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下壳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5952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8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下壳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包,电池包下壳体包括下壳体本体和加强筋,下壳体本体包括底板和外周板,外周板设置在底板的外边缘,外周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加强筋包括多条纵向加强筋和多条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布置以使得多条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构成网格状加强筋,并且每个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可以增强电池包整体的结构强度,电池包不易由于车辆行驶中的震动而损坏,由此延长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下壳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下壳体和具有该电池包下壳体的电池包。
技术介绍
车辆内的电池包通过电池包下壳体与车身连接。相关技术中,设计人员逐渐减少电池包下壳体的材料用量,以减轻电池包下壳体的重量,进而减轻整车重量,但同时电池包下壳体的结构强度下降,电池包无法保证整体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以抵抗车辆行驶中的震动,因此需要重新设计电池包下壳体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电池包整体结构强度的电池包下壳体。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下壳体的电池包。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包括下壳体本体和加强筋,所述下壳体本体包括底板和外周板,所述外周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外边缘,所述外周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所述加强筋包括多条纵向加强筋和多条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沿所述下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沿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布置以使得所述多条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构成网格状加强筋,并且每个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可以增强电池包下壳体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加了电池包整体的结构强度,电池包不易由于车辆行驶中的震动而损坏,由此延长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的电池包下壳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优选地,所述纵向加强筋包括第一纵向加强筋、第二纵向加强筋和第三纵向加强筋,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平行设置,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之间,并且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的后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加强筋包括从前向后间隔布置且彼此平行的第一横向加强筋、第二横向加强筋、第三横向加强筋、第四横向加强筋和第五横向加强筋。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一端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三横向加强筋之间的距离分别相等。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的后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横向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相连,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的前端与所述第四横向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的后端与所述第五横向加强筋相连。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端板的后面,所述第五横向加强筋固定在所述第二端板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连接在所述第四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五横向加强筋的中间位置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分别相等。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包,设有如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包,增加了自身的结构强度,电池包不易由于车辆行驶中的震动而损坏,由此延长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电池包下壳体100,下壳体本体1,底板104,第一端板1051,第二端板1052,第一侧板1053,第二侧板1054,第一纵向加强筋211,第二纵向加强筋212,第三纵向加强筋213,第一横向加强筋221,第二横向加强筋222,第三横向加强筋223,第四横向加强筋224,第五横向加强筋2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前”、“后”、“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首先结合图1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100。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100可以包括下壳体本体1和加强筋,下壳体本体1可以包括底板104和外周板,电池模组可以放置在底板104上,外周板可以设置在底板104的外边缘,即外周板可以环绕底板104的周向设置,以将电池模组容纳在外周板内部,加强筋可以设置在底板104上,从而增强了电池包下壳体100的结构强度。如图1所示,外周板可以包括第一端板1051、第二端板1052、第一侧板1053和第二侧板1054。第一端板1051可以与第二端板1052相对,第一端板1051与第二端板1052可以构成大体矩形的下壳体本体1的两条短边。第一侧板1053可以和第二侧板1054相对,第一侧板1053与第二侧板1054可以构成大体矩形的下壳体本体1的两条长边。加强筋可以包括多条纵向加强筋(例如图1中的第一纵向加强筋211、第二纵向加强筋212和第三纵向加强筋213)和多条横向加强筋(例如图1中的第一横向加强筋221、第二横向加强筋222、第三横向加强筋223、第四横向加强筋224和第五横向加强筋225)。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包下壳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本体,所述下壳体本体包括:底板和外周板,所述外周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外边缘,所述外周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多条纵向加强筋和多条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沿所述下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沿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布置以使得所述多条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构成网格状加强筋,并且每个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本体,所述下壳体本体包括:底板和外周板,所述外周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外边缘,所述外周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多条纵向加强筋和多条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沿所述下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沿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布置以使得所述多条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构成网格状加强筋,并且每个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强筋包括:第一纵向加强筋、第二纵向加强筋和第三纵向加强筋,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平行设置,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之间,并且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的后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的中间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威武胜军李晓刚吴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