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45412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6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包括机架及传送带,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带进料端上方的搁置台及位于传送带进料端下方的托盒台,所述托盒台上还固定有顶升气缸,所述搁置台为边缘设置有缺口的板状结构,所述托盒台呈开口端朝上的槽状结构,且传送带的传送面经过托盒台的下工位与搁置台之间的间隙,槽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的传输方向平行,所述槽状结构侧面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缺口的正下方,且搁置台可沿着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作往复运动。以上结构可用于实现极群压入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本结构可极大提高极群压入铅蓄电池盒内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铅蓄电池因其相较于其他新型蓄电池,如锂电池,以其独有的蓄电量大、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任然是现有运用较为广泛的蓄电池,如运用于汽车上的蓄电池。铅蓄电池为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基板栅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基板栅作正极,并用稀硫酸作电解质。电池在放电时,金属铅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铅;二氧化铅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铅蓄电池在用直流电充电时,两极分别生成单质铅和二氧化铅。移去电源后,它又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组成化学电池。铅蓄电池能反复充电、放电,它的单体电压是2V,电池是由一个或多个单体构成的电池组,最常见的是6V,其它还有2V、4V、8V、24V铅蓄电池。以上铅基板栅即为所谓的正负极片,在铅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正负极片采用隔膜纸包覆后交替叠放形成极群组安装于铅蓄电池盒内,现有技术中以上极片的叠放过程一般通过生产人员手工操作,以上操作方式使得铅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不仅劳动强度大、精度差,同时还存在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在铅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正负极片采用隔膜纸包覆后交替叠放形成极群组安装于铅蓄电池盒内,现有技术中以上极片的叠放过程一般通过生产人员手工操作,以上操作方式使得铅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不仅劳动强度大、精度差,同时还存在效率低的缺点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带,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带进料端上方的搁置台及位于传送带进料端下方的托盒台,所述托盒台上还固定有用于制动其做升降运动的顶升气缸,所述搁置台为边缘设置有缺口的板状结构,所述托盒台呈开口端朝上的槽状结构,且传送带的传送面经过托盒台的下工位与搁置台之间的间隙,槽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的传输方向平行,所述槽状结构侧面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缺口的正下方,且搁置台可沿着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作往复运动。具体的,设置的搁置台用于本机构接收铅蓄电池盒,在搁置台的边缘设置缺口、将托盒台设置为开口端朝上的槽状结构并在槽状结构侧面的内壁面上设置凸块,且传送带的传送面经过托盒台的下工位与搁置台之间的间隙的结构设置中,所述下工位即为通过顶升气缸作用,托盒台能够达到的最低位置。同时配合搁置台可沿着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作往复运动,这样,可实现以下动作:搁置台运动至传送带进料端的端部接收铅蓄电池盒,空盒随搁置台运动至托盒台的上方,以上托盒台在顶升气缸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托盒台上的凸块由搁置台上的缺口伸出,槽状结构用于容置传送带避免托盒台的升降对传送带造成影响,以上凸块由缺口中伸出后,替代搁置台对铅蓄电池盒的支撑,使得铅蓄电池盒继续向上运动,同时此时搁置台继续运动至接收铅蓄电池盒的工位,在铅蓄电池盒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可将由正负极片交替叠放、同时包覆有隔膜纸的极群压入铅蓄电池盒内,以上顶升气缸的顶升高度还有利于控制极群压入铅蓄电池盒内的深度,以便于对铅蓄电池进行后续的加工。完成极群压入后,托盒台在顶升气缸的作用下下移,当凸块低于传送带的传送面时,铅蓄电池盒与托盒台脱离,这样铅蓄电池盒可在传送带的作用下,传递至下一个制造工序。综上,以上结构可用于实现从接受铅蓄电池盒、顶升铅蓄电池盒以完成极片压入、释放铅蓄电池盒以实现其的传送带转运一系列操作,便于实现极群压入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如通过气缸制动搁置台往复运动,以上气缸与顶升气缸的进、排气周期性循环,便能轻易的实现极片压入过程中的铅蓄电池盒送盒自动化和高可控化,同时各个功能部件相互依赖且独立完成各自的动作,极群压入深入可控性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结构可极大提高极群压入铅蓄电池盒内的效率。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为利于本机构的工作效率,所述传送带、搁置台及托盒台均不止一个且数量相等。即一个传送带与一个搁置台及一个托盒台组成一组工作组,便于实现对多个铅蓄电池盒同时处理。为便于实现传送带、搁置台及托盒台各自的动作,便于铅蓄电池盒、压入了极群的铅蓄电池盒的管理,所述传送带相互之间、搁置台相互之间及托盒台相互之间均呈平行成排布置关系。即以上结构便于实现接受铅蓄电池盒位于机架的同一端、在机架的上方设置一排极群出口便可实现多个极群的同时压入、并且压入了极群的铅蓄电池盒又机架的另一端输出,即本方式也便于工艺管理。为简化本结构,所述传送带均安装于同一带轮组上。为便于实现搁置台的往复运动,规范其往复运动轨迹,还包括组合固定板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滑移导轨,所述搁置台均与组合固定板固定连接,组合固定板上还设置有与滑移导轨配合的孔或槽,所述滑移导轨的长度方向与传动带的传送方向平行。以上孔或槽与滑移导轨的配合实现搁置台随组合固定板同时运动。为简化本结构,所述托盒台固定在同一个顶升气缸上。作为一种适应现有铅蓄电池盒的底面形状、且可保证搁置台和托盒台均能够对铅蓄电池盒平稳支撑的实现方式,所述搁置台为长度方向平行于传送带的传输方向的长方体状,搁置台的两个宽度侧边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槽状结构的两侧内壁面上均设置有与各个缺口对应的凸块。即以上托盒台的结构形式可对铅蓄电池盒长度边的两侧均形成支撑。由于搁置台作为铅蓄电池盒传递至本机构上的接受部件,同时搁置台与托盒台、传送带的相对位置及各自结构和动作关系,只需搁置台与铅蓄电池盒保持特定的位置关系,即能够使得通过托盒台顶升后,铅蓄电池盒能够达到特定位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所述搁置台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相对于其上表面外凸的挡板,所述挡板围成矩形筐状。即以上矩形框为铅蓄电池盒提供定位。由于铅蓄电池盒内装入极群后重量大幅增加,为利于传送带传输铅蓄电池盒的顺畅性,作为一种简单的结构形式,所述传送带为柔性带,传送带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传送带支撑的刚性支撑条。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以上结构可用于实现从接受铅蓄电池盒、顶升铅蓄电池盒以完成极片压入、释放铅蓄电池盒以实现其的传送带转运一系列操作,便于实现极群压入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如通过气缸制动搁置台往复运动,以上气缸与顶升气缸的进、排气周期性循环,便能轻易的实现极片压入过程中的铅蓄电池盒送盒自动化和高可控化,同时各个功能部件相互依赖且独立完成各自的动作,极群压入深入可控性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结构可极大提高极群压入铅蓄电池盒内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托盒台及顶升气缸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图2所述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托盒台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的编号依次为:1、机架,2、搁置台,3、传送带,4、顶升气缸,5、托盒台,6、滑移导轨,7、组合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

【技术保护点】
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送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带(3)进料端上方的搁置台(2)及位于传送带(3)进料端下方的托盒台(5),所述托盒台(5)上还固定有用于制动其做升降运动的顶升气缸(4),所述搁置台(2)为边缘设置有缺口的板状结构,所述托盒台(5)呈开口端朝上的槽状结构,且传送带(3)的传送面经过托盒台(5)的下工位与搁置台(2)之间的间隙,槽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3)的传输方向平行,所述槽状结构侧面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缺口的正下方,且搁置台(2)可沿着传送带(3)的传输方向作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送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带(3)进料端上方的搁置台(2)及位于传送带(3)进料端下方的托盒台(5),所述托盒台(5)上还固定有用于制动其做升降运动的顶升气缸(4),所述搁置台(2)为边缘设置有缺口的板状结构,所述托盒台(5)呈开口端朝上的槽状结构,且传送带(3)的传送面经过托盒台(5)的下工位与搁置台(2)之间的间隙,槽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3)的传输方向平行,所述槽状结构侧面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缺口的正下方,且搁置台(2)可沿着传送带(3)的传输方向作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3)、搁置台(2)及托盒台(5)均不止一个且数量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3)相互之间、搁置台(2)相互之间及托盒台(5)相互之间均呈平行成排布置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群安装过程中的顶升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3)均安装于同一带轮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思宏周建军郑朝前王文平任兵邓涛杨雄
申请(专利权)人:大英德创精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