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合成砜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水作为溶剂,以钨酸钠和/或钨酸钾作为催化剂,在55~80℃温度条件下,在连续反应器中采用双氧水将硫醚氧化合成砜化合物,其中,硫醚的结构式为
Process for the continuous synthesis of sulfone compounds
A process for the continuous synthesis of sulfone compounds is disclosed.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using water as solvent, using sodium tungstate and / or potassium tungstate as catalyst, at 55 to 80 DEG C temperature conditions in continuous reactor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to sulfide oxidation synthesis of sulfone compounds, the structure of sulfide w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合成砜化合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合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续合成砜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砜类化合物不仅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中间体,而且由于多数具有光谱的生物活性,在杀虫、杀菌、除草、抗肿瘤、抗病毒、抗人体免疫缺陷病毒1号、抗涝等药物中均表现出良好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农药和医药等领域。砜通常由硫醚制得,多种氧化剂可以实现这一转变,包括H2O2,NaClO,H5IO6,PhICl2,CrO3,KMnO4,KHSO5,CH3CO3H等等。虽然上述氧化剂均可以将硫醚直接氧化成砜,但从原子经济性、环境无公害、操作安全和简便等角度出发,H2O2无疑是一种最受青睐的氧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助催化剂等氧化体系氧化体系氧化硫醚已有报道,但关于硫醚氧化成砜在连续化反应、后处理方面的应用却很少。现有的制药,化工生产领域,间歇反应由于其易于适应不同操作条件和产品品种的特点仍作为主要的反应形式,但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间歇反应只能分批次投产,需要有装料和卸料等辅助操作,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缺点确定越来越难以满足精细化工及制药领域的需求,另外,由于间歇釜式反应器存在空间占用大,位置固定受限,反应周期长,传质传热效率差,局部反应不均匀,副反应多等缺点,且不能连续大批量的投料生产,致使其使用受到很大限制,越来越难以满足精细化工的发展需求。在关键药物中间体合成中,连续反应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渊的影响。连续反应是当今化学反应发展的方向。连续反应具备设备体积小,操作时间可调,产品质量稳定,易于操作控制,流量可调等优点,近些年来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医药化工领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降低了很大的生产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连续合成砜化合物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间歇反应合成砜化合物反应周期长,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续合成砜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水作为溶剂,以钨酸钠和/或钨酸钾作为催化剂,在55~80℃温度条件下,在连续反应器中采用双氧水将硫醚氧化合成砜化合物,其中,硫醚的结构式为n=1,3,4。进一步地,硫醚、双氧水、钨酸钠和/或钨酸钾的投料摩尔比为1:2~3.5:0.01。进一步地,硫醚、水和钨酸钠和/或钨酸钾组成的A组分与双氧水组成的B组分同时流入连续反应器,在连续反应器内混合反应后得到第一反应产物。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反应产物与淬灭试剂同时流入连续淬灭反应器进行淬灭,得到第二反应产物。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反应产物进入连续萃取装置进行萃取,得到水相和有机相,其中,萃取溶剂为乙酸乙酯、甲基叔丁基醚或者乙酸异丙酯。进一步地,有机相直接减压浓缩或进入薄膜装置浓缩除去溶剂,得到砜化合物。进一步地,A组分和B组分在连续反应器中停留时间为5~20min,在连续淬灭反应器中停留时间为2~10min,在连续萃取装置中停留时间为0.5~5min。进一步地,连续反应器采用外径3mm~10mm的不锈钢管、哈氏合金管或聚四氟乙烯管制作。进一步地,连续反应器控温在55~80℃,连续淬灭反应器控温在5~10℃。进一步地,连续反应器、连续淬灭反应器和连续萃取装置的进料通过自动化进料系统控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操作简便,不会产生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产物,对环境十分友好;具有安全性高、经济、环保、可操作性高、反应效果好、设备占用率低的特点。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连续合成砜化合物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连续合成砜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水作为溶剂,以钨酸钠和/或钨酸钾作为催化剂,在55~80℃温度条件下,在连续反应器中采用双氧水将硫醚氧化合成砜化合物,其中,硫醚的结构式为n=1,3,4。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操作简便,不会产生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产物,对环境十分友好;具有安全性高、经济、环保、可操作性高、反应效果好、设备占用率低的特点。优选的,硫醚、双氧水、钨酸钠和/或钨酸钾的投料摩尔比为1:2~3.5:0.01。在此比例范围内既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又不至于浪费双氧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硫醚、水和钨酸钠和/或钨酸钾组成的A组分与双氧水组成的B组分同时流入连续反应器,在连续反应器内混合反应后得到第一反应产物。A组分中的物料混合稳定性好,但与B组分反应,分成两组,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的操控。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一反应产物与淬灭试剂同时流入连续淬灭反应器进行淬灭,得到第二反应产物。此种淬灭方式好处是第一反应产物产生后可及时终止,避免可能的变质,且节约了后处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二反应产物进入连续萃取装置进行萃取,得到水相和有机相,其中,萃取溶剂为乙酸乙酯、甲基叔丁基醚或者乙酸异丙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有机相直接减压浓缩或进入薄膜装置浓缩除去溶剂,得到砜化合物。优选的,根据反应速度,A组分和B组分在连续反应器中停留时间为5~20min,在连续淬灭反应器中停留时间为2~10min,在连续萃取装置中停留时间为0.5~5min。此停留时间的既可以保证反应效果,又可以保证生产效率,可以说是反应效果和生产效率较好的平衡点。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连续反应器采用外径3mm~10mm的不锈钢管、哈氏合金管或聚四氟乙烯管制作。选择3~10mm此类较小的外径可保证反应混合效果良好,采用不锈钢管、哈氏合金管或聚四氟乙烯管可使反应器对腐蚀物料更耐腐蚀。优选的,根据反应所需温度,连续反应器控温在55~80℃,此温度可使物料在连续反应器中充分反应,连续淬灭反应器控温在5~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连续反应器、连续淬灭反应器和连续萃取装置的进料通过自动化进料系统控制。通过其控制程序可以实现电脑-进料泵-电子秤的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只需设定各物料流量,就可自动保持各原料的稳态进料,若系统出现故障或流量误差超出设定值时会自动停止泵的进料,并报警。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利于实现规模化、自动化的商业生产,应用前景良好。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硫醚的结构式为制备砜结构式为其中n=1,3,4。实施例1制备3-(甲基磺酰基)乙酸如图1所示,在500ml第一锥形瓶中加入100g3-甲基硫代乙酸(硫醚)、3.1g二水合钨酸钠,500ml水。第一锥形瓶置于第一泵11对应的第一天平上,通过自动进料软件设定第一泵11设定进料速度21g/min。在500ml第二锥形瓶中加入225g双氧水(3.5%浓度)。第二锥形瓶置于第二泵12对应的第二天平上,通过自动进料软件设定第二泵12设定进料速度7.8g/min。在1000ml第三锥形瓶中加入58.0g硫代硫酸钠,745ml水溶液作为淬灭试剂。锥形瓶置于第三泵13对应的第三天平上,通过自动进料软件设定第三泵13设定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合成砜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水作为溶剂,以钨酸钠和/或钨酸钾作为催化剂,在55~80℃温度条件下,在连续反应器中采用双氧水将硫醚氧化合成砜化合物,其中,所述硫醚的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合成砜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水作为溶剂,以钨酸钠和/或钨酸钾作为催化剂,在55~80℃温度条件下,在连续反应器中采用双氧水将硫醚氧化合成砜化合物,其中,所述硫醚的结构式为n=1,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醚、所述双氧水、所述钨酸钠和/或钨酸钾的投料摩尔比为1:2~3.5:0.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醚、所述水和所述钨酸钠和/或钨酸钾组成的A组分与双氧水组成的B组分同时流入所述连续反应器,在所述连续反应器内混合反应后得到第一反应产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反应产物与淬灭试剂同时流入连续淬灭反应器进行淬灭,得到第二反应产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反应产物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浩,詹姆斯·盖吉,卢江平,丰惜春,庹新坤,王文宽,
申请(专利权)人: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凯莱英生命科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天津凯莱英制药有限公司,凯莱英医药化学阜新技术有限公司,吉林凯莱英医药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