用装置与家庭智能辅助系统为未来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且为了具备更广泛的使用经验,生活中更多的装置及设备,如于智能手机、数字平板、光学辨识装置、倒车显影镜头,行车记录器镜头以及空拍机镜头中,对于镜头的品质需求也越来越高,规格愈来愈严苛。在这之中,广视角与微型化俨然成为目前市场的发展趋势,其应用范围包含:各种智能电子产品、行车镜头、安全监控、运动相机或空拍机、娱乐装置等,特别是可携式装置产品更为贴近大众需求。传统广视角镜头为了取得大范围的图像,往往需要庞大的镜片接收光线,而该配置往往拉长了光学总长,使得产品体积不易缩减,此外,现有的微型镜头模块因尺寸要求,导致拍摄视角受到限制,是故传统的设计已无法满足未来市场的规格与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一第二透镜,具正屈折力;一第三透镜,具负屈折力;一第四透镜,具正屈折力;及一第五透镜,具负屈折力,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有一凸面,其中,该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透镜总数为五片,该第一透镜物侧面曲率半径为R1,该第二透镜物侧面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为R4,该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满足下列关系式:|R4/R3|<1.0;f5/f3<1.0;-10.0<R1/f<0。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有一凸面;一第二透镜,具正屈折力;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具正屈折力;及一第五透镜,具负屈折力,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有一凸面,其中,该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透镜总数为五片,该第二透镜物侧面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为R4,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一透镜物侧面于离轴处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11,该第五透镜像侧面于离轴处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52,满足下列关系式:|R4/R3|<2.0;f1/f3<2.0;0.15<Yc11/Yc52<1.20。本专利技术再提供一种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有一凸面;一第二透镜,具正屈折力;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具正屈折力,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及一第五透镜,具负屈折力,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有一凸面,其中,该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透镜总数为五片,另设置有一光圈,且该光圈设置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该第二透镜物侧面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像侧面曲率半径为R4,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满足下列关系式:|R4/R3|<4.0;f1/f3<5.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包含前述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及一电子感光元件。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取像装置。本专利技术整体配置可利于增加景深,进而缩短对焦时间,同时可助于撷取动态图像,使具备更广泛的用途。当|R4/R3|满足所述条件时,可使该第二透镜主点往像侧移动,以利于系统形成广视角特性。当f5/f3满足所述条件时,可平衡系统屈折力,使该第五透镜具备足够光路偏折能力,并有效发挥该第三透镜修正各式像差的功能,进而提升图像品质。当R1/f满足所述条件时,可强化第一透镜的发散能力,以符合广视角特性,藉以取得较大的成像区域,提升产品应用范围。当f1/f3满足所述条件时,可有效分散该系统的负屈折力分布,在维持较大视角之下,同时减缓各镜片所产生的像差。当0.15<Yc11/Yc52<1.20满足所述条件时,可有效控制第一透镜与第五透镜的周边光线,除有利于提供广视角特性外,更有助于缩小镜组体积。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示意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示意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示意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示意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示意图。图6B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示意图。图7B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8A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示意图。图8B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9A是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示意图。图9B是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一透镜的特征A点、A’点及B点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参数Yc11、Yc52、Y52的示意图。图12A是示意装设有本专利技术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倒车显影器。图12B是示意装设有本专利技术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行车记录器。图12C是示意装设有本专利技术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监控摄影机。图12D是示意装设有本专利技术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智能手机。附图标号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光圈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第一透镜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物侧面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像侧面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第二透镜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物侧面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像侧面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第三透镜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物侧面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2像侧面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第四透镜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1物侧面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2像侧面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第五透镜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1物侧面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2像侧面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0红外线滤除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一第二透镜,具正屈折力;一第三透镜,具负屈折力;一第四透镜,具正屈折力;及一第五透镜,具负屈折力,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面,其中,该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透镜总数为五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为R1,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为R4,该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满足下列关系式:|R4/R3|<1.0;f5/f3<1.0;‑10.0<R1/f<0。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15 TW 1041420681.一种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一第二透镜,具正屈折力;一第三透镜,具负屈折力;一第四透镜,具正屈折力;及一第五透镜,具负屈折力,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面,其中,该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透镜总数为五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为R1,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为R4,该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满足下列关系式:|R4/R3|<1.0;f5/f3<1.0;-10.0<R1/f<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另设置有一光圈,且该光圈设置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该第一透镜至该第五透镜中各透镜皆具有至少一非球面,其中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成像面之间于一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满足下列关系式:TL/ImgH<3.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3,该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4,该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5,满足下列关系式:0.3<(V3+V5)/V4<1.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为R3,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为R4,满足下列关系式:|R4/R3|<0.60。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为R1,该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5.0<R1/f<0。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于一光轴上的距离为T12,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于该光轴上的距离为T23,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于该光轴上的距离为T34,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于该光轴上的距离为T45,满足下列关系式:0<(T23+T34+T45)/T12<0.90。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取像用光学镜头组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满足下列关系式:1.50<tan(HFOV)。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为Y52,该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0.85<Y52/f。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有效径处投影至一光轴的位置较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该光轴上的位置更靠近像侧,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离轴处的临界点与该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11,该取像用光学镜头组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0.10<Yc11/f<0.80。12.一种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头组与一电子感光元件。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取像装置。14.一种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于离轴处具有至少有一凸面;一第二透镜,具正屈折力;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具正屈折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铭黄歆璇
申请(专利权)人: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