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2221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0‑36份、氯菌酸酐12‑18份、聚己内酰胺粉2‑6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3份、氯化钯1‑3份。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负极粘结材料不但具有较好的粘结力,在电池负极充放电电压区间不会影响电池的正常充放电循环,能够作为合适的负极粘结剂应用于电池负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
,具体是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粘结剂是电池正负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用于将电极粘结物质粘附在集流体上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粘结和保持电极粘结物质,稳定极片结构,以缓冲充放电过程中极片的膨胀/收缩。能够用于电池的粘结剂除了具有粘结性能外,还需满足在电池的工作电压和温度范围内稳定,具有较低的内阻,避免影响电池的正常充放电循环,且不溶于电池电解液的有机溶剂。目前,应用于电池的粘结剂主要是有机氟聚合物,如偏氟乙烯(PVDF)。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0-36份、氯菌酸酐12-18份、聚己内酰胺粉2-6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3份、氯化钯1-3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2-34份、氯菌酸酐15-17份、聚己内酰胺粉2-6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3份、氯化钯1-3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3份、氯菌酸酐16份、聚己内酰胺粉4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2份、氯化钯2份。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首先,将3-羟基吡咯嘧啶经过氯菌酸酐表面处理后,随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处理温度为400-600℃,制得半成品;(2)最后,将半成品与聚己内酰胺粉、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氯化钯混合并放置球磨机中进行研磨,随后置于4℃温度下真空冷冻干燥,即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处理温度为5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见本专利技术中负极粘结材料不但具有较好的粘结力,在电池负极充放电电压区间不会影响电池的正常充放电循环,能够作为合适的负极粘结剂应用于电池负极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0份、氯菌酸酐12份、聚己内酰胺粉2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份、氯化钯1份。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首先,将3-羟基吡咯嘧啶经过氯菌酸酐表面处理后,随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处理温度为400℃,制得半成品;(2)最后,将半成品与聚己内酰胺粉、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氯化钯混合并放置球磨机中进行研磨,随后置于4℃温度下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实施例2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2份、氯菌酸酐15份、聚己内酰胺粉2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份、氯化钯1份。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首先,将3-羟基吡咯嘧啶经过氯菌酸酐表面处理后,随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处理温度为450℃,制得半成品;(2)最后,将半成品与聚己内酰胺粉、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氯化钯混合并放置球磨机中进行研磨,随后置于4℃温度下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实施例3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3份、氯菌酸酐16份、聚己内酰胺粉4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2份、氯化钯2份。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首先,将3-羟基吡咯嘧啶经过氯菌酸酐表面处理后,随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处理温度为500℃,制得半成品;(2)最后,将半成品与聚己内酰胺粉、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氯化钯混合并放置球磨机中进行研磨,随后置于4℃温度下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实施例4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4份、氯菌酸酐17份、聚己内酰胺粉6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3份、氯化钯3份。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首先,将3-羟基吡咯嘧啶经过氯菌酸酐表面处理后,随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处理温度为550℃,制得半成品;(2)最后,将半成品与聚己内酰胺粉、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氯化钯混合并放置球磨机中进行研磨,随后置于4℃温度下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实施例5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6份、氯菌酸酐18份、聚己内酰胺粉6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3份、氯化钯3份。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首先,将3-羟基吡咯嘧啶经过氯菌酸酐表面处理后,随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处理温度为600℃,制得半成品;(2)最后,将半成品与聚己内酰胺粉、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氯化钯混合并放置球磨机中进行研磨,随后置于4℃温度下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应用测试:电池循环性能测试中测试条件为:在0.005V-2V范围内,以0.1C的电流倍率恒流充放电循环;将实施例3制备的负极粘结材料组装成电池,具体如下:将硅基活性材料和导电添加剂研磨均匀,加入负极粘结材料中,混合均匀,得浆液;2)将铜箔压成圆片,粗糙后,清洗,干燥;3)将步骤1)得到的浆液涂抹在铜箔上,干燥,得采用所述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粘结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随后进行首次效率、第100次放电比容量及第100次容量保持率;结果如下,实施例3中首次效率为94%,第100次放电比容量为368mAh/g,第100次容量保持率为97%。随后对电极材料的吸液率、粘结力进行测试,实施例3中吸水率为45.1%,而对比例1-3中的吸水率为18.1-26.8%;实施例3中最大负荷为0.98N。综上所述,可见本专利技术中负极粘结材料不但具有较好的粘结力,在电池负极充放电电压区间不会影响电池的正常充放电循环,能够作为合适的负极粘结剂应用于电池负极材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0‑36份、氯菌酸酐12‑18份、聚己内酰胺粉2‑6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3份、氯化钯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0-36份、氯菌酸酐12-18份、聚己内酰胺粉2-6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3份、氯化钯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2-34份、氯菌酸酐15-17份、聚己内酰胺粉2-6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3份、氯化钯1-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海友杨建锋田东李丹枫胡文良汪烨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