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引线框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引线框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已有在引线框架上装设半导体芯片,并用树脂进行密封的半导体装置。作为一例可以举出,柱状或角柱状的端子部的一端侧被树脂部密封,另一端侧从树脂部露出的半导体装置。在该半导体装置中,端子部的一端侧在树脂部内通过接合线与半导体芯片连接,端子部的另一端被镀膜覆盖并能够与外部连接。在该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中,通过从金属制板材的下面侧开始进行蚀刻,形成端子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41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如上述半导体装置那样从金属制板材的下面侧开始进行蚀刻来形成端子部的情况下,无法在端子部设置防脱离结构(锚)。因此,端子部有可能从树脂部脱落。鉴于以上问题开发了本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部从树脂部脱落的可能性降低的半导体装置。<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装置包括引线框架、装设在引线框架上的半导体芯片、覆盖引线框架及半导体芯片的密封树脂。引线框架具有柱状的端子。端子具有第1端面、与第1端面为相反侧的第2端面、以及在第1端面与第2端面之间沿纵方向延伸的侧面。在侧面设有阶差,形成与第2端面为相反侧且具有凹凸的阶差面。在端子中,从第1端面朝向第2端面延伸且包括阶差面的第1部分被密封树脂覆盖,从第1部分延伸至第2端面的第2部分从密封树脂突出。<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以上公开的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端子部从树脂部脱落的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引线框架,具有柱状的端子;半导体芯片,被装设在所述引线框架;以及密封树脂,覆盖所述引线框架及所述半导体芯片,所述端子具有第1端面、与所述第1端面为相反侧的第2端面、以及在所述第1端面与所述第2端面之间沿纵方向延伸的侧面,在所述侧面设有阶差部,形成与所述第2端面为相反侧且具有凹凸部的阶差面,在所述端子中,从所述第1端面朝向所述第2端面延伸且包括所述阶差面的第1部分被所述密封树脂覆盖,从所述第1部分延伸至所述第2端面的第2部分从所述密封树脂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30 JP 2015-2148501.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引线框架,具有柱状的端子;半导体芯片,被装设在所述引线框架;以及密封树脂,覆盖所述引线框架及所述半导体芯片,所述端子具有第1端面、与所述第1端面为相反侧的第2端面、以及在所述第1端面与所述第2端面之间沿纵方向延伸的侧面,在所述侧面设有阶差部,形成与所述第2端面为相反侧且具有凹凸部的阶差面,在所述端子中,从所述第1端面朝向所述第2端面延伸且包括所述阶差面的第1部分被所述密封树脂覆盖,从所述第1部分延伸至所述第2端面的第2部分从所述密封树脂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所述凹凸部的各凹部的平面形状是直径0.020mm以上0.060mm以下的圆形,或是与直径0.020mm以上0.060mm以下的外接圆相接的多边形,在平坦面形成有所述凹凸部的情况下,所述凹凸部的表面积相对于所述平坦面的表面积的比率为1.7以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所述端子的所述第1部分包括所述侧面的从所述阶差面朝向所述第2端面延伸的部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在所述端子的所述侧面还设有阶差部,形成另一阶差面,所述另一阶差面在横方向上位于比所述阶差面更为外侧的位置,所述端子的所述第1部分还包括所述另一阶差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所述引线框架还具有装设半导体芯片的芯片装设面,在所述芯片装设面还形成有所述凹凸部。6.一种引线框架,所述引线框架包括板材,所述板材的一个面的一部分突出以形成柱状的突起,该突起成为连接端子,在所述板材的所述一个面的所述突起的周围形成有凹凸部,所述突起以及所述凹凸部位于所述板材的所述一个面上的被密封树脂覆盖的区域。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线框架,所述凹凸部的各凹部的平面形状是直径0.020mm以上0.060mm以下的圆形,或是与直径0.020mm以上0.060mm以下的外接圆相接的多边形,在平坦面形成有所述凹凸部的情况下,所述凹凸部的表面积相对于所述平坦面的表面积的比率为1.7以上。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线框架,在所述板材的所述一个面设有阶差部,在所述突起的周围形成另一突起,在所述板材的所述一个面的所述另一突起形成有所述凹凸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线框架,在所述板材的与所述一个面为相反侧的另一个面还形成有金属膜,所述金属膜覆盖所述另一个面的、从垂直于所述另一个面的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突起及所述另一突起重叠的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真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