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emiconductor element includes a flexible substrate, barrier layer, an insulating layer, an element layer, a dielectric material layer, and a stress absorbing layer. The barrier layer is disposed on a flexible substrate. The heat insulation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barrier layer, wherei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is less than 20W/mK. The element layer is disposed on the insulating layer. The dielectric material layer is disposed on the element layer and includes at least one trench in the dielectric material layer and the insulating layer. The stress absorb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dielectric material layer, and the stress absorbing layer is filled into the at least one d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元件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半导体元件,且特别是一种耐挠曲性较佳的半导体元件。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显示面板已朝向薄型化及可挠式发展,其中又以软性显示面板(可挠性显示器)逐渐成为显示面板往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利用可挠性基板取代传统硬质基板来制作软性显示面板,其可卷曲、方便携带、符合安全性及产品应用广。然而,为了因应未来产品需求及开发,需要制造出更小挠曲曲率半径的面板。就现有技术来说,目前市场上的面板结构仍然存在着耐挠曲性不佳的问题。一般而言,传统的可挠性面板的应力会集中在薄膜电晶体上。由于应力的分布问题,其耐挠曲性不佳而容易造成面板的膜层破裂,进而使薄膜电晶体及电容特性会飘移及劣化。为了解决应力的分布问题,一般是将重要元件放置于应力中性轴区域。然而,由于面板组成太过复杂,因此,应力中性轴位置有可能在设计与实作上有偏差而导致效果降低。据此,如何解决现有的应力分布、面板耐挠曲性不佳的问题为目前所欲研究的主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元件,可解决传统面板应力分布不佳的问题,并且可增加半导体元件的耐挠曲性。本文所提出的半导体元件,包括可挠式基板、阻隔层、绝热层、元件层、介电材料层以及应力吸收层。阻隔层配置于可挠式基板上。绝热层配置于阻隔层上,其中绝热层的导热系数小于20W/mK。元件层配置于绝热层上。介电材料层配置于元件层上,其中,介电材料层以及绝热层中包括至少一沟渠。应力吸收层配置于介电材料层上,且应力吸收层填入所述至少一沟渠中。基于上述,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元件的介电材料层以及绝热层中包括至少一沟渠,且应力吸收层填入所述至少一沟渠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挠式基板;阻隔层,配置于该可挠式基板上;绝热层,配置于该阻隔层上,其中该绝热层的导热系数小于20W/mK;元件层,配置于该绝热层上;介电材料层,配置于该元件层上,其中该介电材料层以及该绝热层中包括至少一沟渠;以及应力吸收层,配置于该介电材料层上,且该应力吸收层填入该至少一沟渠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10 TW 104141453;2016.05.17 TW 1051151241.一种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挠式基板;阻隔层,配置于该可挠式基板上;绝热层,配置于该阻隔层上,其中该绝热层的导热系数小于20W/mK;元件层,配置于该绝热层上;介电材料层,配置于该元件层上,其中该介电材料层以及该绝热层中包括至少一沟渠;以及应力吸收层,配置于该介电材料层上,且该应力吸收层填入该至少一沟渠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元件层包括多个主动元件,其中各该主动元件包括:多晶硅层,该多晶硅层包括源极区、漏极区以及位于源极区以及漏极区之间的通道区;栅极绝缘层,配置于该多晶硅层的上方;以及栅极,配置于该栅极绝缘层的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源极电极以及漏极电极,其中该源极电极透过贯穿该应力吸收层、该介电材料层以及该栅极绝缘层的第一开口与该源极区连接,且该漏极电极透过贯穿该应力吸收层、该介电材料层以及该栅极绝缘层的第二开口与该漏极区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沟渠包括第一沟渠以及第二沟渠,该第一沟渠以及该第二沟渠位于该多晶硅层的两侧,该第一沟渠与该栅极不重叠设置,且该第二沟渠与该栅极重叠设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沟渠包括第一沟渠以及第二沟渠,该第一沟渠以及该第二沟渠位于该多晶硅层的两侧,且该第一沟渠以及该第二沟渠与该栅极重叠设置。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沟渠包括第一沟渠以及第二沟渠,该第一沟渠以及该第二沟渠位于该栅极的两侧,且该第一沟渠以及该第二沟渠与该多晶硅层重叠设置。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沟渠环绕该栅极,且该至少一沟渠与该多晶硅层重叠设置。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沟渠环绕该多晶硅层的该通道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泰瑞,张祖强,鍾育华,陈韦翰,姚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