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模组盒体,涉及太阳能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本体、连接件Ⅰ、连接件Ⅱ,所述本体一侧设置连接件Ⅰ,另一侧设置连接件Ⅱ,所述的本体包括板Ⅰ、板Ⅱ、板Ⅲ、板Ⅳ、拐角连接柱Ⅰ、拐角连接柱Ⅱ、拐角连接柱Ⅲ、拐角连接柱Ⅳ、底板,所述的板Ⅰ、板Ⅱ、板Ⅲ和板Ⅳ的两端均设置有燕尾榫头,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Ⅰ、拐角连接柱Ⅱ、拐角连接柱Ⅲ和拐角连接柱Ⅳ的两侧均设置有燕尾凹槽,所述的板Ⅰ,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Ⅰ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Ⅱ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行的模组盒体造价高昂,维修成本高,部件之间互换性差,检修单个模组盒体需要停用整个高倍聚光发电模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模组盒体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模组盒体。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新能源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其中最理想的新能源就是太阳能。而被称之为第三代光伏技术的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技术,其光电转换效率是晶体硅技术的两倍,是目前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高倍聚光发电模组的工作原理是使用透镜或反射镜面等光学元素,将大面积的阳光汇聚到一个极小面积的高转化效率的光伏电池上,将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低耗能,无污染,环境影响小,是严格意义上的清洁能源。适合大功率并网电站应用,有助于中国能源安全和大型发电基地的建设。高倍聚光发电模组由模组盒体、聚光组件、系统支架等部件构成,而现行的模组盒体往往是由不锈钢焊接成形,其焊接区域在低温环境中脆弱易碎,且模组盒体单个造价很高,维修成本高,一旦高倍聚光发电模组中的某一个模组盒体损坏或者某一个模组盒体内的光伏发电部件需要检修,需要将整个高倍聚光发电模组进行停用维修,无法就地维修更换,牵一发而动全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模组盒体,解决现行的模组盒体造价高昂,维修成本高,部件之间互换性差,检修单个模组盒体需要停用整个高倍聚光发电模组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模组盒体,包括本体、连接件Ⅰ、连接件Ⅱ,所述本体一侧设置连接件Ⅰ,另一侧设置连接件Ⅱ,所述的本体包括板Ⅰ、板Ⅱ、板Ⅲ、板Ⅳ、拐角连接柱Ⅰ、拐角连接柱Ⅱ、拐角连接柱Ⅲ、拐角连接柱Ⅳ、底板,所述的板Ⅰ、板Ⅱ、板Ⅲ和板Ⅳ的两端均设置有燕尾榫头,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Ⅰ、拐角连接柱Ⅱ、拐角连接柱Ⅲ和拐角连接柱Ⅳ的两侧均设置有燕尾凹槽,所述的板Ⅰ,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Ⅰ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Ⅱ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的板Ⅱ,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Ⅱ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Ⅲ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的板Ⅲ,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Ⅲ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Ⅳ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的板Ⅳ,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Ⅳ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Ⅰ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的板Ⅰ、板Ⅱ、板Ⅲ和板Ⅳ的底部,所述的连接件Ⅰ,其具体为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凹槽的条形体,所述的连接件Ⅱ,其由上夹片和下夹片组成,且上夹片和下夹片相对应的内侧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连接件Ⅰ上下两侧设置的凹槽与所述连接件Ⅱ的上夹片和下夹片内侧的凸起结构相适配。为了使模组盒体之间的相互连接更加稳定,所述本体一侧设置两个连接件Ⅰ,另一侧设置两个连接件Ⅱ,所述连接件Ⅰ和连接件Ⅱ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的本体两侧。为了使模组盒体在低温环境下,有较高的强度,且能够更好的传导模组聚光发电系统中所产生的弱电流,所述包括板Ⅰ、板Ⅱ、板Ⅲ、板Ⅳ、拐角连接柱Ⅰ、拐角连接柱Ⅱ、拐角连接柱Ⅲ、拐角连接柱Ⅳ、底板、连接件Ⅰ和连接件Ⅱ均为铝材。本技术的原理是:将传统模组盒体的整体焊接成型的制作工艺,改变为由板Ⅰ、板Ⅱ、板Ⅲ、板Ⅳ、拐角连接柱Ⅰ、拐角连接柱Ⅱ、拐角连接柱Ⅲ和拐角连接柱Ⅳ之间通过卯榫结构相互连接形成盒体框架,利用底板做底,形成盒体,利用铝材能够更好的传导模组聚光发电系统中所产生的弱电流的特点,以及铝材在低温环境下,有较高的强度的优点,将板Ⅰ、板Ⅱ、板Ⅲ、板Ⅳ、拐角连接柱Ⅰ、拐角连接柱Ⅱ、拐角连接柱Ⅲ、拐角连接柱Ⅳ和底板全部采用铝材,连接件Ⅰ与连接件Ⅱ设计为子母卡扣连接,使得每个模组盒体之间在连接时,不需要人工手持工具进行操作,仅仅将相邻两个模组盒体之间的连接件Ⅰ与连接件相互挤压卡扣,实现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工作效率高,能够有效解决现行的模组盒体造价高昂,维修成本高,部件之间互换性差,检修单个模组盒体需要停用整个高倍聚光发电模组的问题,板Ⅰ、板Ⅱ、板Ⅲ、板Ⅳ、拐角连接柱Ⅰ、拐角连接柱Ⅱ、拐角连接柱Ⅲ和拐角连接柱Ⅳ之间通过卯榫结构相互连接形成盒体框架,利用底板做底,形成盒体的连接形式,消除了现行模组盒体需要焊接成型所带来的焊接成本问题,以及焊接区域在低温环境中脆弱易碎的缺点,燕尾槽和燕尾榫头的设计,能够提高各个部件之间在连接后的稳定性,连接件Ⅰ设计为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凹槽的条形体,连接件Ⅱ设计为由上夹片和下夹片组成,且上夹片和下夹片相对应的内侧设置有凸起结构,这样的设计,能够使连接件Ⅰ上下两侧设置的凹槽与连接件Ⅱ的上夹片和下夹片内侧的凸起结构相互适配,使连接件Ⅰ与连接件Ⅱ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且相互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易行,能够提高盒体之间的安装连接效率,操作者无需手持工具逐个操作连接,仅仅将相邻两个模组盒体之间的连接件Ⅰ与连接件相互挤压卡扣,实现连接,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1的仰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1的左视图。图5是图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模组盒体,包括本体、连接件Ⅰ10、连接件Ⅱ11,所述本体一侧设置两个连接件Ⅰ10,另一侧设置两个连接件Ⅱ11,所述连接件Ⅰ10和连接件Ⅱ11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的本体两侧,所述的本体包括板Ⅰ1、板Ⅱ2、板Ⅲ3、板Ⅳ4、拐角连接柱Ⅰ5、拐角连接柱Ⅱ6、拐角连接柱Ⅲ7、拐角连接柱Ⅳ8、底板9,所述的板Ⅰ1、板Ⅱ2、板Ⅲ3和板Ⅳ4的两端均设置有燕尾榫头,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Ⅰ5、拐角连接柱Ⅱ6、拐角连接柱Ⅲ7和拐角连接柱Ⅳ8的两侧均设置有燕尾凹槽,所述的板Ⅰ1,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Ⅰ5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Ⅱ6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的板Ⅱ2,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Ⅱ6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Ⅲ7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的板Ⅲ3,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Ⅲ7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Ⅳ8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的板Ⅳ4,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Ⅳ8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Ⅰ5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底板9固定安装于所述的板Ⅰ1、板Ⅱ2、板Ⅲ3和板Ⅳ4的底部,所述的连接件Ⅰ10,其具体为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凹槽的条形体,所述的连接件Ⅱ11,其由上夹片和下夹片组成,且上夹片和下夹片相对应的内侧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连接件Ⅰ10上下两侧设置的凹槽与所述连接件Ⅱ11的上夹片和下夹片内侧的凸起结构相适配,所述包括板Ⅰ1、板Ⅱ2、板Ⅲ3、板Ⅳ4、拐角连接柱Ⅰ5、拐角连接柱Ⅱ6、拐角连接柱Ⅲ7、拐角连接柱Ⅳ8、底板9、连接件Ⅰ10和连接件Ⅱ11均为铝材。本技术在使用时,在盒体的底板9上通过电钻开孔,通过自攻螺丝及底板9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模组盒体,包括本体、连接件Ⅰ(10)、连接件Ⅱ(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侧设置连接件Ⅰ(10),另一侧设置连接件Ⅱ(11),所述的本体包括板Ⅰ(1)、板Ⅱ(2)、板Ⅲ(3)、板Ⅳ(4)、拐角连接柱Ⅰ(5)、拐角连接柱Ⅱ(6)、拐角连接柱Ⅲ(7)、拐角连接柱Ⅳ(8)、底板(9),所述的板Ⅰ(1)、板Ⅱ(2)、板Ⅲ(3)和板Ⅳ(4)的两端均设置有燕尾榫头,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Ⅰ(5)、拐角连接柱Ⅱ(6)、拐角连接柱Ⅲ(7)和拐角连接柱Ⅳ(8)的两侧均设置有燕尾凹槽,所述的板Ⅰ(1),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Ⅰ(5)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Ⅱ(6)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的板Ⅱ(2),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Ⅱ(6)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Ⅲ(7)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的板Ⅲ(3),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Ⅲ(7)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Ⅳ(8)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的板Ⅳ(4),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Ⅳ(8)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Ⅰ(5)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底板(9)固定安装于所述的板Ⅰ(1)、板Ⅱ(2)、板Ⅲ(3)和板Ⅳ(4)的底部,所述的连接件Ⅰ(10),其具体为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凹槽的条形体,所述的连接件Ⅱ(11),其由上夹片和下夹片组成,且上夹片和下夹片相对应的内侧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连接件Ⅰ(10)上下两侧设置的凹槽与所述连接件Ⅱ(11)的上夹片和下夹片内侧的凸起结构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模组盒体,包括本体、连接件Ⅰ(10)、连接件Ⅱ(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侧设置连接件Ⅰ(10),另一侧设置连接件Ⅱ(11),所述的本体包括板Ⅰ(1)、板Ⅱ(2)、板Ⅲ(3)、板Ⅳ(4)、拐角连接柱Ⅰ(5)、拐角连接柱Ⅱ(6)、拐角连接柱Ⅲ(7)、拐角连接柱Ⅳ(8)、底板(9),所述的板Ⅰ(1)、板Ⅱ(2)、板Ⅲ(3)和板Ⅳ(4)的两端均设置有燕尾榫头,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Ⅰ(5)、拐角连接柱Ⅱ(6)、拐角连接柱Ⅲ(7)和拐角连接柱Ⅳ(8)的两侧均设置有燕尾凹槽,所述的板Ⅰ(1),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Ⅰ(5)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Ⅱ(6)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的板Ⅱ(2),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Ⅱ(6)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Ⅲ(7)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的板Ⅲ(3),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Ⅲ(7)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的拐角连接柱Ⅳ(8)一侧的燕尾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的板Ⅳ(4),其一端通过燕尾榫头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扈宪军,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东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