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948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辐条组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辐条和与辐条螺纹连接的辐条帽,辐条包括与轮毂连接的弯头部、与辐条帽连接的螺纹部以及连接弯头部与螺纹部的支撑部,辐条帽包括穿过轮圈上开孔的连接部以及与轮圈抵接的卡接部,辐条帽的外圈转动连接有旋转套,旋转套与辐条帽之间设置有润滑油,达到了调整时比较省力的效果。

Spok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okerib component, the technological scheme including spokes and connected with spokes spokes spokes thread cap includes a threaded part of the elbow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hub and spoke cap connection and a support portion connected with the threaded portion of the elbow part, including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art of rim spokes cap hole and then the clamping part and the outer rim offset, the spoke cap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rotary sleeve, and lubricating oi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otary sleeve and the spoke cap,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labor to adju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辐条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零件,特别涉及一种辐条组件。
技术介绍
自行车车轮上的辐条是设置在车轮中连接轮毂和轮圈的一条条直棍、条、杆或者棒,辐条由一个中心或中枢在同一平面上向外伸展。辐条一端有个90度弯角穿过轮毂的小孔,另一端有开有螺纹,螺纹与穿过轮圈上辐条孔的辐条帽螺纹连接。辐条与辐条帽构成自行车的辐条组件。辐条组件可以起到支撑轮圈的作用。通过旋转辐条帽调节辐条的松紧,即调整轮毂和轮圈在辐条方向上的距离,保持车圈的周正、保证车轮转动在同一个平面上,以保证自行车的稳定。如申请号为201410319715.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提升抗疲劳能力的辐条,其两端分别具有头端部与螺纹部的辐条本体,而所述头端部下方设有一颈部;一设于颈部下方位置处的第一扁平部;以及一设于第一扁平部下方位置处的第二扁平部,且所述第二扁平部与第一扁平部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将辐条本体与轮毂及轮圈进行组装,使各辐条本体以其螺纹部的一端穿过轮毂的穿孔后,借由头端部与穿孔形成止挡,再将各辐条本体的螺纹部与轮圈上的螺接部予以锁接。调节辐条时辐条帽与轮圈发生相对转动,且辐条帽与轮圈是抵紧的状态,当辐条组件调整的较紧时,调整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辐条组件,调整时比较省力。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辐条组件,包括辐条和与辐条螺纹连接的辐条帽,辐条包括与轮毂连接的弯头部、与辐条帽连接的螺纹部以及连接弯头部与螺纹部的支撑部,辐条帽包括穿过轮圈上开孔的连接部以及阻挡连接帽穿过轮圈的卡接部,辐条帽的外圈转动连接有旋转套,旋转套与辐条帽之间设置有润滑油,旋转套与轮圈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旋转套可以将辐条帽与外圈之间的相对运动转化成旋转套与辐条帽之间的相对转动,通过在旋转套与辐条帽之间设置润滑油使减小旋转套与辐条帽之间的转动的摩擦,减小旋转辐条帽所需克服的摩擦阻力,使辐条组件的调整较为省力。较佳的,旋转套的内圈凸起有多个环状的凸棱,凸棱与旋转套同轴,凸棱相邻的凸棱之间形成油槽,凸棱与辐条帽的外圈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凸棱减小旋转套与辐条帽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减小旋转套与辐条帽之间的摩擦,同时形成油槽可以更好锁存润滑油。较佳的,凸棱与辐条帽接触的表面为弧形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凸棱与辐条帽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小与旋转套与辐条帽之间的摩擦,旋转辐条帽更为省力,同时保证了凸棱与辐条帽之间为线接触,可以降低辐条帽与旋转套卡死的可能性。较佳的,凸棱上开有流道,流道连通所有的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流道可以将所有的油槽连通起来,使不同油槽内的润滑油可以流通,可以保持在旋转套与辐条帽之间均匀的分布,润滑油可以从任意一条油槽经流道流入其他的油槽,方便添加润滑油。较佳的,旋转套与辐条帽之间设有两个油封,两个油封分别设置在旋转套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油封将辐条帽与旋转套之间缝隙两端的开口堵死,可以进一步将润滑油锁在旋转套与辐条帽之间,避免润滑油从旋转套与辐条帽之间缝隙的两端流出。较佳的,辐条帽的外圈的两端分别开有环形的嵌槽,油封嵌合在嵌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嵌合的方式将油封固定在辐条帽上,安装油封时可以先将油封固定在辐条帽上,再将旋转套套设在带有油封的辐条帽上,便于油封的定位安装。较佳的,辐条帽靠近弯头部的一端成正四棱柱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四棱柱形便于扳手或者其他用于旋转辐条的工具与辐条帽之间的加持固定,便于旋转辐条帽,使辐条组件的调整更为省力。较佳的,辐条、辐条帽和旋转套的表面设有防锈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锈层,可以降低辐条组件整体生锈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辐条组件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辐条组件的调整较为省力;锁存润滑油的效果好;可以降低辐条帽与旋转套卡死的可能性;方便添加润滑油;便于油封的定位安装;有助于提高辐条组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辐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辐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辐条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旋转套的剖视图;图5是轮圈和轮毂与辐条组件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辐条;11、弯头部;111、墩帽;12、支撑部;13、螺纹部;2、辐条帽;21、连接部;22、卡接部;23、夹持部;24、嵌槽;241、第一嵌槽;242、第二嵌槽;3、旋转套;31、凸棱;32、油槽;33、流道;4、油封;41、第一油封;42、第二油封;5、轮毂;6、轮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辐条1组件,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辐条1、辐条帽2和旋转套3。辐条1为长圆杆状,结合图2所示,辐条1的一段弯折90度形成弯头部11,弯头部11勾入轮毂5上的开孔内。弯头部11的端部一体的设置有突出弯头部11圆周面的墩帽111,以防止辐条1从轮毂5上滑脱。辐条1远离弯头部11的一端开有螺纹形成螺纹部13。弯头部11与螺纹部13之间的部分为支撑部12,是起到辐条1支撑轮圈6作用的部分。辐条1的表面涂有一层水性金属防锈漆层形成防锈层。如图3所示,辐条帽2包括连接部21、卡接部22和夹持部23,连接部21为圆管状,连接部21的内圈开有与螺纹部13相适配的内螺纹。连接部21的一端的外圈一体的固接有环形的卡接部22。卡接部22的外圈直径大于轮圈6上通孔的直径。连接部21的圆周面与卡接部22的靠近弯头部11的轴向端面之间为圆滑过渡。连接部21远离卡接部22的端面上一体的固接有正四棱柱状的夹持部23,夹持部23的侧棱与连接部21的轴线平行且与连接部21的轴向端面接触。夹持部23和卡接部22上均开有与连接部21内圈同轴且等径的螺纹孔。辐条帽2的表面涂有一层水性金属防锈漆层形成防锈层。辐条帽2远离卡接部22的一端由轮圈6的外圈伸入内圈,卡接部22与轮圈6抵接。连接部21伸出轮圈6的部分与螺纹部13螺纹连接。连接部21远离卡接部22的一端的圆周面上开有与连接部21同轴的圆环形的第一嵌槽241。卡接部22远离弯头部11一端的圆周面上开有与卡接部22同轴的圆环形的第二嵌槽242。结合图4所示,辐条帽2上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旋转套3。旋转套3整体呈圆管状,旋转套3的一端向远离旋转套3轴线方向弯折呈喇叭口状旋。且旋转套3的内圈与连接部21和卡接部22连接过渡处的形状相似。旋转套3的内圈一体的固设有环状的凸棱31,凸棱31与旋转套3同轴,凸棱31设置有多个,相邻的凸棱31间距相同。凸棱3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相邻凸棱31之间形成油槽32。凸棱31与连接部21或者卡接部22的圆周面抵接。凸棱31上开有一条沿旋转套3内圈母线设置的流道33,流道33贯穿所有凸棱31,将所有油槽32连通。旋转套3的表面涂有一层水性金属防锈漆层形成防锈层。如图3所示,第一嵌槽241内嵌合有第一油封41,第二嵌槽242内嵌合有第二油封42。第一油封41和第二油封42的外圈与旋转套3的内圈抵接。在第一油封41、第二油封42、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辐条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辐条组件,包括辐条(1)和与辐条(1)螺纹连接的辐条帽(2),辐条(1)包括与轮毂(5)连接的弯头部(11)、与辐条帽(2)连接的螺纹部(13)以及连接弯头部(11)与螺纹部(13)的支撑部(12),辐条帽(2)包括穿过轮圈(6)上开孔的连接部(21)以及阻挡连接帽穿过轮圈(6)的卡接部(22),其特征在于:辐条帽(2)的外圈转动连接有旋转套(3),旋转套(3)与辐条帽(2)之间设置有润滑油,旋转套(3)与轮圈(6)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条组件,包括辐条(1)和与辐条(1)螺纹连接的辐条帽(2),辐条(1)包括与轮毂(5)连接的弯头部(11)、与辐条帽(2)连接的螺纹部(13)以及连接弯头部(11)与螺纹部(13)的支撑部(12),辐条帽(2)包括穿过轮圈(6)上开孔的连接部(21)以及阻挡连接帽穿过轮圈(6)的卡接部(22),其特征在于:辐条帽(2)的外圈转动连接有旋转套(3),旋转套(3)与辐条帽(2)之间设置有润滑油,旋转套(3)与轮圈(6)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旋转套(3)的内圈凸起有多个环状的凸棱(31),凸棱(31)与旋转套(3)同轴,凸棱(31)相邻的凸棱(31)之间形成油槽(32),凸棱(31)与辐条帽(2)的外圈抵接。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禄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健祥辐条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