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噻菌灵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224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噻菌灵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由有效成分噻菌灵和苯噻菌胺与适宜的农用助剂制成常用农用杀菌剂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马铃薯晚疫病等作物真菌性病害防治效果显著,两药剂之间存在明显增效作用,能减少用药量,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经济、高效、环保。

A bactericid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iabendazole and amine benzene thiazide bacteri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erilizatio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iabendazole and tiaprofenic Fluopicolide,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thiabendazole and tiaprofenic bacteria amine with suitable additives made of common agricultural fungicide formulations.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significant on Potato Late Blight and other crops fungal disease prevention effect, obvious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agents, can reduce the dosage, delay the bacteria resistance to a single agent, economic, effici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噻菌灵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噻菌灵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介绍
噻菌灵(英文通用名:Triabendazole),属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作用机制为抑制真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微观蛋白的形成,属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防治多种植物病害。苯噻菌胺(英文通用名:Benthiavalicarb),对疫霉病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对其孢子囊的形成、孢子囊的萌发在低温度下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该药剂不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氡化、合成,对疫霉病菌原浆膜的功能没有影响,作用机理推测可能是细胞壁合成抑制剂,对作物的晚疫病、霜霉病等具有很好的药效。目前,尚没有两种药剂混配应用于作物病害虫防治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含噻菌灵和苯噻菌胺的新型杀菌剂组合物,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黄瓜霜霉病等多种作物病害。噻菌灵与苯噻菌胺具备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有差异的作用机制,将二者按一定比例组合,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杀菌活性高,同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免噻菌灵和苯噻菌胺单剂单独使用时对病原物造成的选择压力,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并使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经济、高效、环保。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噻菌灵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中噻菌灵和苯噻菌胺的质量比为20:1~1:20。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优选的噻菌灵和苯噻菌胺的质量比为10:1~1: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剂型可以制成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粒剂、微囊剂、种衣剂等。采用的农用杀菌剂助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填料等各类助剂,采用的润湿剂、分散剂可以为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二丁基萘磺酸钠(拉开粉),油酸甲基氨基乙基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的增稠剂可以为黄原胶、聚乙烯醇等;采用的消泡剂可为磷酸酯类消泡剂和有机硅消泡剂中一种或多种;所采用的填料可为白炭黑、高岭土、凹凸棒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优选的噻菌灵和苯噻菌胺组成的有效成分占杀菌组合物总质量的10%~60%。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黄瓜霜霉病等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通过对噻菌灵和苯噻菌胺作用机理和杀菌特性的细致分析,运用Wadley方法进行试验设计及结果处理。首先测定噻菌灵和苯噻菌胺两单一化合物(以下简称药剂)的EC50,根据两单一药剂的EC50按Wadley法设定两药剂的组合比例,并根据孙云佩法计算药剂的CTC值,确定合适的组合物比例。试验目标物为马铃薯晚疫病。试验采用菌落直径法。取噻菌灵、苯噻菌胺母液,配置成需药液平板,每皿约14ml,同时设置无药平板对照(CK),每处理重复3皿,即重复3次。在预培养菌落边缘用灭菌的打孔器制取5mm直径的菌丝块,分别移到不同培养基平板上,28℃培养2d,量取菌落直径(mm),由下列公式计算生长抑制率: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抑制机率值(Y),药剂浓度换算成浓度对数(X),按浓度对数为横坐标、机率值为纵坐标作毒力回归直线,求得噻菌灵和苯噻菌胺单剂及其混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EC50等数值。CTC≤80表示具有拮抗作用,80<CTC<120表示具有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CTC值计算方法如下:CTC=A的EC50*B的EC50*100/(M的EC50*(PA*B的EC50+PB*A的EC50))表1噻菌灵和苯噻菌胺单剂及其混剂对马铃薯晚疫病毒力测定结果从表1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到,噻菌灵和苯噻菌胺以20:1~1:20比例混配时能够较强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丝的生长,均表现增效作用,其中噻菌灵和苯噻菌胺以10:1~1:1抑制马铃薯晚疫病效果最好,增效作用最显著,以5:1增效作用最为显著。本专利技术对马铃薯晚疫病等作物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两药剂之间存在明显增效作用,能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本专利技术中噻菌灵和苯噻菌胺,对人畜、有益生物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30%噻菌灵·苯噻菌胺悬浮剂)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活性组分苯噻菌胺5%活性组分噻菌灵25%NNO3%BY1102%APE-12%黄原胶0.15%丙二醇1%辛醇0.05%水余量。制备方法如下:根据配方,将组分按比例称量,加入球磨机球磨30分钟,过滤,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钟后经砂磨机充分研磨,控制固体组分粒子直径在2微米以内,研磨结束后搅拌均匀,即得悬浮剂产品。实施例2(48%噻菌灵·苯噻菌胺乳油)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活性组分苯噻菌胺8%活性组分噻菌灵40%二甲苯20%DMF2%无水钙盐5%吐温805%四氯化碳余量。制备方法:将活性组分噻菌灵、苯噻菌胺在二甲苯中充分溶解;在不停搅拌状态下将A液混入B液,充分搅拌均匀,加入无水钙盐和吐温80,然后用溶剂DMF调整含量,用四氯化碳调整余量。实施例3(30%噻菌灵·苯噻菌胺水分散粒剂)活性组分苯噻菌胺5%活性组分噻菌灵25%甲基脂肪酰胺苯磺酸钙4%碳酸钠3%木质素磺酸钠4%凹凸棒土余量。制备方法:将苯噻菌胺、噻菌灵、甲基脂肪酰胺苯磺酸钙、碳酸钠、凹凸棒土一起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至粒径5µm,得母粉,将母粉与木质素磺酸钠充分混合后造粒、烘干、过筛,从而制得水分散性粒剂。实施例4(60%噻菌灵·苯噻菌胺可湿性粉剂)活性组分苯噻菌胺10%活性组分噻菌灵50%木钠3%碳酸胺3%白炭黑10%凹凸棒土余量。制备方法:将上述物质均匀混合,混合物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制得可湿性粉剂。实施例5(12%噻菌灵·苯噻菌胺微囊悬浮剂)活性组分苯噻菌胺2%活性组分噻菌灵10%二甲基甲酰胺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2%乙二胺0.5%阿拉伯树胶2%聚乙烯醇2%水补齐至100%(1)将药剂溶解于溶剂中,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搅拌均匀得到油相;(2)在水中加入乳化剂、辅助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3)水相加入到油相中,高速均化形成水包油乳液;(4)在450转/分转速条件下,加入乙二胺参加界面聚合反应,反应温度升至55℃,保持3小时固化成囊;(5)加入分散剂、增稠剂,搅拌均匀即制成微囊悬浮剂。实施例6(24%噻菌灵·苯噻菌胺悬浮种衣剂)活性组分苯噻菌胺4%活性组分噻菌灵20%NNO3%BY1102%APE-12%黄原胶0.15%丙二醇1%成膜剂3%染料4%水余量。根据配方,将组分(染料、成膜剂除外)按比例称量,加入球磨机球磨30分钟,过滤,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钟后经砂磨机充分研磨,控制固体组分粒子直径在2微米以内,研磨结束后搅拌均匀,加入成膜剂和染料,即得悬浮种衣剂产品。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配方还可以加工成热雾剂用于热雾机的使用以及加工成超低容量喷雾剂用于无人机、有人机等领域的应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认为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噻菌灵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中,噻菌灵和苯噻菌胺的质量比为20:1~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噻菌灵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中,噻菌灵和苯噻菌胺的质量比为20:1~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菌灵和苯噻菌胺的质量比为10:1~1:1。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学祥叶正和张勇廖华俊苏贤岩高同春吴明林陈聪闫冲冲杨月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