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节能型的智能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770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节能型的智能电梯,包括位于井道内的轿厢、门系统、导轨、平衡系统、超载限制装置以及控制系统,轿厢包括厢体和轿厢架,门系统包括轿厢门和层门;轿厢门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门挡装置,所述门挡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门挡组件,所述平衡系统包括对重和设置在导轨两侧的置物槽,对重通过曳引钢丝绳连接到轿厢顶上,并能够沿导轨上下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轿厢门两侧的上下两端设置门挡装置,当轿厢门打开时,弹簧带动内杆向垂直于轿厢门的方向伸长,将轿厢门挡住,确保乘坐人员进出的安全性;通过第二电动推杆与双向推杆改变对重的总重量,使电梯轿厢与对重时刻保持平衡,进一步提高了电梯上下运行的安全性。

Safety energy-saving type intelligent elev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elevator safe and energy-saving, including in the hoistway, car door system, guide, balance system, overload limiting device and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car compartment and door system includes a car frame, car door and landing door; the car door on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both ends of a door stop device, wherein the door stop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component and a door component, wherein the balance system includes the weight and set in the bin rail on both sides of the counterweight through the traction rope attached to the top of the elevator car, and can move up and down along the track. When the car door on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are provided with a blocking device, when the car door is opened, the spring drives the inner rod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elongation of the car door, car door will be blocke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ssengers in and out; by second electric push rod and the push rod of the total weight of two-way change so, the elevator car and counterweight to keep balanc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he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节能型的智能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节能型的智能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随着电梯在人们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电梯发生的事故也越来越多,经常发生的事故就是电梯门夹人事件。为防止电梯在关门时将人夹住,在轿厢门上设有关门安全装置,常见的防夹安全装置有安全触板、红外光幕和超声波监控装置,红外线、超声波信易受外界信号的干扰,容易导致防夹安全装置的失控,仍然不能有效避免电梯门夹人;而且现有电梯的对重固定,对重与电梯轿厢所承载的最大重量平衡,功耗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节能型的智能电梯,通过在轿厢门两侧的上下两端设置门挡装置,当轿厢门打开时,弹簧带动内杆向垂直于轿厢门的方向伸长,将轿厢门挡住,在轿厢门打开的状态下不会发生异常关门情况,确保乘坐人员进出的安全性;在导轨的两侧设置置物槽,通过改变第二电动推杆与双向推杆的推动距离,进而改变对重的总重量,使电梯轿厢与对重时刻保持平衡,进一步提高了电梯上下运行的安全性;同时,根据电梯轿厢总重量调整对重的重量,降低电梯运载负荷,节能效果显著。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节能型的智能电梯,包括位于井道内的轿厢、门系统、导轨、平衡系统、超载限制装置以及控制系统,所述轿厢包括厢体和轿厢架,门系统包括轿厢门和层门;所述轿厢门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门挡装置,所述门挡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门挡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件、连接件、延伸件,固定件和延伸件分别设置在连接杆的两端,固定件固定在厢体的内壁上,延伸件与轿厢门平行,延伸件朝向轿厢门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门挡组件设置在该定位孔内;门挡组件包括第一电动推杆、外管、内杆,第一电动推杆的机身端固定在定位孔内,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与外管连接,内杆嵌入设置在外管的内部,且内杆与外管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平衡系统包括对重和设置在导轨两侧的置物槽,对重通过曳引钢丝绳连接到轿厢顶上,并能够沿导轨上下移动;置物槽沿轿厢运动方向间距布设在导轨的两侧,置物槽内部从内向外设有第二电动推杆、配重轮,第二电动推杆的推杆上设置有推板,所述对重内设置有沿置物槽方向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双向推杆,双向推杆两端的推杆上均设置有推板,所述置物槽靠近对重的一侧设有开口,且其开口与对重内的通孔的大小匹配,第二电动推杆推动配重轮朝对重方向移动,配重轮能够通过开口进入通孔内,双向推杆推动配重轮朝置物槽方向移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固定组件的一侧,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动推杆、超载限制装置、第二电动推杆、双向推杆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轿厢门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轿厢门移动方向一致的滑槽,且滑槽的高度与内杆的高度相对应,当轿厢门关闭时内杆插入在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内杆朝向轿厢门的一端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滑轮。优选地,所述控制器的外部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开关操作的门挡开关。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内与第一电动推杆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管与定位孔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内腔与弹簧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弹簧所受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置物槽的布设间距与电梯停靠楼层的高度保持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轿厢门两侧的上下两端设置门挡装置,当轿厢门打开时,弹簧带动内杆向垂直于轿厢门的方向伸长,将轿厢门挡住,在轿厢门打开的状态下不会发生异常关门情况,确保乘坐人员进出的安全性;在导轨的两侧设置置物槽,通过改变第二电动推杆与双向推杆的推动距离,进而改变对重的总重量,使电梯轿厢与对重时刻保持平衡,进一步提高了电梯上下运行的安全性;同时,根据电梯轿厢总重量调整对重的重量,降低电梯运载负荷,节能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梯轿厢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轿厢门关闭时门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轿厢门打开时门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平衡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对重与置物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部分零部件名称为:1-井道,2-厢体,3-轿厢门,31-滑槽,4-导轨,5-对重,51-置物槽,52-第二电动推杆,53-配重轮,54-推板,55-通孔,56-双向推杆,6-固定组件,61-固定件,62-连接件,63-延伸件,64-定位孔,7-门挡组件,71-第一电动推杆,72-外管,73-内杆,74-弹簧,75-滑轮,8-控制器,81-控制盒,82-距离传感器,83-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安全节能型的智能电梯,包括位于井道1内的轿厢,门系统、导轨4、平衡系统、超载限制装置以及控制系统,所述轿厢包括厢体2和轿厢架,门系统包括轿厢门3和层门。如图2和图3所示,轿厢门3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门挡装置,所述门挡装置包括固定组件6和门挡组件7,固定组件7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件61、连接件62、延伸件63,固定件61和延伸件63分别设置在连接杆62的两端,固定件61固定在厢体2的内壁上,延伸件63与轿厢门3平行,且朝向轿厢门3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64,所述门挡组件7设置在该定位孔64内;门挡组件7包括第一电动推杆71、外管72、内杆73,第一电动推杆71的机身端固定在定位孔64内,第一电动推杆71的活塞杆与外管72连接,内杆73嵌入设置在外管72的内部,且内杆73与外管72之间通过弹簧74连接,第一推杆电机71推动外管72以及外管72内腔的内杆73一起朝垂直于轿厢门3的方向或者反方向运动;轿厢门3关闭的状态下,内杆73受到轿厢门3的阻挡,弹簧74处于压缩状态;轿厢门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轿厢门3移动方向一致的滑槽31,滑槽31的位置与内杆73对应;如图2所示,当轿厢门3关闭时内杆73插入在滑槽31内,且内杆73朝向轿厢门3的一端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滑轮75,滑轮75与滑槽31相互配合,避免内杆73对轿厢门3的开关造成干涉;如图3所示,当轿厢门3打开并完全收缩至厢体2内时,弹簧74解除压迫,弹簧74带动内杆73向垂直于轿厢门3的方向伸长,将轿厢门3挡住,在轿厢门3打开的状态下不会发生异常关门情况。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安全节能型的智能电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节能型的智能电梯,包括位于井道(1)内的轿厢、门系统、导轨(4)、平衡系统、超载限制装置以及控制系统,所述轿厢包括厢体(2)和轿厢架,门系统包括轿厢门(3)和层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门(3)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门挡装置,所述门挡装置包括固定组件(6)和门挡组件(7),固定组件(6)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件(61)、连接件(62)、延伸件(63),固定件(61)和延伸件(63)分别设置在连接杆(62)的两端,固定件(61)固定在厢体(2)的内壁上,延伸件(63)与轿厢门(3)平行,延伸件(63)朝向轿厢门(3)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64),所述门挡组件(7)设置在该定位孔(64)内;门挡组件(7)包括第一电动推杆(71)、外管(72)、内杆(73),第一电动推杆(71)的机身端固定在定位孔(64)内,第一电动推杆(71)的活塞杆与外管(72)连接,内杆(73)嵌入设置在外管(72)的内部,且内杆(73)与外管(72)之间通过弹簧(74)连接;所述平衡系统包括对重(5)和设置在导轨(4)两侧的置物槽(51),对重(5)通过曳引钢丝绳连接到轿厢顶上,并能够沿导轨(4)上下移动;置物槽(51)沿轿厢运动方向间距布设在导轨(4)的两侧,置物槽(51)内部从内向外设有第二电动推杆(52)、配重轮(53),第二电动推杆(52)的推杆上设置有推板(54),所述对重(5)内设置有沿置物槽(51)方向的通孔(55),通孔(55)内设置有双向推杆(56),双向推杆(56)两端的推杆上均设置有推板(54),所述置物槽(51)靠近对重(5)的一侧设有开口,且其开口与对重(5)内的通孔(55)的大小匹配,第二电动推杆(52)推动配重轮(53)朝对重(5)方向移动,配重轮(53)能够通过开口进入通孔(55)内,双向推杆(56)推动配重轮(53)朝置物槽(51)方向移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设置在固定组件的一侧,所述控制器(8)与第一电动推杆(71)、超载限制装置、第二电动推杆(52)、双向推杆(56)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节能型的智能电梯,包括位于井道(1)内的轿厢、门系统、导轨(4)、平衡系统、超载限制装置以及控制系统,所述轿厢包括厢体(2)和轿厢架,门系统包括轿厢门(3)和层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门(3)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门挡装置,所述门挡装置包括固定组件(6)和门挡组件(7),固定组件(6)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件(61)、连接件(62)、延伸件(63),固定件(61)和延伸件(63)分别设置在连接杆(62)的两端,固定件(61)固定在厢体(2)的内壁上,延伸件(63)与轿厢门(3)平行,延伸件(63)朝向轿厢门(3)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64),所述门挡组件(7)设置在该定位孔(64)内;门挡组件(7)包括第一电动推杆(71)、外管(72)、内杆(73),第一电动推杆(71)的机身端固定在定位孔(64)内,第一电动推杆(71)的活塞杆与外管(72)连接,内杆(73)嵌入设置在外管(72)的内部,且内杆(73)与外管(72)之间通过弹簧(74)连接;所述平衡系统包括对重(5)和设置在导轨(4)两侧的置物槽(51),对重(5)通过曳引钢丝绳连接到轿厢顶上,并能够沿导轨(4)上下移动;置物槽(51)沿轿厢运动方向间距布设在导轨(4)的两侧,置物槽(51)内部从内向外设有第二电动推杆(52)、配重轮(53),第二电动推杆(52)的推杆上设置有推板(54),所述对重(5)内设置有沿置物槽(51)方向的通孔(55),通孔(55)内设置有双向推杆(56),双向推杆(56)两端的推杆上均设置有推板(54),所述置物槽(51)靠近对重(5)的一侧设有开口,且其开口与对重(5)内的通孔(55)的大小匹配,第二电动推杆(52)推动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沃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赋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