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成型装置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及马达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49624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0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成型装置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及马达。现有技术中,由于在齿末端与模具之间仅存在很小的间隙,因此阻止了树脂的流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成型装置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所述成型装置具有空腔,且具有第一模具,第一模具具有中心模具,中心模具的周向的不同位置具有多个接触部,多个接触部相对中心模具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沿轴向延伸设置,且多个接触部具有抵接面,所述成型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在空腔内配置定子单元,将多个接触部的抵接面抵接于定子单元的齿部末端;通过成型装置来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易出现毛刺和树脂覆盖不均匀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成型装置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及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成型装置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及马达。
技术介绍
马达具有定子单元以及树脂外壳,其中定子单元具有定子铁芯、绝缘部件以及卷线,树脂外壳覆盖定子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现有技术中的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采用成型模具成型,成型时将定子单元配置于成型模具中,并通过将树脂注入成型模具内而固化来形成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定子单元成型有供转子插入的凹部。成型时,成型模具抵接于定子单元的齿的末端的整周,从而通过注入树脂成型后使定子单元的中央形成为凹部。上述的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具有以下缺点:由于在定子单元的齿末端与成型模具之间仅存在很小的间隙,由于间隙小,阻止了树脂的流入,可能造成树脂无法完全覆盖定子单元的齿末端,而且在定子单元的内周侧可能有很少的树脂渗入,通过树脂固化而成为毛刺,若形成毛刺,则与转子发生干涉,从而使转子旋转的负荷变大,因而需要去除毛边的工作,增加了加工成本,且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成型装置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所述成型装置具有容纳所述定子单元的空腔,且具有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具有沿所述空腔的轴向延伸设置的中心模具,所述中心模具的周向的不同位置具有多个接触部,所述多个接触部相对所述中心模具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沿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多个接触部具有与所述定子单元的齿部末端抵接的抵接面,所述成型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在所述空腔内配置所述定子单元,将所述多个接触部的所述抵接面抵接于所述定子单元的所述齿部末端;通过所述成型装置来成型所述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空腔内配置所述定子单元的工序包括以下工序:工序a,准备所述的成型装置;工序b,将所述接触部的所述抵接面抵接于所述齿部末端的径向内侧,从而将所述定子单元配置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空腔内,通过所述成型装置来成型所述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工序包括以下工序:工序c,向所述空腔内注入流动状态的树脂;工序d,使所述空腔内的流动状态的树脂硬化而形成所述树脂外壳;工序e,取出所述定子单元以及所述树脂外壳。本专利技术所述成型装置还具有第二模具,在所述空腔内配置所述定子单元的工序中,在将所述多个接触部的所述抵接面抵接于所述定子单元的所述齿部末端后,组合所述第一模具以及所述第二模具,从而将所述定子单元配置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空腔内。本专利技术所述接触部具有齿末端接触部与齿端部接触部,所述抵接面位于所述齿末端接触部,在所述空腔内配置所述定子单元的工序中,将所述齿末端接触部的所述抵接面抵接于所述齿部末端的径向内侧,并使所述齿端部接触部与齿部末端的轴向下端接触。本专利技术所述齿末端接触部的轴向上侧具有齿末端非接触部,所述齿末端接触部相对于所述齿末端非接触部,相对所述中心模具的外周面更向径向外侧突出。本专利技术所述接触部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空腔内配置所述定子单元的工序中,将所述接触部的所述抵接面抵接于所述齿部末端的径向内侧中央位置。本专利技术所述中心模具具有大径部和轴向上位于所述大径部上侧的小径部。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模具具有多个辅助模具,所述接触部形成于所述辅助模具上,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辅助模具安装于所述中心模具的工序。一种马达,其具有定子单元和采用上述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所成型的树脂外壳,所述定子单元具有定子铁芯、绝缘件和线圈,所述定子铁芯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从所述铁芯背部向径向内侧延伸而形成的多个齿部,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外壳覆盖所述定子单元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齿部的末端具有多个未被所述树脂外壳覆盖的区域。本专利技术所述绝缘件至少覆盖所述齿部的一部分,所述绝缘件具有比所述线圈更靠径向内侧的壁部,所述齿部的径向内侧的末端相对所述壁部的径向内侧的面向径向内侧突出,所述树脂外壳具有绝缘件覆盖部、齿覆盖部和齿露出部,所述绝缘件覆盖部覆盖所述壁部,所述齿覆盖部覆盖所述齿部的末端,且在轴向上下用树脂与所述绝缘件覆盖部连接,所述齿部的末端的所述多个未被所述树脂外壳覆盖的区域从所述齿露出部露出。本专利技术所述齿露出部具有齿末端露出部及齿端部露出部,所述齿部的末端的所述多个未被所述树脂外壳覆盖的区域中的径向内侧区域从所述齿末端露出部露出,所述齿部的末端的所述多个未被所述树脂外壳覆盖的区域中的轴向端部区域从所述齿端部露出部露出。本专利技术所述齿露出部等间隔配置。本专利技术所述齿露出部成型于所述齿部的末端的径向内侧的中央位置。本专利技术所述树脂外壳具有大径部以及小径部,所述大径部位于所述小径部的轴向上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定子单元齿部内周侧的树脂成型问题,而增加树脂在定子单元内周侧的流入,从而将接触部的抵接面抵接于齿部末端的径向内侧,如此一来,中心模具外周面与定子单元齿部内周侧之间的空间增大,利于树脂流入上述空间中,形成树脂的厚壁部分,可使树脂更好,更完全的覆盖到定子单元的齿末端,因此能够防止毛刺、未覆盖树脂或树脂脱落,降低不良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1中的成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中心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成型装置中配置定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的马达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成型有树脂外壳的定子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定子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中,将定子单元容纳于成型装置的空腔时,与定子的中心轴线的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以定子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将以定子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称为“周向”,将沿定子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具体而言,在本说明书中,以成型装置的中心模具相对于第一模具朝向轴向一侧延伸的方向称为“上方向”,将与其相反的方向称为成型装置的“下方向”,以马达的定子单元的插入转子的凹部的轴向凹陷方向成为“下方向”,将与其相反的方向称为马达的“下方向”。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以附图中的相对概念或是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利用成型装置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中,首先准备成型装置,参见图1,图1是成型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的成型装置具有容纳定子单元的空腔101,且具有第一模具1,第一模具1具有沿空腔101的轴向延伸设置的中心模具11。成型装置上开设树脂流入口,树脂流入口与空腔101连通,从而可将树脂从树脂流入口注入到空腔101内。参见图2,图2是中心模具1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中心模具11的周向的不同位置具有多个接触部111,多个接触部111相对中心模具1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沿轴向延伸设置,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利用成型装置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及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成型装置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所述成型装置具有容纳所述定子单元的空腔,且具有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具有沿所述空腔的轴向延伸设置的中心模具,所述中心模具的周向的不同位置具有多个接触部,所述多个接触部相对所述中心模具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沿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多个接触部具有与所述定子单元的齿部末端抵接的抵接面,该成型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在所述空腔内配置所述定子单元,将所述多个接触部的所述抵接面抵接于所述定子单元的所述齿部末端;通过所述成型装置来成型所述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06 CN 20172001360871.一种利用成型装置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所述成型装置具有容纳所述定子单元的空腔,且具有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具有沿所述空腔的轴向延伸设置的中心模具,所述中心模具的周向的不同位置具有多个接触部,所述多个接触部相对所述中心模具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沿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多个接触部具有与所述定子单元的齿部末端抵接的抵接面,该成型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在所述空腔内配置所述定子单元,将所述多个接触部的所述抵接面抵接于所述定子单元的所述齿部末端;通过所述成型装置来成型所述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成型装置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腔内配置所述定子单元的工序包括以下工序:工序a,准备所述的成型装置;工序b,将所述接触部的所述抵接面抵接于所述齿部末端的径向内侧,从而将所述定子单元配置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空腔内,通过所述成型装置来成型所述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工序包括以下工序:工序c,向所述空腔内注入流动状态的树脂;工序d,使所述空腔内的流动状态的树脂硬化而形成所述树脂外壳;工序e,取出所述定子单元以及所述树脂外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成型装置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还具有第二模具,在所述空腔内配置所述定子单元的工序中,在将所述多个接触部的所述抵接面抵接于所述定子单元的所述齿部末端后,组合所述第一模具以及所述第二模具,从而将所述定子单元配置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空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成型装置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具有齿末端接触部与齿端部接触部,所述抵接面位于所述齿末端接触部,在所述空腔内配置所述定子单元的工序中,将所述齿末端接触部的所述抵接面抵接于所述齿部末端的径向内侧,并使所述齿端部接触部与齿部末端的轴向下端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成型装置成型定子单元的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末端接触部的轴向上侧具有齿末端非接触部,所述齿末端接触部相对于所述齿末端非接触部,相对所述中心模具的外周面更向径向外侧突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国忠张建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芝浦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