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乐器脖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2092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4:39
一种管乐器脖带调节装置,属于乐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它提供一种能够调节管乐器脖带长度,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且能够防止管乐器脖带松动的管乐器脖带调节装置。三个转轴按等腰三角形排布并设置在圆环内,六个支撑板中部均开设有半圆通孔,每个支撑板的半圆通孔下侧均开设有V形通孔,每个转轴两端均穿过对应的支撑板的支撑腔并与两个支撑板转动连接,每个转轴两端均安装有蜗轮,六个L形板一端底面与六个连接杆顶面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六个L形板另一端均开设有圆形通孔,六个蜗杆下端分别与对应的蜗轮螺纹连接,六个蜗杆上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圆形通孔与L形板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管乐器脖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乐器脖带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乐器辅助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乐器脖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管乐器是管弦乐队、军乐队等常用的乐器,管乐器在使用时可通过脖带挂在身上,避免长时间手持管乐器而引起手部疲劳甚至管乐器掉落摔坏。现有的管乐器脖带长度多是固定不变的,不能根据演奏者的需要调整身体与乐器之间的距离,给演奏者带来诸多不变;而带有调节装置的管乐器脖带通常都会因为乐器的重力等因素而逐渐出现松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管乐器脖带长度,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且能够防止管乐器脖带松动的管乐器脖带调节装置。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乐器脖带调节装置,包括圆环、三个转轴、六个支撑板、六个连接杆、六个蜗轮、六个蜗杆、六个L形板及十二个固定套;所述三个转轴规格相同,三个转轴按等腰三角形排布并设置在圆环内,所述六个支撑板中部均开设有半圆通孔,每个支撑板的半圆通孔下侧均开设有V形通孔,每个所述V形通孔底端均为圆弧形,每个V形通孔与对应的半圆通孔连通形成支撑腔,每个所述转轴两端均穿过对应的支撑板的支撑腔并与两个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六个支撑板底面均与圆环的内圆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十二个固定套均固定套装在对应的转轴上,每个转轴两端均安装有蜗轮,所述六个连接杆底面与六个支撑板顶面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所述六个L形板均水平设置,六个L形板一端底面与六个连接杆顶面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六个L形板另一端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六个蜗杆均竖直设置,六个蜗杆下端分别与对应的蜗轮螺纹连接,六个蜗杆上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圆形通孔与L形板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三个转轴与管乐器脖带连接,通过蜗轮蜗杆的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能够调节管乐器脖带的长度,当管乐器脖带的长度调节好后,三个转轴在管乐器的拉力作用下卡在固定板的V形通孔内,不再转动,能够防止管乐器脖带松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主视图;图2:本技术固定板与蜗杆主视图;图3:本技术L形板主视图;图4:本技术安装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1-圆环;2-转轴;3-固定套;4-支撑板;4-1-半圆通孔;4-2-V形通孔;5-连接杆;6-蜗轮;7-蜗杆;8-L形板;8-1-圆形通孔;9-挡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一种管乐器脖带调节装置,包括圆环1、三个转轴2、六个支撑板4、六个连接杆5、六个蜗轮6、六个蜗杆7、六个L形板8及十二个固定套3;所述三个转轴2规格相同,三个转轴2按等腰三角形排布并设置在圆环1内,所述六个支撑板4中部均开设有半圆通孔4-1,每个支撑板4的半圆通孔4-1下侧均开设有V形通孔4-2,每个所述V形通孔4-2底端均为圆弧形,每个V形通孔4-2与对应的半圆通孔4-1连通形成支撑腔,每个所述转轴2两端均穿过对应的支撑板4的支撑腔并与两个支撑板4转动连接,所述六个支撑板4底面均与圆环1的内圆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套3,所述十二个固定套3均固定套装在对应的转轴2上,每个转轴2两端均安装有蜗轮6,所述六个连接杆5底面与六个支撑板4顶面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所述六个L形板8均水平设置,六个L形板8一端底面与六个连接杆5顶面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六个L形板8另一端均开设有圆形通孔8-1,所述六个蜗杆7均竖直设置,六个蜗杆7下端分别与对应的蜗轮6螺纹连接,六个蜗杆7上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圆形通孔8-1与L形板8转动连接。每个所述支撑板4的V形通孔4-2两侧面均为粗糙表面。其作用是:增加摩擦力。每个所述蜗杆7上端均固定套装有两个挡块9,所述两个挡块9设置在对应的L形板8上下两侧。每个所述支撑板4的V形通孔4-2顶端宽度均大于对应的半圆通孔4-1的直径。其作用是:能够保证转轴2在支撑板4的支撑腔上端能够自由旋转。使用方法:如图4所示,将三个转轴2分别与管乐器脖带的三个背带固定连接,在演奏者背上管乐器脖带后,如需调节管乐器脖带的长度,先通过旋转蜗杆7带动涡轮6旋转,涡轮6旋转带动转轴2旋转,转轴2旋转能够卷入或放出与其连接管乐器脖带的背带,从而调整管乐器脖带的长度,调整好后,由于管乐器通过挂钩给管乐器脖带的三个背带向下的拉力,使三个转轴2逐渐卡在V形通孔4-2内,三个转轴2不再旋转,能够防止由于乐器的重量而出现逐渐松动的情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乐器脖带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乐器脖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1)、三个转轴(2)、六个支撑板(4)、六个连接杆(5)、六个蜗轮(6)、六个蜗杆(7)、六个L形板(8)及十二个固定套(3);所述三个转轴(2)规格相同,三个转轴(2)按等腰三角形排布并设置在圆环(1)内,所述六个支撑板(4)中部均开设有半圆通孔(4‑1),每个支撑板(4)的半圆通孔(4‑1)下侧均开设有V形通孔(4‑2),每个所述V形通孔(4‑2)底端均为圆弧形,每个V形通孔(4‑2)与对应的半圆通孔(4‑1)连通形成支撑腔,每个所述转轴(2)两端均穿过对应的支撑板(4)的支撑腔并与两个支撑板(4)转动连接,所述六个支撑板(4)底面均与圆环(1)的内圆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套(3),所述十二个固定套(3)均固定套装在对应的转轴(2)上,每个转轴(2)两端均安装有蜗轮(6),所述六个连接杆(5)底面与六个支撑板(4)顶面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所述六个L形板(8)均水平设置,六个L形板(8)一端底面与六个连接杆(5)顶面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六个L形板(8)另一端均开设有圆形通孔(8‑1),所述六个蜗杆(7)均竖直设置,六个蜗杆(7)下端分别与对应的蜗轮(6)螺纹连接,六个蜗杆(7)上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圆形通孔(8‑1)与L形板(8)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乐器脖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1)、三个转轴(2)、六个支撑板(4)、六个连接杆(5)、六个蜗轮(6)、六个蜗杆(7)、六个L形板(8)及十二个固定套(3);所述三个转轴(2)规格相同,三个转轴(2)按等腰三角形排布并设置在圆环(1)内,所述六个支撑板(4)中部均开设有半圆通孔(4-1),每个支撑板(4)的半圆通孔(4-1)下侧均开设有V形通孔(4-2),每个所述V形通孔(4-2)底端均为圆弧形,每个V形通孔(4-2)与对应的半圆通孔(4-1)连通形成支撑腔,每个所述转轴(2)两端均穿过对应的支撑板(4)的支撑腔并与两个支撑板(4)转动连接,所述六个支撑板(4)底面均与圆环(1)的内圆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套(3),所述十二个固定套(3)均固定套装在对应的转轴(2)上,每个转轴(2)两端均安装有蜗轮(6),所述六个连接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瑞王冬冬王运军王洪燕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