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架的连接件、车架组件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611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架的连接件、车架组件及电动汽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车架的连接件包括:底板,其具有沿所述车架定向的竖向连接端面;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安装座,其具有沿所述车架定向的纵向连接端面及横向连接端面;其中,在所述竖向连接端面、纵向连接端面及横向连接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连接所述车架的至少一种零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件以单个零件替代了传统车型的总成,实现对车架组件中多个零部件的连接,增强车架及关键接头的连接强度,并实现了对正碰或侧碰能量的传递与转移,改善碰撞安全性能。

Connector for a frame, frame assembly, and electric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necting piece for a frame, a frame assembly and an electric automobi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for the frame connector comprises a base plate, which has vertical frame oriented along the connection end; and arranged on the base plate mounting seat, having a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connection end connection end along the frame orientation; among them, in the vertical connection end surfac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connection end in the end of at least a part connected to the frame of A. The invention of the connector to the individual parts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assembly model, realize the conn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parts frame assembly, enhance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of the frame and the key joint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ositive touch or side impact energy transfer and transfer, improve safety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架的连接件、车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领域,更具体而言,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车架组件及其中的零件连接。
技术介绍
目前,由汽油驱动的传动汽车通常在车身地板下方的车架位置设置地板下纵梁,由此来对整个车身起到重要的支承作用,并可以实现正碰能量向车身门槛梁传递。但此种承载方式对于部分电动车而言并不适用。因为部分纯电动汽车将电池布置在车身地板下方,该元件将会占据车身底板下方的绝大部分空间,而导致无法在此处额外设计地板下纵梁,此外,还需要额外考虑对布置在此处的电池部件的碰撞保护。因此,需要提出新的关于车身地板下方的车架组件的构建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强化连接车架组件中多个零件的连接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多个零件强化连接的车架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强化连接的车架组件的电动汽车。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架的连接件,其包括:底板,其具有沿所述车架定向的竖向连接端面;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安装座,其具有沿所述车架定向的纵向连接端面及横向连接端面;其中,在所述竖向连接端面、纵向连接端面及横向连接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连接所述车架的至少一种零件。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以单个零件替代了传统车型的总成,实现对车架组件中多个零部件的连接,增强车架及关键接头的连接强度,并实现了对正碰或侧碰能量的传递与转移,改善碰撞安全性能。可选地,所述纵向连接端面包括沿车架纵向布置的前部连接端面;其中,所述前部连接端面上设置用于容纳所述前纵梁的前部安装凹槽。此种布置实现了车架组件中的前纵梁的安装,并可以将前纵梁在车身正碰过程中受到的冲击与能量经由该连接件传递与转移至其他零件,以提高安全性能。可选地,所述前部安装凹槽包括围成容纳空间的多组侧壁,在其中至少一组侧壁上设置第一安装孔,其与设置在所述前纵梁上的第二安装孔匹配,并通过螺栓连接。在此提出一种连接件与前纵梁的具体连接方式,通过前部安装凹槽搭配螺栓连接的形式,能够兼顾强度与成本的考量。可选地,所述前部连接端面还包括沿竖向延伸至所述基座上方的前部连接延伸面;所述前部连接延伸面用于连接前围板的下部。在此提出一种集成度更高的连接方式,通过前部连接延伸面的设置,实现在前部连接端面上同时连接前纵梁与前围板,提高车架集成度,且更便于能量的传递与转移。可选地,所述横向连接端面包括沿车架横向布置的外侧连接端面;其中,所述外侧连接端面用于连接A柱下内板。此种布置实现了车架组件中的A柱下内板的安装,并可以将其他零件在车身侧碰过程中受到的冲击与能量经由该连接件部分传递与转移至A柱下内板,以分散冲击强度,提高安全性能。可选地,所述外侧连接端面上设置第三安装孔,其与设置在所述A柱下内板上的第四安装孔匹配,并通过螺栓连接。在此提出一种连接件与A柱下内板的具体连接方式,通过螺栓连接的形式,能够兼顾强度与成本的考量。更具体而言,可以采用流钻螺钉连接。可选地,所述外侧连接端面还包括沿竖向延伸至所述底板下方的外侧连接延伸面;其中,所述外侧连接延伸面用于连接门槛纵梁。在此提出一种集成度更高的连接方式,通过外侧连接延伸面的设置,实现在外侧连接端面上同时连接A柱下内板与门槛纵梁,提高车架集成度,并可以将其他零件在车身侧碰过程中受到的冲击与能量经由该连接件部分传递与转移至A柱下内板,并部分传递与转移至门槛纵梁,以分散冲击强度,提高安全性能。可选地,所述外侧连接延伸面上设置第五安装孔,其与设置在所述门槛纵梁上的第六安装孔匹配,并通过螺栓连接。此提出一种连接件与门槛纵梁的具体连接方式,通过螺栓连接的形式,能够兼顾强度与成本的考量。更具体而言,可以采用流钻螺钉连接。可选地,所述横向连接端面包括沿车架横向布置的内侧连接端面;其中,所述内侧连接端面上设置用于连接前围下挡板的内侧安装面,且所述内侧安装面具有与所述前围下挡板的端部匹配的形状。此种布置实现了车架组件中的前围下挡板的安装,并可以将其他零件在车身侧碰过程中受到的冲击与能量经由该连接件传递与转移至前围下挡板,并最终传递至地板,以分散冲击强度,提高安全性能。可选地,所述内侧连接端面还包括横向延伸至突出于内侧安装面的内侧安装引导边;其中,所述内侧安装引导边用于定位所述前围下挡板的端部。在此提出一种连接件与前围下挡板的具体连接方式,通过内侧安装引导边对前围下挡板的定位导引,能够实现二者的精确对准,且便于安装。可选地,所述竖向连接端面包括沿车架竖向布置的底部连接端面;其中所述底部连接端面的后侧设置底部安装边,其用于连接地板蒙皮。此种布置实现了车架组件中的地板蒙皮的安装,并可以将其他零件在车身侧碰过程中受到的冲击与能量经由该连接件传递与转移至地板蒙皮,且最终转移至地板,以分散冲击,并提高安全性能。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座主体以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座主体围置形成所述横向连接端面中的内侧连接端面和/或围置形成所述纵向连接端面中的前部连接端面;其中,所述内侧连接端面用于连接前围下挡板,而所述前部连接端面用于连接前纵梁。在此进一步提出对连接件自身的改进。通过安装座主体以及安装支架的拆分设置,更便于在整车组装过程中各零件的定位及连接,大大降低工艺难度。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座主体围置形成所述内侧连接端面上的内侧安装引导边,其用于定位所述前围下挡板;且/或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座主体围置形成所述纵向连接端面上的前部安装凹槽,其用于容纳所述前纵梁。此提出一种连接件与前围下挡板及前纵梁的具体连接方式,通过内侧安装引导边或者前部安装凹槽的设计,实现几个零件之间的准确定位及高强度连接。可选地,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多组加强筋,所述多组加强筋沿纵向交错布置。通过该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设置足够的加强筋,兼顾了强度与轻量化的考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架组件,其包括:前纵梁、前围板、A柱下内板、门槛纵梁、前围下挡板和地板蒙皮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及位于所述车架组件两侧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底板,其具有沿所述车架定向的竖向连接端面;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安装座,其具有沿所述车架定向的纵向连接端面及横向连接端面;其中,所述竖向连接端面、纵向连接端面及横向连接端面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前纵梁、前围板、A柱下内板、门槛纵梁、前围下挡板和地板蒙皮中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的车架组件通过设置连接件,以单个零件替代了传统车型的总成,实现对车架组件中多个零部件的连接,增强车架及关键接头的连接强度,并实现了对正碰或侧碰能量的传递与转移,改善碰撞安全性能。可选地,所述纵向连接端面包括沿车架纵向布置的前部连接端面;其中,所述前部连接端面上设置前部安装凹槽;所述前纵梁的端部插设在所述安装凹槽中。此种布置实现了前纵梁与连接件的安装,并可以将前纵梁在车身正碰过程中受到的冲击与能量经由该连接件传递与转移至车架组件中的其他零件,以提高安全性能。可选地,所述前部连接端面还包括沿竖向延伸至所述基座上方的前部连接延伸面;其中,所述前围板的下部的两侧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前部连接延伸面。在此提出一种集成度更高的连接方式,通过前部连接延伸面的设置,实现在前部连接端面上同时连接前纵梁与前围板,提高车架集成度,且更便于能量的传递与转移。可选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车架的连接件、车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架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其具有沿所述车架定向的竖向连接端面;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安装座,其具有沿所述车架定向的纵向连接端面及横向连接端面;其中,在所述竖向连接端面、纵向连接端面及横向连接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连接所述车架的至少一种零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架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其具有沿所述车架定向的竖向连接端面;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安装座,其具有沿所述车架定向的纵向连接端面及横向连接端面;其中,在所述竖向连接端面、纵向连接端面及横向连接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连接所述车架的至少一种零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端面包括沿车架纵向布置的前部连接端面;其中,所述前部连接端面上设置用于容纳所述前纵梁的前部安装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安装凹槽包括围成容纳空间的多组侧壁,在其中至少一组侧壁上设置第一安装孔,其与设置在所述前纵梁上的第二安装孔匹配,并通过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连接端面还包括沿竖向延伸至所述基座上方的前部连接延伸面;所述前部连接延伸面用于连接前围板的下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端面包括沿车架横向布置的外侧连接端面;其中,所述外侧连接端面用于连接A柱下内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连接端面上设置第三安装孔,其与设置在所述A柱下内板上的第四安装孔匹配,并通过螺栓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连接端面还包括沿竖向延伸至所述底板下方的外侧连接延伸面;其中,所述外侧连接延伸面用于连接门槛纵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连接延伸面上设置第五安装孔,其与设置在所述门槛纵梁上的第六安装孔匹配,并通过螺栓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端面包括沿车架横向布置的内侧连接端面;其中,所述内侧连接端面上设置用于连接前围下挡板的内侧安装面,且所述内侧安装面具有与所述前围下挡板的端部匹配的形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连接端面还包括横向延伸至突出于内侧安装面的内侧安装引导边;其中,所述内侧安装引导边用于定位所述前围下挡板的端部。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端面包括沿车架竖向布置的底部连接端面;其中所述底部连接端面的后侧设置底部安装边,其用于连接地板蒙皮。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座主体以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座主体围置形成所述横向连接端面中的内侧连接端面和/或围置形成所述纵向连接端面中的前部连接端面;其中,所述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传义程铭秦乐申学开李硕郑望靖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