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小死体积液体的进样系统和进样方法,其主要包括进样管路,所述进样管路进样端安装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另两个通口分别为进液通口和进气通口,还包括第一泵和第二泵,所述第一泵上连接有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和进液通口连接,所述第二泵包括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与进气通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影响进样管路设计的前提下,通过辅助进样的手段最大限度的减小“死体积”的影响,实现了全部流体的无残留进样,使得此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分析测试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死体积液体的进样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进样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减小死体积液体的进样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测试系统中输液通道的存在,现有测试中会出现“死体积”现象,即输入测试通道的流体并没有全部经过试样,有一部分残留在液体传输通道中,导致测试人员产生误判从而使得测试结果出现偏差。“死体积”是目前测试行业中未得到有效解决的一个难题。传统方法采用减小传输通道的容积来缩小“死体积”,例如缩短管道长度、减小管道直径等等,但此法会带来结构的复杂化和加工的困难,同时降低进样的灵活性,增加操作难度。如中国专利201010581460.X公开了一种无死体积效应的柱上进样装置,涉及一种液体样品进样装置。提供一种用于液体样品、无死体积效应、适合于微流量分离模式、可简便控制进样体积的无死体积效应的柱上进样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通过程序自动控制进样过程和实验精度高等特点。设有气源、第1电磁阀、储液瓶、阀门、分离柱和第2电磁阀;气源的出口经第1电磁阀接储液瓶入口,储液瓶出口经阀门分别与分离柱一端和第2电磁阀连接,分离柱的另一端外接检测器,第2电磁阀的出口接废液排出管,此种结构在每次取样后都需要排除多余的样品,从而造成了实验液体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减小死体积的一种减小死体积液体的进样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小死体积液体的进样系统,包括进样管路,所述进样管路进样端安装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另两个通口分别为进液通口和进气通口,还包括第一泵和第二泵,所述第一泵上连接有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和进液通口连接,所述第二泵包括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与进气通口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泵为双柱塞泵。进一步的是:所述所述第一泵包括两个单柱塞泵,所述两个单柱塞泵的出液管道均和进液通口连接。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减小死体积液体进样方法,包括:A、将三通阀切换到第二泵,第二泵将气体吹入进样管路,对进样管路进行吹扫;B、将三通阀切换到第一泵,进样管路连接进样对象,第一泵按照设定的速度向进样管路注射所需液体;C、将三通阀切换到第二泵,第二泵将气体按照设定的速度通入进样管路中,将管路内的液体推入进样对象。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泵为双柱塞泵或两个出液管道均和进液通口连接的单柱塞泵;步骤B中,通过双柱塞泵或两个单柱塞泵使得所需液体不间断向进样管路按照设定的速度注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不影响进样管路设计的前提下,通过辅助进样的手段最大限度的减小“死体积”的影响,实现了全部流体的无残留进样,使得此系统可广泛用应用于分析测试等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步骤A示意图。图2为步骤B示意图。图3为步骤C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主视图。图7为实施例3俯视图。图中标记为:进样管路1、三通阀2、第一泵3、第二泵4、进液管道5、出液管道6、进气管道7、出气管道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减小死体积液体进样系统,包括进样管路1,所述进样管路1进样端安装有三通阀2,所述三通阀2的另两个通口分别为进液通口和进气通口,还包括第一泵3和第二泵4,所述第一泵3上连接有进液管道5和出液管道6,所述出液管道6和进液通口连接,所述第二泵4包括进气管道7和出气管道8,所述出气管道8与进气通口连接;所述第一泵和第二泵可以为柱塞泵、计量泵等传输流体的泵体;所述第一泵3的进液管道5连接外界储液筒,所述进样管路1连接外部进样对象,所述进气管道7连接外界储气筒,所述使用的气体为对进样目标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气体,如惰性气体等,工作时,先使用第二泵4根据设定好的注射速度和注射量向进样管路1注射气体,排除进样管路1内的多余气体,再转换三通阀2方向,使用第一泵3控制液体的进样量和进样速度将液体通入进样管路1中,从而使得液体进入外部进样对象中,进液完成后,调整三通阀2的方向,第二泵4将气体通入进样管路1,将进液管道5内的残留液体全都推入进液对象中,达到精确进液的目的,极大的减小了由于传输管道而产生的“死体积”的影响。此外,所述第一泵3为双柱塞泵或两个单柱塞泵,所述两个单柱塞泵的出液管道均和进液通口连接,当进样量大于单个泵容量且需要长时间连续进样时,可使得双柱塞泵或两个单柱塞泵间隔工作,源源不断的向进液管路通入液体,实现长时间连续进样。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减小死体积液体进样方法,包括:A、将三通阀2切换到第二泵4,第二泵4将气体吹入进样管路1,对进样管路1进行吹扫;B、将三通阀2切换到第一泵3,进样管路1连接进样对象,第一泵3按照设定的速度向进样管路1注射所需液体;C、将三通阀2切换到第二泵4,第二泵4将气体按照设定的速度通入进样管路1中,将管路内的液体推入进样对象。此外,所述第一泵为双柱塞泵或两个单柱塞泵;步骤B中,通过双柱塞泵或两个单柱塞泵使得所需液体不间断向进样管路按照设定的速度注射。以下为几个方法实施例:实施例1:当进样量大于进样管路1管道容量时,先第二泵4向外界储气筒抽气,三通阀2转向,进气通口连通,第二柱塞阀向进液管路通气吹扫,第一泵3向外界抽取液体,接着三通阀2转向,进液通口连通,第一泵3向进样管路1进行进液操作,进样管路1中的液体进入进样对象,当第一泵3完成定量注液后,三通阀2转向,进气通口连通,第二柱塞阀向进液管路通气吹扫,将残留的死体积液全部推入进样对象。实施例2:当进样量小于等于进样管路1管道容量时,先第二泵4向外界储气筒抽气,三通阀2转向,进气通口连通,第二泵向进液管路通气吹扫,第一泵3向外界抽取液体,接着三通阀2转向,进液通口连通,第一泵3向进样管路1进行定量进液操作,完成后,三通阀2转向,进气通口连通,第二泵向进液管路吹气将液体推至进液管路出口,系统进行开始进样提示,第二泵4改变通气速度向进液管路进行定速通气,气体定速将液体全部推入被进样对象。所述系统和第一泵、第二泵连接,可通过定量注入气体的方法来判断液体已推至进液管路出口,或在进液管路出口处安装压力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等来判断液体已推至进液管路出口。实施例3:当进样量大于单个泵容量且需要长时间连续进样时,进样系统,包括进样管路1,所述进样管路1进样端安装有三通阀2,所述三通阀2的另两个通口分别为进液通口和进气通口,还包括第一泵3和第二泵4,所述第一泵3上连接有进液管道5和出液管道6,所述出液管道6和进液通口连接,所述第二泵4包括进气管道7和出气管道8,所述出气管道8与进气通口连接,所述第一泵3为双柱塞泵,工作时,先第二泵4向外界储气筒抽气,三通阀2转向,进气通口连通,第二柱塞阀向进液管路通气吹扫,接着三通阀2转向,进液通口连通,第一泵3的两泵间隔工作不断向进样管路1进行进液操作,进样管路1中的液体进入进样对象,当第一泵3完成定量注液后,三通阀2转向,进气通口连通,第二柱塞阀向进液管路通气吹扫,将残留的死体积液全部推入进样对象。本申请的进样装置和进样方法可以实现单次连续进样;固定时间间隔、定量进样;固定时间间隔、不定量进样;不固定时间间隔、定量进样;不固定时间间隔、不定量进样;且能最大程度减小死体积,增加进样精度。以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小死体积液体的进样系统,包括进样管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管路(1)进样端安装有三通阀(2),所述三通阀(2)的另两个通口分别为进液通口和进气通口,还包括第一泵(3)和第二泵(4),所述第一泵(3)上连接有进液管道(5)和出液管道(6),所述出液管道(6)和进液通口连接,所述第二泵(4)包括进气管道(7)和出气管道(8),所述出气管道(8)与进气通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死体积液体的进样系统,包括进样管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管路(1)进样端安装有三通阀(2),所述三通阀(2)的另两个通口分别为进液通口和进气通口,还包括第一泵(3)和第二泵(4),所述第一泵(3)上连接有进液管道(5)和出液管道(6),所述出液管道(6)和进液通口连接,所述第二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洛斯环境发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