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构、造型、采光、通风于一体的通风塔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3160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结构、造型、采光、通风于一体的通风塔构造,该构造包括:开设于屋顶面上的菱形天窗;交叉分布的两条斜撑梁,并且这两条斜撑梁分别沿着所述菱形天窗的两条对角线布置;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两条斜撑梁交叉点处的结构柱。该通风塔构造主要针对围在中央的大空间而提出,其在解决结构支撑、建筑内部造型难题的同时,提高了采光舒适性与通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结构、造型、采光、通风于一体的通风塔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造
,具体涉及一种集结构、造型、采光、通风于一体的通风塔构造。
技术介绍
对于被围合在中央的大空间,其中央设置柱子是结构的基本要求,但目前建筑设计中结构支撑与造型结合较少,建筑师为避免大空间中落柱,要求结构进行大跨度空间的设计,造成梁、板等结构的加厚、配筋的增加,造成材料用量与造价的升高;同时,中央大空间中采光、通风困难,目前的解决措施只有设置天窗,通过天窗的可开启加强通风,但对于处于中央的大空间,通风效果不佳;而且采光天窗的设置也极易引起眩光,造成室内视觉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集结构、造型、采光、通风于一体的通风塔构造,该通风塔构造是针对围在中央的大空间提出的,在解决结构支撑、建筑内部造型难题的同时,提高采光舒适性与通风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结构、造型、采光、通风于一体的通风塔构造,包括:开设于屋顶面上的菱形天窗;交叉分布的两条斜撑梁,并且这两条斜撑梁分别沿着所述菱形天窗的两条对角线布置;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两条斜撑梁交叉点处的结构柱。本专利技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菱形天窗上方的通风塔。所述通风塔四周设置有可开启窗。所述菱形天窗处设置有遮阳隔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在解决结构支撑、建筑内部造型难题的同时,还提高了采光舒适性与通风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风塔构造的侧视图(局部剖视);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风塔构造的俯视图;其中:1-菱形天窗,2-斜撑梁,3-结构柱,4-通风塔,5-可开启窗,6-遮阳隔栅。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这种通风塔构造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开设于屋顶面上的菱形天窗1;交叉分布的两条斜撑梁2,并且这两条斜撑梁2分别沿着前述菱形天窗1的两条对角线布置;以及竖直设置于前述两条斜撑梁交叉点处的结构柱3。结构柱3的下端支撑在屋内地面上,其对屋顶面起到竖向支撑作用。不难看出,上述菱形天窗1、两条斜撑梁2和结构柱3共同形成一伞状的支撑结构,其中两条斜撑梁2对结构柱3提供支撑连接点,以使得结构柱3能够对屋顶面进行竖向支撑,菱形天窗1便于通风和采光。为了提高通风效率,本实施例在菱形天窗1上方设置了通风塔4。并且,通风塔4的四周设置可开启窗5,这样不仅可以利用拔高的高度形成温度差增强热压通风,而且可以利用四面的可开启窗,形成对流,从而形成风压拔风,增大通风效率。此外,还在菱形天窗1处设置了遮阳隔栅6,以解决天窗眩光问题。经专利技术人测算,通过该通风塔构造的设置,通风量夏季增加16.4%,过渡季可增加30%以上,同时,菱形采光天窗的设置也使天窗下的采光效果比周边提高了一倍以上。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集结构、造型、采光、通风于一体的通风塔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结构、造型、采光、通风于一体的通风塔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于屋顶面上的菱形天窗(1);交叉分布的两条斜撑梁(2),并且这两条斜撑梁(2)分别沿着所述菱形天窗(1)的两条对角线布置;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两条斜撑梁交叉点处的结构柱(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结构、造型、采光、通风于一体的通风塔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于屋顶面上的菱形天窗(1);交叉分布的两条斜撑梁(2),并且这两条斜撑梁(2)分别沿着所述菱形天窗(1)的两条对角线布置;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两条斜撑梁交叉点处的结构柱(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结构、造型、采光、通风于一体的通风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燕陈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