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光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55785 阅读:4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光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光电耦合器IC,双向晶闸管V,蜂鸣器FM,开关S,稳压二极管D3,光敏控制电路,电压调节电路,以及串接在光电耦合器IC的第二输出端与双向晶闸管V的控制极之间的电流保护电路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敏控制电路能根据照明灯使用环境的亮度对电路的通断进行控制,光敏控制电路输出的电压通过控制芯片U和电压调节电路进行调节后输出稳定的基准电压;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光电耦合器IC和双向晶闸管V对输出电压进行双控,从而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有效的提高了照明灯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光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控系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光控系统。
技术介绍
“光控系统”因其能根据电子产品使用环境的亮度来控制电子产品的开启与关闭,并能很好的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在节能方面的要求,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光控系统”也被广泛的运用于照明灯的控制中,使照明灯在使用时很好的满足了人们在节能方面的要求。然而,现有的光控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工作稳定性较差,导致照明灯在使用时的开启与关闭不稳定,致使照明灯出现误开启或关闭的情况,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光控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工作稳定性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光控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现实:一种智能光控系统,主要由控制芯片U,光电耦合器IC,双向晶闸管V,蜂鸣器FM,开关S,P极与光电耦合器IC的第一输出端、N极与双向晶闸管V的第一阳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3,P极与双向晶闸管V的第二阳极相连接、N极经蜂鸣器后与稳压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TRIG管脚和DIS管脚以及VCC管脚和OUT管脚相连接的光敏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THRE管脚和GND管脚以及CONT管脚和OUT管脚相连接的电压调节电路,以及串接在光电耦合器IC的第二输出端与双向晶闸管V的控制极之间的电流保护电路组成;所述光敏控制电路与电压调节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的REST管脚与VCC管脚相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的第一输入端与控制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该光电耦合器IC的第二输入端与电压调节电路相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N极与双向晶闸管V的第二以及共同形成智能光控系统的输出端;所述开关S与电压调节电路相连接。所述光敏控制电路由三极管VT1,光敏电阻RL,负极经电阻R5后与控制芯片U的TRIG管脚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2和光敏电阻RL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DIS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以及正极经电阻R7后与控制芯片U的VCC管脚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控制芯片U的THRE管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还与控制芯片U的VCC管脚相连接,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电压调节电路相连接。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由三极管VT2,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控制芯片U的THRE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正极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以及P极与控制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组成;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的GND管脚相连接,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还与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相连接、其基极还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4的负极与光电耦合器IC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流保护电路由三极管VT3,场效应管MOS,一端与光电耦合器IC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的电阻R10,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正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一端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1,以及P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N极与双向晶闸管V的控制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4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6的负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光电耦合器IC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所述控制芯片U为IC555集成芯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光敏控制电路能根据照明灯使用环境的亮度对电路的通断进行控制,光敏控制电路输出的电压通过控制芯片U和电压调节电路进行调节后输出稳定的基准电压;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光电耦合器IC和双向晶闸管V对输出电压进行双控,使照明灯的开启与关闭更准确,从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有效的提高了照明灯的节能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电压调节电路能对使用的电压的电流强度进行调整,使输入的电压更稳定,从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输出电压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的电流保护电路能对光电耦合器IC输出时所产生的瞬间高电压进行抑制,从而本专利技术能很好的防止照明灯被高电压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由型号为IC55的控制芯片U,型号为4N25的光电耦合器IC,型号为KS1A的双向晶闸管V,蜂鸣器FM,开关S,型号为1N4012的二极管D5,型号为1N4007的稳压二极管D3,光敏控制电路,电压调节电路,以及电流保护电路组成。连接时,稳压二极管D3的P极与光电耦合器IC的第一输出端、N极与双向晶闸管V的第一阳极相连接。二极管D5的P极与双向晶闸管V的第二阳极相连接、N极经蜂鸣器后与稳压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光敏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TRIG管脚和DIS管脚以及VCC管脚和OUT管脚相连接。电压调节电路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THRE管脚和GND管脚以及CONT管脚和OUT管脚相连接。电流保护电路串接在光电耦合器IC的第二输出端与双向晶闸管V的控制极之间。所述光敏控制电路与电压调节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的REST管脚与VCC管脚相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的第一输入端与控制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该光电耦合器IC的第二输入端与电压调节电路相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N极与双向晶闸管V的第二以及共同形成智能光控系统的输出端;所述开关S与电压调节电路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电压为220V的市电,该220V市电为整个控制系统供电。进一步地,所述光敏控制电路由型号为3AK34的三极管VT1,型号为BD3548的光敏电阻RL,阻值为21KΩ的电阻R1,阻值为4.7KΩ的电阻R2,阻值为51KΩ的电阻R3,阻值为47KΩ的电阻R5,阻值为4KΩ的电阻R7,容值为10μF的极性电容C1,容值为1μF的极性电容C2,容值为0.2μF的极性电容C5组成。连接时,极性电容C2的负极经电阻R5后与控制芯片U的TRIG管脚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2和光敏电阻RL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的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DIS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5的正极经电阻R7后与控制芯片U的VCC管脚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控制芯片U的THRE管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还与控制芯片U的VCC管脚相连接,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电压调节电路相连接。再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由型号为3DG12的三极管VT2,阻值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光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光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光电耦合器IC,双向晶闸管V,蜂鸣器FM,开关S,P极与光电耦合器IC的第一输出端、N极与双向晶闸管V的第一阳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3,P极与双向晶闸管V的第二阳极相连接、N极经蜂鸣器后与稳压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TRIG管脚和DIS管脚以及VCC管脚和OUT管脚相连接的光敏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THRE管脚和GND管脚以及CONT管脚和OUT管脚相连接的电压调节电路,以及串接在光电耦合器IC的第二输出端与双向晶闸管V的控制极之间的电流保护电路组成;所述光敏控制电路与电压调节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的REST管脚与VCC管脚相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的第一输入端与控制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该光电耦合器IC的第二输入端与电压调节电路相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N极与双向晶闸管V的第二以及共同形成智能光控系统的输出端;所述开关S与电压调节电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光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光电耦合器IC,双向晶闸管V,蜂鸣器FM,开关S,P极与光电耦合器IC的第一输出端、N极与双向晶闸管V的第一阳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3,P极与双向晶闸管V的第二阳极相连接、N极经蜂鸣器后与稳压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TRIG管脚和DIS管脚以及VCC管脚和OUT管脚相连接的光敏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芯片U的THRE管脚和GND管脚以及CONT管脚和OUT管脚相连接的电压调节电路,以及串接在光电耦合器IC的第二输出端与双向晶闸管V的控制极之间的电流保护电路组成;所述光敏控制电路与电压调节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的REST管脚与VCC管脚相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的第一输入端与控制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该光电耦合器IC的第二输入端与电压调节电路相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N极与双向晶闸管V的第二以及共同形成智能光控系统的输出端;所述开关S与电压调节电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光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控制电路由三极管VT1,光敏电阻RL,负极经电阻R5后与控制芯片U的TRIG管脚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2和光敏电阻RL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DIS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以及正极经电阻R7后与控制芯片U的VCC管脚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控制芯片U的THRE管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勇王唯王健翔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零一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