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酸型亲水扩链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0156 阅读:5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磺酸型亲水扩链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品领域,主要解决水性聚氨酯行业中所用的亲水扩链剂反应速度慢,并且水性树脂固含量低、耐热性低,应用于粘合剂时粘接强度低;用多元胺,如乙二胺等0.5~1.5份充分溶解在溶剂中,在温度40~100℃下,与烯基磺酸盐,如乙烯基磺酸钠等的25%左右的水溶液5~9份反应4~30小时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再以水、醇或酮溶解,经沉淀滤除杂质后,再次减压蒸馏除去所有溶剂,即得合格可应用产品,再加水进行贮存稳定性处理,为略有混浊的浅黄色、油状、粘稠液体,密度1.16~1.21g/ml、pH11~12、氨值6.9±0.9gNH↓[3]/100g、有效成份40~55%;能普遍应用于各领域水性聚氨酯的生产,反应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制备的水性树脂固含量大大提高,耐热、耐酸碱、耐硬水性能明显改善,非常有利于制备粘合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品及其制备方法领域,涉及。技术背景目前水性聚氨酯行业中流行的亲水扩链剂大都为羧酸型,如DMPA——即2.2—二 羟基甲基丙酸、DMBA—即2.2—二羟基甲基丁酸等,其反应基团为羟基,羟基反应活 性较低,水性基团为羧基,羧基亲水性很低,溶水慢,在50"C条件下需6小时左右才 能完成扩链过程,由于羧基的亲水性很低,因此,所制备的水性树脂的固含量一般都 较低,若要提高固含量,需消耗大量的扩链剂,同时,由于羧酸显酸性,羧基为阳性 基团,因此,扩链完成后一般需用三乙胺进行中和,而三乙胺易挥发,从而使所制备 的水性树脂耐热、耐酸碱及耐硬水性能不高,而羧酸的极性偏低,也使得所制备的水 性树脂应用于粘合剂时附着力低,粘接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多元胺与烯基磺酸盐进行合成,制备磺酸型亲水扩链剂,能克服现有技术中 存在的不足,本产品的反应基团为氨基,比羟基有更高的反应活性,能使聚氨酯的扩 链过程分步并迅速完成,本产品的水性基团为磺酸负离子,亲水性远高于羧基,能使 水性树脂的固含量大大提高,极大值从50%增加到65%,同时磺酸盐具有中性的特点, 而且磺酸基团的稳定性很高,因此扩链完成后无需中和,并且所制备的水性树脂耐热、 耐酸碱及耐硬水性能有明显改善,另外由于磺酸盐的极性高于羧酸,所制备的水性树 脂应用于粘合剂时附着力强,粘接强度高。采用的技术方案磺酸型亲水扩链剂的制备方法,第一步,制备初产品,将所选用的原料组分多元 胺按规定份数完全充分溶解在相应的溶剂W中后,置于反应器内,对物料加热升温至 40~100°C,在搅拌下加入规定份数的原料组分烯基磺酸盐水溶液,并反应4 30小时, 停止反应,进行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压力控制在0.01~0.005MPa,其中水可以有0~3 份剩余,即得到初产品,为外观略有混浊的浅黄色、油状、粘稠液体;第二步,对初产品进行去除杂质处理,将第一步得到的初产品完全充分溶解在复 配溶剂S中,并充分搅拌,使不溶杂质沉淀并充分陈化,然后以350~500目网过滤设 备进行过滤,网上为浅黄色坚硬的固体杂质,之后对过滤出的清液再次进行减压蒸馏, 压力控制在0.01 0.005MPa,蒸馏除去所有溶剂后,即得到合格可应用产品,为外观澄 清的浅黄色、油状、粘稠液体;第三步,对合格可应用产品进行贮存稳定性处理,由于没有溶剂包围的磺酸型亲 水扩链剂不够稳定,贮存数天后会逐渐变褐、变质、硬化,因此,需加入不少于1份 的足量水,搅拌使合格可应用产品完全充分溶解,然后以400~500目网过滤设备滤除 其中的大颗粒不溶物,即得到可应用又能能贮存的产品,为外观略有混浊的浅黄色、 油状、粘稠液体。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磺酸型亲水扩链剂,外观为略有浑浊或澄清的浅黄色、油 状、粘稠液体,密度1.16 1.21g/ml, PH11-12,氨值6.9±0.9gNH3/100g,有效成份 40~55%;结构通式为(NH2)mR,-NH-R-SCbY, m为1~3, Y为构成所用原料组分烯基 磺酸盐的通常意义上的金属离子,R为与所用原料组分烯基磺酸盐中所含碳原子的个 数相同的脂肪或脂环类饱和烃基,R'为与所用原料组分多元胺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相同的 脂肪类径基;所用原料组分及份数比,原料组分多元胺为0.5~1.5份,所述多元胺是指 二元胺及其以上的脂肪类多元胺,结构通式为Cn,Hx(NH2)m', n'为2~10, m,为2~4, m,《n,, x为与碳原子的个数n'相匹配的氢原子的个数;多元胺所用溶剂W为5~8份, 以完全充分溶解多元胺为原则,溶剂W的作用是充分分散多元胺,以使体系内反应均 匀,避免局部过烈而影响终产品质量及收率,溶剂W为水或其它极性溶剂,或者为包 括水在内的其中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化合物混合复配而成.其它极性溶剂如醇类的甲醇、 乙醇,酮类的丙酮,醚类的二氧六环、四氢呋喃,酯类的乙酸乙酯,卤代烃类的二氯 甲垸、氯仿,酰胺类的N, N-二甲基甲酰胺,砜类的二甲亚砜;原料组分烯基磺酸盐 为浓度为20~30%的烯基磺酸盐水溶液5~9份,所述烯基磺酸盐是指含乙烯基磺酸盐的 衍生物,并且与乙烯基双键直接连接的碳为饱和碳,结构通式为Cn-C=C-S03Y,n为 0~30,并且Cn为脂肪或脂环类饱和烃基,Y为构成烯基磺酸盐的通常意义上的金属离子。 第二步对初产品进行去除杂质处理步骤中所用复配溶剂S为8~30份,以完全充分溶解 初产品为原则,复配溶剂S为C,一醇、Q^酮或水,或者为其中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化 合物混合复配而成。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磺酸型亲水扩链剂,能普遍地应用于各种领域水性聚氨酯的生产, 并能提高水性聚氨酯的相应性能及质量的稳定性,不必对每批产品逐批次测试即可放 心使用;与羧酸型亲水性扩链剂如DMPA、 DMBA等比较,反应活性高,反应速度快, 制备出的水性树脂固含量大大提高,极大值从50%增加到65%,合成相同固含量的水 性树脂时,扩链剂的用量少,减少生产成本,并且水性树脂耐热、耐酸碱及耐硬水性 能明显改善,由于磺酸盐的极性高于羧酸,所制备出的水性树脂附着力大大提高,非 常有利于制备粘合剂用于特殊领域;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扩链剂生产工艺易控制,所需原 材料广泛易得,能满足市场的多种需要,而且价格适度,宜于被市场接受。具体实施方式优选方案为原料组分多元胺为0.8~1.2份;优选乙二胺、丙二胺、己二胺、丙三胺或l、 3、 6一己三胺;多元胺所用溶剂W为6~7份,溶剂W优选组成如表一所示:表二<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原料组分烯基磺酸盐为浓度为25±2%的烯基磺酸盐水溶液6~8份,优选乙烯基磺 酸钠、甲基乙烯基磺酸钠、乙基乙烯基磺酸钠、丙基乙烯基磺酸钠、丁基乙烯基磺酸 钠、环己基乙烯基磺酸钠、乙烯基磺酸钾、丙基乙烯基磺酸钾、丁基乙烯基磺酸钾或 环己基乙烯基磺酸钾;第一步制备初产品步骤中反应温度为60~80°C,反应时间为12-20小时;烯基磺酸 盐水溶液均匀连续性的加入;加热方法为水浴、油浴或气浴;第二步对初产品进行去除杂质处理步骤中所用复配溶剂S为12~24份,复配溶剂S 优选组成如表二所示表二<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第三步对合格可应用产品进行贮存稳定性处理步骤中,加水1.4 3份,搅拌使合格可应用产品完全充分溶解;经第三步处理后得到的可应用又能贮存的产品,根据需要进行精制,用1.5~3份甲苯对所述产品进行萃取,然后减压蒸馏,压力控制在0.01 0.005MPa,除去残留在水相 中的甲苯后,即得到具有贮存稳定性的磺酸型亲水扩链剂精制产品,为外观澄清的浅 黄色、油状、粘稠液体。 实施例1第一步,制备初产品,将1份乙二胺完全充分溶解在"6.5份的溶剂W中,溶剂W 由50%水和50%乙醇混合而成,并置于反应器内,水浴升温至75'C,在搅拌下均匀连 续性的加入浓度为25%的乙烯基磺酸钠水溶液7.5份,并反应16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磺酸型亲水扩链剂的制备方法,第一步,制备初产品,将所选用的原料组分多元胺按规定份数完全充分溶解在相应的溶剂W中后,置于反应器内,对物料加热升温至40~100℃,在搅拌下加入规定份数的原料组分烯基磺酸盐水溶液,并反应4~30小时,停止反应,进行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压力控制在0.01~0.005MPa,其中水可以有0~3份剩余,即得到初产品,为外观略有混浊的浅黄色、油状、粘稠液体;    第二步,对初产品进行去除杂质处理,将第一步得到的初产品完全充分溶解在复配溶剂S中,并充分搅拌,使不溶杂质沉淀并充分陈化,然后以350~500目网过滤设备进行过滤,网上为浅黄色坚硬的固体杂质,之后对过滤出的清液再次进行减压蒸馏,压力控制在0.01~0.005MPa,蒸馏除去所有溶剂后,即得到合格可应用产品,为外观澄清的浅黄色、油状、粘稠液体;    第三步,对合格可应用产品进行贮存稳定性处理,由于没有溶剂包围的磺酸型亲水扩链剂不够稳定,贮存数天后会逐渐变褐、变质、硬化,因此,需加入不少于1份的足量水,搅拌使合格可应用产品完全充分溶解,然后以400~500目网过滤设备滤除其中的大颗粒不溶物,即得到可应用又能能贮存的产品,为外观略有混浊的浅黄色、油状、粘稠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河孙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氏精化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