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安全交通截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8497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高效安全交通截放设备,涉及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支体装置、节能装置、喷淋装置,支体装置包括左升降杆、右升降杆、左固定墩、右固定墩、方槽管、左套管、右套管,节能装置包括蓄电板、蓄电棒、左节能灯、右节能灯,喷淋装置包括进水管、分水阀、左水管、右水管、左喷管、左栅管、右喷管、右栅管、左涡轮、右涡轮、左转轮、右转轮、方喷管、左水口、右水口、左泄口、右泄口、外滚筒。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中外各种交通装置之优进行分析、揉和、优化、提高与创新,并将自动喷洗、节能环保等技术进行有机设置,使其具有结构精巧雅观、性能优适用广、自洁节能环保、安置搬运便捷、安全可靠耐用、制用成本较低,即综合性价比和交通安全效益极为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安全交通截放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效安全交通截放设备。
技术介绍
在城市与乡镇现代化交通运行过程中,交通管理者和交通参与者大都充分意识到保障交通安全运行的硬件设施之优劣,是确保全社会道路交通运行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避免交通事故频发和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关键性问题。然纵观目前国内外作为交通运行保障重要硬件之一的道路交通安全装置虽名目繁多,但总体综合技术滞后、功用单一、适应性差、安防率低、不便搬运、易污难洗、影响市容、华而不实或实而不优等。为此,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研制了多种装置。如2011年9月21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020643575.2的中国专利所述的重量敏感型安全装置,这种装置可起到一定的防翻越装置行为的监测作用,但却不具备有效的安全防护作用,且其整体功能单一,仍然不能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满足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相关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精巧雅观、功能多样、适用广泛、安置便捷、自洁节能、安全环保、制用成本低和综合性价比高的高效安全交通截放设备。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安全交通截放设备,该装置包括支体装置、节能装置、喷淋装置,所述支体装置包括左升降杆、右升降杆、左固定墩、右固定墩、方槽管、左套管、右套管,所述左升降杆、右升降杆的顶端分别连接于方槽管底部左右两端,所述左升降杆、右升降杆的底端分别与左固定墩、右固定墩连接,所述左套管连接于装置上端的左转轮外管左端,所述右套管连接于装置上端的右转轮外管右端;所述节能装置包括蓄电板、蓄电棒、左节能灯、右节能灯,所述蓄电板设置于装置中部,且底端支撑在方槽管上侧,所述蓄电棒连接于装置上端的左转轮外管和右转轮外管之间,所述左节能灯设置于装置左转轮外管上端,所述右节能灯设置于装置右转轮外管上端;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进水管、分水阀、左水管、右水管、左喷管、左栅管、右喷管、右栅管、左涡轮、右涡轮、左转轮、右转轮、方喷管、左水口、右水口、左泄口、右泄口、外滚筒,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方槽管中,所述分水阀连接于进水管的分水口上,所述左水管、右水管分别设置于方槽管中且分别位于分水阀的左右两侧,左水管、右水管的进水端分别与分水阀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左喷管和左栅管设置于蓄电板左侧并位于装置上部的方喷管和下部方槽管之间,左喷管和左栅管的底端分别与左水管连通,所述右喷管和右栅管设置于蓄电板右侧并位于装置上部的方喷管和下部方槽管之间,右喷管和右栅管的底端分别与右水管连通,左喷管和右喷管的管壁上开有细微喷水孔Ⅰ,所述左涡轮设置于左喷管和左栅管内侧底部,所述右涡轮设置于右喷管和右栅管内侧底部,所述左转轮、右转轮分别设置于蓄电棒两端的左转轮外管和右转轮外管内侧,所述方喷管设置于蓄电板、左喷管、左栅管、右喷管、右栅管之上并位于蓄电棒之下,方喷管上下两侧分别开有细微喷水孔Ⅱ,方喷管左、右两端下部分别与位于最外侧的左栅管、右栅管上端内部连通,所述左水口设置于左栅管顶端与左转轮外管之间,左水口连通左栅管内侧与左转轮外管内侧,所述右水口设置于右栅管顶端与右转轮外管之间,右水口连通右栅管内侧与右转轮外管内侧,所述左泄口设置于方喷管左端与左转轮外管间,且左泄口连通方喷管内侧与左转轮外管内侧,所述右泄口设置于方喷管右端与右转轮外管间,且右泄口连通方喷管内侧与右转轮外管内侧,所述外滚筒设置于左右转轮外管之间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左右转轮外管内侧与位于左右转轮外管中的左转轮和右转轮连接。其中所述左升降杆、右升降杆的侧边均设有调节左升降杆、右升降杆高度的左右升降调节定位螺旋柄,所述左固定墩、右固定墩的底端上均设有将左固定墩、右固定墩固定连接在地面的固定孔。其中所述支体装置还包括用以调节装置高度的升降节,升降节分别位于蓄电板、左喷管、右喷管、左栅管、右栅管上的等高位置,且均为上大下小成套设置,且升降节上分别设有用以定位的定位卡簧或卡槽或卡坎。其中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可向进水管中加入清洁剂或药物的加剂阀,所述进水管的末端连接有可与另一套装置方槽管中的进水管的活接管。其中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左喷盖和右喷盖,所述左喷盖、右喷盖分别设置于左节能灯、右节能灯之上,在左喷盖和右喷盖内侧分别藏匿有与左右转轮外管内侧连通用以喷洗左右节能灯和点缀夜景的微型喷水咀。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自控装置,该自控装置包括内置微控器和外置总控器,所述内置微控器设置于装置上的节能灯底座内,所述外置总控器设置于装置一侧或远离装置的控制箱中,外置总控器通过控制电路与内置微控器连接。其中所述方槽管、方喷管、左喷管、右喷管、左栅管、右栅管及外滚筒为太阳能和光能吸能蓄电材料或涂置有吸能蓄电材料,且方槽管、方喷管、左喷管、右喷管、左栅管、右栅管及外滚筒相互连接并共受控于隐匿在左右节能灯底部的内置微控器,且所述吸能蓄电材料、内置微控器、左右节能灯均为安全防触电和防爆的直流电和静电设置。其中所述方槽管、方喷管、左喷管、右喷管、左栅管、右栅管与外滚筒为普通可降解环保材料设置,蓄电板为吸能夜发光纸板增照装置或自发光广告牌。其中所述左栅管、右栅管、外滚筒管壁外表面涂有交通安全吸能反光标识,所述外滚筒与方喷管之间留有间隙。其中所述左喷管、右喷管、左栅管、右栅管的上下两端内侧均设有可通水管轴或软管,而底端外侧均设有调节水量大小的微型水量调节栓。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其它类似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自洁节能、安全环保本专利技术采用创新设计理念与独到技术,将传统和现代装置之优点与不足进行综合性分析、剔除、揉和、优化与提高和创新,综合设计出由支体装置、节能装置、喷淋装置等三大组合装置形成的高效安全交通截放设备,其精巧设计与综合技术运用,可有效实现交通安全防护、自动喷洗节能、随意设置安装、装置高度调节、阻止人为攀越,节能装置可充分利用太阳能蓄电进行光控自动照明、广告宣传和夜景装饰,喷淋装置可利用流体动能驱动管套等实现自动喷洗装置,其高档雅观、多能实用、自洁节能、安全高效、环保耐用。2、综合性价比超前本专利技术由于支体装置设计精巧雅观并可有效阻止攀越,喷淋装置可利用流体动能进行自动喷洗装置,节能装置可利用太阳能和水能进行自动工作而节约能源,使其整体安全节能环保、功能多适用广、自动清洗保洁、无需人工维护、易于维修更换、制用成本较低,且可制作高档与普通两可的高效安全交通截放设备,综合安全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极为明显,故其综合性价比超前。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高效安全交通截放设备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高效安全交通截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左升降杆,2-左固定墩,3-左涡轮,4-左喷管,5-左水管,6-分水阀,7-蓄电板,8-右水管,9-右喷管,10-右涡轮,11-右固定墩,12-右升降杆,13-进水管,14-方槽管,15-右栅管,16-右泄口,17-右水口、18-方喷管,19-右转轮,20-右套管,21-右喷盖,22-右节能灯,23-右转轮外管,24-蓄电棒,25-外滚筒,26-左转轮外管,27-左节能灯,28-左喷盖,29-左转轮,30-左套管,31-左水口,32-左泄口,33-左栅管,34-升降节,35-活接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高效安全交通截放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效安全交通截放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安全交通截放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体装置、节能装置、喷淋装置,所述支体装置包括左升降杆(1)、右升降杆(12)、左固定墩(2)、右固定墩(11)、方槽管(14)、左套管(30)、右套管(20),所述左升降杆(1)、右升降杆(12)的顶端分别连接于方槽管(14)底部左右两端,所述左升降杆(1)、右升降杆(12)的底端分别与左固定墩(2)、右固定墩(11)连接,所述左套管(30)连接于装置上端的左转轮外管(26)左端,所述右套管(20)连接于装置上端的右转轮外管(23)右端;所述节能装置包括蓄电板(7)、蓄电棒(24)、左节能灯(27)、右节能灯(22),所述蓄电板(7)设置于装置中部,且底端支撑在方槽管(14)上侧,所述蓄电棒(24)连接于装置上端的左转轮外管(26)和右转轮外管(23)之间,所述左节能灯(27)设置于装置左转轮外管(26)上端,所述右节能灯(22)设置于装置右转轮外管(23)上端;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进水管(13)、分水阀(5)、左水管(5)、右水管(8)、左喷管(4)、左栅管(33)、右喷管(9)、右栅管(15)、左涡轮(3)、右涡轮(10)、左转轮(29)、右转轮(19)、方喷管(18)、左水口(31)、右水口(17)、左泄口(32)、右泄口(16)、外滚筒(25),所述进水管(13)设置于方槽管(14)中,所述分水阀(5)连接于进水管(13)的分水口上,所述左水管(5)、右水管(8)分别设置于方槽管(14)中且分别位于分水阀(5)的左右两侧,左水管(5)、右水管(8)的进水端分别与分水阀(5)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左喷管(4)和左栅管(33)设置于蓄电板(7)左侧并位于装置上部的方喷管(18)和下部方槽管(14)之间,左喷管(4)和左栅管(33)的底端分别与左水管(5)连通,所述右喷管(9)和右栅管(15)设置于蓄电板(7)右侧并位于装置上部的方喷管(18)和下部方槽管(14)之间,右喷管(9)和右栅管(15)的底端分别与右水管(8)连通,左喷管(4)和右喷管(9)的管壁上开有细微喷水孔Ⅰ,所述左涡轮(3)设置于左喷管(4)和左栅管(33)内侧底部,所述右涡轮(10)设置于右喷管(9)和右栅管(15)内侧底部,所述左转轮(29)、右转轮(19)分别设置于蓄电棒(24)两端的左转轮外管(26)和右转轮外管(23)内侧,所述方喷管(18)设置于蓄电板(7)、左喷管(4)、左栅管(33)、右喷管(9)、右栅管(15)之上并位于蓄电棒(24)之下,方喷管(18)上下两侧分别开有细微喷水孔Ⅱ,方喷管(18)左、右两端下部分别与位于最外侧的左栅管(33)、右栅管(15)上端内部连通,所述左水口(31)设置于左栅管(33)顶端与左转轮外管(26)之间,左水口(31)连通左栅管(33)内侧与左转轮外管(26)内侧,所述右水口(17)设置于右栅管(15)顶端与右转轮外管(23)之间,右水口(17)连通右栅管(15)内侧与右转轮外管(23)内侧,所述左泄口(32)设置于方喷管(18)左端与左转轮外管(26)间,且左泄口(32)连通方喷管(18)内侧与左转轮外管(26)内侧,所述右泄口(16)设置于方喷管(18)右端与右转轮外管(23)间,且右泄口(16)连通方喷管(18)内侧与右转轮外管(23)内侧,所述外滚筒(25)设置于左右转轮外管(23)之间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左右转轮外管(23)内侧与位于左右转轮外管(23)中的左转轮(29)和右转轮(1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安全交通截放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支体装置、节能装置、喷淋装置,所述支体装置包括左升降杆(1)、右升降杆(12)、左固定墩(2)、右固定墩(11)、方槽管(14)、左套管(30)、右套管(20),所述左升降杆(1)、右升降杆(12)的顶端分别连接于方槽管(14)底部左右两端,所述左升降杆(1)、右升降杆(12)的底端分别与左固定墩(2)、右固定墩(11)连接,所述左套管(30)连接于装置上端的左转轮外管(26)左端,所述右套管(20)连接于装置上端的右转轮外管(23)右端;所述节能装置包括蓄电板(7)、蓄电棒(24)、左节能灯(27)、右节能灯(22),所述蓄电板(7)设置于装置中部,且底端支撑在方槽管(14)上侧,所述蓄电棒(24)连接于装置上端的左转轮外管(26)和右转轮外管(23)之间,所述左节能灯(27)设置于装置左转轮外管(26)上端,所述右节能灯(22)设置于装置右转轮外管(23)上端;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进水管(13)、分水阀(5)、左水管(5)、右水管(8)、左喷管(4)、左栅管(33)、右喷管(9)、右栅管(15)、左涡轮(3)、右涡轮(10)、左转轮(29)、右转轮(19)、方喷管(18)、左水口(31)、右水口(17)、左泄口(32)、右泄口(16)、外滚筒(25),所述进水管(13)设置于方槽管(14)中,所述分水阀(5)连接于进水管(13)的分水口上,所述左水管(5)、右水管(8)分别设置于方槽管(14)中且分别位于分水阀(5)的左右两侧,左水管(5)、右水管(8)的进水端分别与分水阀(5)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左喷管(4)和左栅管(33)设置于蓄电板(7)左侧并位于装置上部的方喷管(18)和下部方槽管(14)之间,左喷管(4)和左栅管(33)的底端分别与左水管(5)连通,所述右喷管(9)和右栅管(15)设置于蓄电板(7)右侧并位于装置上部的方喷管(18)和下部方槽管(14)之间,右喷管(9)和右栅管(15)的底端分别与右水管(8)连通,左喷管(4)和右喷管(9)的管壁上开有细微喷水孔Ⅰ,所述左涡轮(3)设置于左喷管(4)和左栅管(33)内侧底部,所述右涡轮(10)设置于右喷管(9)和右栅管(15)内侧底部,所述左转轮(29)、右转轮(19)分别设置于蓄电棒(24)两端的左转轮外管(26)和右转轮外管(23)内侧,所述方喷管(18)设置于蓄电板(7)、左喷管(4)、左栅管(33)、右喷管(9)、右栅管(15)之上并位于蓄电棒(24)之下,方喷管(18)上下两侧分别开有细微喷水孔Ⅱ,方喷管(18)左、右两端下部分别与位于最外侧的左栅管(33)、右栅管(15)上端内部连通,所述左水口(31)设置于左栅管(33)顶端与左转轮外管(26)之间,左水口(31)连通左栅管(33)内侧与左转轮外管(26)内侧,所述右水口(17)设置于右栅管(15)顶端与右转轮外管(23)之间,右水口(17)连通右栅管(15)内侧与右转轮外管(23)内侧,所述左泄口(32)设置于方喷管(18)左端与左转轮外管(26)间,且左泄口(32)连通方喷管(18)内侧与左转轮外管(26)内侧,所述右泄口(16)设置于方喷管(18)右端与右转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战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