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切片机,包括壳体、定位装置和拉刀,壳体上端设有进料斗、下端设有出料口,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相向旋转的胶辊,胶辊位于进料斗和出料口之间,两个胶辊之间设有沿胶辊的轴向设置的、刀口朝上的拉刀,拉刀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和保持导杆直线运动的定位槽,拉刀一端的导杆通过偏心轮与第一电机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模仿人工切姜,按照需要将一快姜切成两片或多片且刀面平滑、片型规整、无碎渣,能同时体现出机械切片的产能优势:人工切姜片每小时40KG‑60KG;现有机械切姜片每小时800KG‑1200KG;本机械切姜片每小时2000KG‑5000KG;采用拉锯式活动刀,利用电机带动摇臂连杆拉动水平导杆进行水平拉动刀片;切姜时刀刃无挂丝现象,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片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切片机。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的鲜姜切片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工切片;二是机械切片。人工切片:一姜切一刀,既为一刀两片切面平滑,片型规整,无碎渣,但是人式效率低,用工量大,成本高。机械切片:现有的切片机以旋转圆盘带刀切片,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是切出片型不规整,一姜多片,刀刃挂丝,切面毛糙,由于旋转刀盘高速旋转,姜片高速飞出碰壁,易出碎渣,品像不完整,品质变差,影响了价格、利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片机,解决人工切片成本高,产能低,用工量大和现有切片机不能将一块姜切成两片、易出碎渣、品质差的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切片机,包括壳体和拉刀,其中,所述壳体上端设有进料斗、下端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进料斗和出料口之间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相向旋转的胶辊,两个胶辊之间设有沿胶辊的轴向设置的、刀口朝上的拉刀,所述拉刀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和保持导杆直线运动的定位槽,所述拉刀一端的导杆通过偏心轮与第一电机相连。作为优选的,两个所述胶辊由第二电机带动两咬合齿轮进行相向旋转。作为优选的,所述拉刀的刀口位于相向旋转的两胶辊中心轴确定的平面上。作为优选的,所述咬合齿轮经过减速器由第二电机带动。作为优选的,所述胶辊表面布满沿胶辊轴向设置的凹槽。作为优选的,所述拉刀沿两个胶辊的竖直对称面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杆为柱形,导杆穿过定位槽上设有的水平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导杆相适配。本技术切片机接合皮带传送机把鲜姜均匀的输送到新型切片机进料斗,鲜姜滑入对向旋转的软质胶辊中间,软质胶辊对鲜姜进行自动调整夹姜最佳的位置,然后软质胶辊把姜夹住旋转输送到两胶辊中间缝隙下方的拉锯式活动刀,在双软质胶辊旋转推动下进行切姜,姜被切一刀,落入接料斗内,完成了整个切姜流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1)本技术切片机能够模仿人工切姜,按照需要将一快姜切成两片且刀面平滑、片型规整、无碎渣,同时又能体现出机械切片的产能优势:人工切姜片每小时40KG-60KG;现有机械切姜片每小时800KG-1200KG;本新型机械切姜片每小时2000KG-5000KG。2)本技术采用拉锯式活动刀,利用电机带动摇臂连杆拉动水平导杆进行水平拉动刀片。切姜时刀刃无挂丝现象。3)本技术切片机操作简单、易学、生产量提升,生产成本低。4)本技术拉刀刀口位于两个胶辊的对称面上,可以均匀的将姜切成两片,更具实用性。5)本专利技术中胶辊表面设有凹槽,可以增加胶辊和待切割姜之间的摩擦力,更好的调整姜的摆放位置。6)尽管本文中仅描述了本技术在生姜上的切片应用,但是根据普通人的常识可以知道本切片机也可用于对土豆、地瓜等块茎类作物的切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切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切片机拉刀总成。图3为本技术切片机胶辊工作总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图1至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片机,包括壳体1和拉刀4,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进料斗2、下端设有出料口12,还包括位于进料斗2和出料口12之间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相向旋转的胶辊3,两个胶辊3之间设有沿胶辊3的轴向设置的、刀口朝上的拉刀4,所述拉刀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6和保持导杆6直线运动的定位槽5,所述拉刀4一端的导杆6通过偏心轮7与第一电机8相连。实施例2:图1至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片机,包括壳体1和拉刀4,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进料斗2、下端设有出料口12,还包括位于进料斗2和出料口12之间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相向旋转的胶辊3,两个胶辊3之间设有沿胶辊3的轴向设置的、刀口朝上的拉刀4,所述拉刀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6和保持导杆6直线运动的定位槽5,所述拉刀4一端的导杆6通过偏心轮7与第一电机8相连;两个所述胶辊3由第二电机10带动两咬合齿轮11进行相向旋转;所述咬合齿轮11经过减速器由第二电机10带动。实施例3:图1至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片机,包括壳体1和拉刀4,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进料斗2、下端设有出料口12,还包括位于进料斗2和出料口12之间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相向旋转的胶辊3,两个胶辊3之间设有沿胶辊3的轴向设置的、刀口朝上的拉刀4,所述拉刀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6和保持导杆6直线运动的定位槽5,所述拉刀4一端的导杆6通过偏心轮7与第一电机8相连;所述拉刀4的刀口位于相向旋转的两胶辊3中心轴确定的平面上。实施例4:图1至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片机,包括壳体1和拉刀4,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进料斗2、下端设有出料口12,还包括位于进料斗2和出料口12之间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相向旋转的胶辊3,两个胶辊3之间设有沿胶辊3的轴向设置的、刀口朝上的拉刀4,所述拉刀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6和保持导杆6直线运动的定位槽5,所述拉刀4一端的导杆6通过偏心轮7与第一电机8相连;所述胶辊3表面布满沿胶辊3轴向设置的凹槽;所述拉刀4沿两个胶辊3的竖直对称面设置;所述导杆6为柱形,导杆6穿过定位槽5上设有的水平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导杆6相适配。实施例5:图1至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片机,包括壳体1和拉刀4,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进料斗2、下端设有出料口12,还包括位于进料斗2和出料口12之间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相向旋转的胶辊3,两个胶辊3之间设有沿胶辊3的轴向设置的、刀口朝上的拉刀4,所述拉刀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6和保持导杆6直线运动的定位槽5,所述拉刀4一端的导杆6通过偏心轮7与第一电机8相连;所述拉刀4的刀口位于相向旋转的两胶辊3中心轴确定的平面上;两个所述胶辊3由第二电机10带动两咬合齿轮11进行相向旋转;所述咬合齿轮11经过减速器由第二电机10带动;所述胶辊3表面布满沿胶辊3轴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导杆6为柱形,导杆6穿过定位槽5上设有的水平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导杆6相适配。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片机,包括壳体(1)和拉刀(4),其中,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进料斗(2)、下端设有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进料斗(2)和出料口(12)之间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相向旋转的胶辊(3),两个胶辊(3)之间设有沿胶辊(3)的轴向设置的、刀口朝上的拉刀(4),所述拉刀(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6)和保持导杆(6)直线运动的定位槽(5),所述拉刀(4)一端的导杆(6)通过偏心轮(7)与第一电机(8)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片机,包括壳体(1)和拉刀(4),其中,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进料斗(2)、下端设有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进料斗(2)和出料口(12)之间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相向旋转的胶辊(3),两个胶辊(3)之间设有沿胶辊(3)的轴向设置的、刀口朝上的拉刀(4),所述拉刀(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杆(6)和保持导杆(6)直线运动的定位槽(5),所述拉刀(4)一端的导杆(6)通过偏心轮(7)与第一电机(8)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片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胶辊(3)由第二电机(10)带动两咬合齿轮(11)进行相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向军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