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户外移动养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梯形展开式养蜂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两侧设置有养蜂区,所述养蜂区通过转动机构与车体连接,所述转动机构由液压油缸控制转动90°使养蜂区向所述车体外展开;在所述车体上方设置让篷布展开的“7”型支撑架,其“7”型支撑架的弯折处铰接有升降机构,所述“7”型支撑架通过升降机构实现整体上升,所述“7”型支撑架内端设置拉绳与车体内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由所述液压油缸控制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养蜂车设计了外展开式的蜂箱架,最大程度的节省了车内仅有的生活空间,提高了饲养和取蜜的工作效率,并设置了篷布支撑结构,保持了良好的通风环境,使蜂蜜产量增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形展开式养蜂车
专利技术属于涉及户外移动养蜂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梯形展开式养蜂车。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人工养殖蜜蜂的作业方式大部分是一个蜂农养殖几十箱蜜蜂,根据季节、花期,在各地追花采蜜。由于机械化程度低,养蜂生产操作过程基本靠手工操作,养蜂人劳动强度大、生活艰辛、效益低下,加之环境污染、农药泛滥、假蜜成灾、后继乏人等一系列问题,致养蜂条件严重恶化,养蜂难度越来越大。为此,市面上推出了一种能够满足养蜂专业户实际需求的养蜂专用汽车,在车厢两侧设置多层封箱架,蜂箱架架上面放置多个养蜂箱,两侧蜂箱之间的空间为工作场所,在车箱上完成蜂产品采集工作;这种养蜂车可以降低养蜂工作者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根据蜜源情况,随时转入最合适的场地,适合我国“精耕细作”的养蜂模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养蜂车存在着如下不足:1)现有技术中养蜂车两侧的蜂箱架都是固定的,养蜂工作者在查看养蜂箱内的环境情况时,需要经常的把养蜂箱从架子上取出,较高的养蜂箱还需要升降装置,非常不方便;2)现有技术中养蜂车车体内的生活区空间有限,不能适应养蜂工作者常年在外养蜂的生活,不能最大的利用车厢内仅有的生活空间;3)由于养蜂车常年在外日晒雨淋,现有技术中的大多数养蜂车都采用封闭式的车顶,这样设计的空气流通性不足,对蜜蜂的产蜜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梯形展开式养蜂车,本专利技术的养蜂车设计了外展开式的蜂箱架,最大程度的节省了车内仅有的生活空间,提高了饲养和取蜜的工作效率,并设置了篷布支撑结构,保持了良好的通风环境,使蜂蜜产量增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梯形展开式养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两侧设置有养蜂区,所述养蜂区通过转动机构与车体连接,所述转动机构由液压油缸控制转动90°使养蜂区向所述车体外展开;在所述车体上方设置让篷布展开的“7”型支撑架,其“7”型支撑架的弯折处铰接有升降机构,所述“7”型支撑架通过升降机构实现整体上升,所述“7”型支撑架内端设置拉绳与车体内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由所述液压油缸控制升降。具体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多厢连心轴、连接板、铰链,所述多厢连心轴通过轴承设置在车体内,所述多厢连轴的底部设置与之垂直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与液压油缸的顶杆相连;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在多厢连心轴上,所述铰链两端分别与养蜂区、连接板的自由端相铰接。具体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边竖立的导轨、设置在滑轨内部并沿导轨上升下降的支撑柱、支撑篷布支撑柱上下运动的铰链件;所述铰链件的两端分别与篷布支撑柱的底部和导轨底部铰接,所述铰链件为两段相互铰接的连杆组成,其中间的活动点上固定有篷布上升拉绳;所述“7”型支撑架中间设置有沿车身内外转动的铰接轴,该铰接轴固定于支撑柱顶端,在所述“7”型支撑架往车体内部方向延伸的一端连接侧面篷布支起拉绳,所述侧面篷布支起拉绳固定在车体内,所述篷布上升拉绳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所述篷布上升拉绳的拉紧方向指向所述支撑柱。具体的,所述两侧养蜂区分别设置有至少三层的蜂箱架,所述蜂箱架的内部摆设有多个开口向上的养蜂箱。具体的,所述连接板的长度随每层层高而增长,其每层连接板增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每层蜂箱架的宽度。具体的,车体内设置有生活区,所述生活区包括厨房、卫生间、卧室和休息平台,所述休息平台设置有桶装蜂蜜堆放区和杂物堆放区,杂物堆放区内放置有救助箱、工具箱、用于烘干花粉的干燥箱及用于将蜂蜜制作成品的摇蜜机。具体的,所述驾驶室顶部设有太阳能供电装置,所述车体底盘下方设有在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供电不足时补充供电的发电机。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将蜂箱架设计成铰接向车体外由下至上呈梯形展开的方式,养蜂箱可以直接固定在蜂箱架上,养蜂工作者在查看养蜂箱内的环境情况时,无需将养蜂箱拿出,直接走上蜂箱架上观看即可,有效的避免了普通养蜂车蜜蜂因受震动引起失巢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在养蜂区呈梯形展开时,比普通养蜂车多出四分之一的生活区空间,进而节约了空间,养更多的蜂;(3)加盖篷布后,避免了养蜂箱的日晒雨淋,又可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从而减少蜜蜂的消耗。(4)本专利技术养蜂区和“7”型支撑架通过液压油缸控制向外展开和向内闭合,取代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拉绳使篷布上升的方式,自动化程度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梯形展开式养蜂车闭合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梯形展开式养蜂车展开时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梯形展开式养蜂车展开时的后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7”型支撑架与升降机构的后视图。图中零件名称和序号:车体1、养蜂区2、液压油缸3、“7”型支撑架4、多厢连心轴5、连接板6、铰链7、延伸杆8、导轨9、支撑柱10、铰链件11、篷布上升拉绳12、铰接轴13、篷布支起拉绳14、蜂箱架15、养蜂箱16、太阳能供电装置17、发电机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一种梯形展开式养蜂车,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梯形展开式养蜂车,如图1、2、3、4所示,包括车体1,车体1两侧设置有养蜂区2,养蜂区2通过转动机构与车体1连接,转动机构由液压油缸3控制转动90°使养蜂区2向车体1外展开;在车体1上方设置让篷布展开的7型支撑架4,其“7”型支撑架4的弯折处铰接有升降机构,“7”型支撑架4通过升降机构实现整体上升,“7”型支撑架4内端通过拉绳与车体1内部连接,升降机构由液压油缸3控制升降;转动机构包括多厢连心轴5、连接板6、铰链7,多厢连心轴5通过轴承设置在车体1内,多厢连心轴5的底部设置与之垂直的延伸杆8,延伸杆8与液压油缸3的顶杆相连;连接板6的一端固定在多厢连心轴5上,铰链7两端分别与养蜂区2、连接板6的自由端相铰接;升降机构包括两边竖立的导轨9、设置在导轨9内部并沿导轨9上升下降的支撑柱10、用于支撑支撑柱10上下运动的铰链件11;铰链件1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10的底部和导轨9底部铰接,铰链件11为两段相互铰接的连杆组成,其中间的活动点上固定有篷布上升拉绳12;“7”型支撑架10中间设置有沿车身内外转动的铰接轴13,该铰接轴13固定于支撑柱10顶端,在“7”型支撑架10往车体1内部方向延伸的一端连接侧面篷布支起拉绳14,侧面篷布支起拉绳14固定在车体1内,篷布上升拉绳12与液压油缸3连接,篷布上升拉绳12的拉紧方向指向所述支撑柱10;两侧养蜂区分别设置有不少于三层的蜂箱架15,蜂箱架15的内部摆设有多个开口向上的养蜂箱16;连接板6的长度随每层层高而增长,其每层连接板6增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每层蜂箱架15的宽度;车体内设置有生活区,生活区包括厨房、卫生间、卧室和休息平台,休息平台设置有桶装蜂蜜堆放区和杂物堆放区,杂物堆放区内放置有救助箱、工具箱、用于烘干花粉的干燥箱及用于将蜂蜜制作成品的摇蜜机;驾驶室顶部设有太阳能供电装置17,车体1底盘下方设有在太阳能供电装置17供电不足时补充供电的发电机18。平时蜂箱架15三层收合在车体1内部,连接板6的面紧贴着蜂箱架15;在户外场地需要采蜂时,启动液压油缸3,推动多厢连心轴5转动90°,连接板6带动蜂箱架15随之转向车外,由于每层连接板6增长长度为每层蜂箱架15的宽度,此时的每层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梯形展开式养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两侧设置有养蜂区(2),所述养蜂区(2)通过转动机构与车体(1)连接,所述转动机构由液压油缸(3)控制转动90°使养蜂区(2)向所述车体(1)外展开;在所述车体(1)上方设置让篷布展开的“7”型支撑架(4),其“7”型支撑架(4)的弯折处铰接有升降机构,所述“7”型支撑架(4)通过升降机构实现整体上升,所述“7”型支撑架(4)内端通过拉绳与车体(1)内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由所述液压油缸(3)控制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形展开式养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两侧设置有养蜂区(2),所述养蜂区(2)通过转动机构与车体(1)连接,所述转动机构由液压油缸(3)控制转动90°使养蜂区(2)向所述车体(1)外展开;在所述车体(1)上方设置让篷布展开的“7”型支撑架(4),其“7”型支撑架(4)的弯折处铰接有升降机构,所述“7”型支撑架(4)通过升降机构实现整体上升,所述“7”型支撑架(4)内端通过拉绳与车体(1)内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由所述液压油缸(3)控制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展开式养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多厢连心轴(5)、连接板(6)、铰链(7),所述多厢连心轴(5)通过轴承设置在车体(1)内,所述多厢连心轴(5)的底部设置与之垂直的延伸杆(8),所述延伸杆(8)与液压油缸(3)的顶杆相连;所述连接板(6)的一端固定在多厢连心轴(5)上,所述铰链(7)两端分别与养蜂区(2)、连接板(6)的自由端相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展开式养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边竖立的导轨(9)、设置在导轨(9)内部并沿导轨(9)上升下降的支撑柱(10)、用于支撑支撑柱(10)上下运动的铰链件(11);所述铰链件(1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10)的底部和导轨(9)底部铰接,所述铰链件(11)为两段相互铰接的连杆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铁林,
申请(专利权)人:蒋铁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