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70025 阅读:4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悬浮装置及汽车,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为解决汽车悬浮浮力有限的问题而设计。该悬浮装置包括主浮力单元和第一填充单元,第一填充单元设置在后备箱内,包括第一填充气囊、用于填充第一填充气囊的第一填充装置和设置在第一填充装置与第一填充气囊之间的第一填充单向阀,第一填充装置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感应单元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设置在车体上,第一感应单元设置在底盘上,主浮力单元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该汽车包括上述悬浮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悬浮装置用于实现汽车落水时的被动安全保护。

Suspension device and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uspension device and an automobil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safety, and is designe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suspension of a vehicle is limited in buoyancy. The suspension device comprises a main buoyancy unit and a first filling unit, a first filling unit is arranged in the trunk,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airbag, used to fill the first bag filling device and filling the first set in the first filling device and the first airbag is between the first single to fill valve, the first filling device control modu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trol end first, the control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ensing unit, a first control module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the first induction unit is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the main force unit and the first control modu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cluding the suspension of the vehicle. The suspension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realizing the passive safety protection when the automobile falls into the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浮装置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悬浮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的安全性能通常可以分为主动安全性能和被动安全性能,主动安全性能主要是指汽车本身防止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能,其主要取决于汽车的总体尺寸、制动性、行驶稳定性及操纵性等。而被动安全性能则是指汽车突然遇到危险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如因坠河或是突降暴雨而导致汽车车体被淹没时,由于车体在水下会受到很大的压力,导致车门不易打开,从而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损失。目前,提高落水时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方法通常是在车体内设置浮力气囊,当传感器检测到汽车落水时,浮力气囊打开,降低车体下沉速度,并使车体逐渐上浮至水面外,为驾驶者自救赢得时间。但是,现有浮力气囊的设置形式通常是在汽车车体的车头和车尾处各设置一个浮力气囊,当汽车坠河后,传感器检测到巨大的落水水压,此时,两个浮力气囊打开,使汽车缓慢浮出水面。这种设置形式的浮力气囊,若想增加汽车坠河时的悬浮浮力,只能通过增大浮力气囊的尺寸或者增加浮力气囊的数量来实现,这无疑增加了汽车车身的结构尺寸。而且,较大尺寸的浮力气囊,在其打开后占用的空间比较大,这也对后续的打捞救援工作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装置,以解决现有浮力气囊悬浮浮力有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悬浮装置,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主浮力单元,所述主浮力单元包括设置在车体头部的前置主气囊和设置在车体尾部的后置主气囊,并且,该悬浮装置还包括第一填充单元。所述第一填充单元设置在后备箱内,包括第一填充气囊、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填充气囊的第一填充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填充装置与所述第一填充气囊之间的第一填充单向阀。所述第一填充装置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感应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一感应单元设置在底盘上。所述主浮力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填充装置内设置有泡沫填充剂,所述泡沫填充剂为聚氨酯泡沫填充剂。进一步的,该悬浮装置还包括第二填充单元。所述第二填充单元包括设置在车体内部的四个第二填充气囊、用于填充所述第二填充气囊的第二填充装置和设置在各所述第二填充装置与所述第二填充气囊之间的第二填充单向阀;所述第二填充装置、所述第二填充单向阀与所述第二填充气囊匹配设置。各所述第二填充装置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二感应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二感应单元包括四个泡水压力传感器,四个所述泡水压力传感器对称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四个角上。四个所述第二填充气囊分别对称设置在靠近四个车轮的位置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上还设有手动控制装置,所述手动控制装置的控制端在驾驶室中。进一步的,该悬浮装置还包括扶正单元。所述扶正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四个扶正气囊、设置在各所述扶正气囊进气管路上的扶正气体发生器和设置在各所述扶正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扶正气囊之间的气体管路上的扶正单向阀。四个所述扶正气囊对称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四个角上。设置在各所述扶正气囊进气管路上的所述扶正气体发生器至少为一个,各所述扶正气体发生器并联设置在每一所述扶正气囊的进气管路上,所述扶正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扶正单向阀匹配设置。各所述扶正气体发生器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感应单元电连接。进一步的,设置在各所述扶正气囊进气管路上的所述扶正气体发生器为2-4个。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感应单元包括四个落水压力传感器,四个所述落水压力传感器对称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四个角上。进一步的,所述前置主气囊与所述后置主气囊的内部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隔离层,至少一个所述隔离层将所述前置主气囊分为若干个容气腔,至少一个所述隔离层将所述后置主气囊分为若干个容气腔。各所述隔离层上均设置有用于抑制气体倒流的隔离阀。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为2-6个。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汽车的后备箱内设置第一填充单元,该第一填充单元包括第一填充气囊、用于填充第一填充气囊的第一填充装置和设置在上述第一填充装置与第一填充气囊之间的第一填充单向阀。并且,通过将第一填充装置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将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感应单元电连接,将主浮力单元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其中,第一控制模块设置在车体上,第一感应单元设置在底盘上。当汽车落水后,第一感应单元感测到来自水体的巨大压力,并将该压力信号传输至与上述第一感应单元电连接的第一控制模块中。随后,第一控制模块对该压力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转化为动作指令传输至主浮力单元上,以控制主浮力单元的前置主气囊和后置主气囊打开,使车体的下沉速度降低,并使车体逐渐上浮至水面外,为驾驶者的自救赢得时间。并且,第一控制模块将动作指令同时传输至第一填充装置中,使第一填充装置迅速对第一填充气囊进行填充。通过在第一填充装置与第一填充气囊之间设置第一填充单向阀,有效地阻止了第一填充气囊内部填充物的倒流,保证了填充的可靠性,同时也提高了填充效率。通过在车体的后备箱内设置第一填充单元,利用第一填充单元的辅助悬浮作用,减少了车体在水中的吃水量,大大增加了车体在水中的悬浮浮力,从而提高了车体在原来只有主浮力单元作用下的悬浮位置。根据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压力公式可知,车体在水中的悬浮深度越深,车体所受到的来自水体的压力越大。因此,第一填充单元的设置,减小了车体在水面悬浮时车门受到的水体压力,使车内人员能够快速及时地将车门打开,实现落水后的自救过程。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以解决现有汽车悬浮浮力有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包括上述悬浮装置。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汽车的后备箱内设置第一填充单元,利用第一填充单元的辅助悬浮作用,减少了车体在水中的吃水量,大大增加了车体在水中的悬浮浮力,从而提高了车体在原来只有主浮力单元作用下的悬浮位置。根据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压力公式可知,车体在水中的悬浮深度越深,车体所受到的来自水体的压力越大。因此,第一填充单元的设置,减小了车体在水面悬浮时车门受到的水体压力,使车内人员能够快速及时地将车门打开,实现落水后的自救过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悬浮装置在汽车车体上的主视布局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悬浮装置在汽车车体上的俯视布局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前置主气囊和后置主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前置主气囊和后置主气囊内部隔离阀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车体;2-主浮力单元;3-扶正单元;4-第一填充单元;5-第二填充单元;11-驾驶室;12-后备箱;13-底盘;21-前置主气囊;22-后置主气囊;211-主浮力气体发生器;212-隔离层;213-隔离阀;2131-阀体;2132-第一进气孔;2133-第二进气孔;2134-阀板;31-扶正气囊;32-第一控制模块;33-第一感应单元;34-扶正气体发生器;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悬浮装置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浮装置,包括车体(1)和设置在车体(1)上的主浮力单元(2),所述主浮力单元(2)包括设置在车体(1)头部的前置主气囊(21)和设置在车体(1)尾部的后置主气囊(22),其特征在于,该悬浮装置还包括第一填充单元(4);所述第一填充单元(4)设置在后备箱(12)内,包括第一填充气囊(41)、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填充气囊(41)的第一填充装置(4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填充装置(42)与所述第一填充气囊(41)之间的第一填充单向阀(43);所述第一填充装置(42)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模块(32)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32)与第一感应单元(33)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32)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第一感应单元(33)设置在底盘(13)上;所述主浮力单元(2)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32)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装置,包括车体(1)和设置在车体(1)上的主浮力单元(2),所述主浮力单元(2)包括设置在车体(1)头部的前置主气囊(21)和设置在车体(1)尾部的后置主气囊(22),其特征在于,该悬浮装置还包括第一填充单元(4);所述第一填充单元(4)设置在后备箱(12)内,包括第一填充气囊(41)、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填充气囊(41)的第一填充装置(4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填充装置(42)与所述第一填充气囊(41)之间的第一填充单向阀(43);所述第一填充装置(42)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模块(32)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32)与第一感应单元(33)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32)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第一感应单元(33)设置在底盘(13)上;所述主浮力单元(2)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3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装置(42)内设置有泡沫填充剂,所述泡沫填充剂为聚氨酯泡沫填充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悬浮装置还包括第二填充单元(5);所述第二填充单元(5)包括设置在车体(1)内部的四个第二填充气囊(51)、用于填充所述第二填充气囊(51)的第二填充装置(54)和设置在各所述第二填充装置(54)与所述第二填充气囊(51)之间的第二填充单向阀(55);所述第二填充装置(54)、所述第二填充单向阀(55)与所述第二填充气囊(51)匹配设置;各所述第二填充装置(54)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模块(52)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52)与第二感应单元(53)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52)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第二感应单元(53)包括四个泡水压力传感器,四个所述泡水压力传感器对称设置在所述底盘(13)的四个角上;四个所述第二填充气囊(51)分别对称设置在靠近四个车轮的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浮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阴丽华谷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