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催化剂载体成型机构,包括下模和上模,在所述的下模内侧设置有空腔,在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隔板,在所述的隔板下方形成成型腔,在所述的隔板上方的所述的下模的侧壁上设置有入料管,所述的入料管下端贯穿所述的隔板并与所述的成型腔相连通,在所述的上模中部下端面上设置有内模,所述的内模贯穿所述的隔板,所述的内模下端面与所述的成型腔的下端面等高,在所述的内模下端面上设置有等间隔排布的芯柱,所述的芯柱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的隔板下方,在所述的下模下方设置有下模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设置有芯柱的内模,使生产的模具上形成多孔结构,能够增加模具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催化剂的附着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剂载体成型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剂载体成型机构。
技术介绍
催化剂载体通常为多孔结构,通过采用多孔结构,使其表面积更大,进而能够附着更多的催化剂,然而现有的多孔陶瓷的催化剂载体加工繁琐,操作工艺复杂,并且脱模不方便,造成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剂载体成型机构,能够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设置有芯柱的内模,使生产的模具上形成多孔结构,能够增加模具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催化剂的附着量。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催化剂载体成型机构,包括下模和上模,在所述的下模内侧设置有空腔,在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隔板,在所述的隔板下方形成成型腔,在所述的隔板上方的所述的下模的侧壁上设置有入料管,所述的入料管下端贯穿所述的隔板并与所述的成型腔相连通,在所述的上模中部下端面上设置有内模,所述的内模贯穿所述的隔板,所述的内模下端面与所述的成型腔的下端面等高,在所述的内模下端面上设置有等间隔排布的芯柱,所述的芯柱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的隔板下方,在所述的下模下方设置有下模支架,所述的下模支架的上端面贴合在所述的芯柱和所述的下模的下端面上,在所述的上模上方设置有盖板,在所述的盖板上端设置有套管,在所述的套管外侧套装有齿圈,在所述的下模支架一侧设置有立柱,在所述的立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齿圈转动的电机,在所述的下模支架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的立柱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底座上,在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液压推动装置,所述的液压推动装置能够推动所述的下模支架沿着所述的立柱高度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中,将原料通过入料管输入到下模内侧的空腔内,原料在成型腔内形成圆柱状结构,原料的上部端面位于隔板下方并与隔板下端面存有一定的空间,此时将上模上的内模贯穿隔板插入到成型腔内侧,在挤压下,使原料上端面上升,当内模上的芯柱下端面与下模的下端面等高时,上模的下端面贴合在下模的上端面上,待原料成型,即可在原料上形成中空的多孔结构,形成催化剂模具,将催化剂附着在多孔结构上,能够大大增加催化剂的附着面积。本专利技术中,在下模上设置多个入料管,使其从多角度向成型腔内通入原料,能够加快成型速度,并且,使模具的材质能够更加均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下模支架对成型腔下部进行密封,芯柱下端贴合在下模支架上端面上时,使上模的下端面贴合在下模的上端面上,利用下模支架对芯柱进行定位,同时利用对成型腔底部进行密封,在成型之后,利用液压升降装置带动下模支架下移,可以将成型载体从成型腔取出。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外部结构对下模进行固定,使下模可以相对上模移动。在进行浇筑形成过程中,可以利用电机带动齿圈,使齿圈带动套管转动,在套管的带动下,使盖板相对转动,在盖板的带动下,使盖板下方的上模相对转动,进而使内膜可以相对转动,在内膜相对运动过程中,使得芯柱可以相对移动,在原料没有成行之前,使内膜相对转动时,能够使芯柱之间的原料更加分散的分布,使原料可以更加分散的在芯柱之间形成载体结构,能够有助于载体更加分散的成型,有助于使原料形成载体时,结构更加均匀牢固,有助于减少残次品的量,提高载体成行的质量。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模支架靠近所述的立柱一端铰接在所述的立柱上,其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的下模侧壁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为了方便拆卸,将下模支架转动连接在下模外侧的立柱上,在安装时,转动下模支架,使下模支架相对贴合在下模的下端面上之后,采用螺栓将下模支架与下模相对固定即可。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立柱上设置有呈环状的凹槽在所述的下模一侧设置有支块,所述的支块套装在所述的凹槽上并能够沿着所述的凹槽长度方向滑动。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下模下端侧壁上设置有凸缘,在所述的凸缘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的螺栓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的下模支架侧壁上,所述的螺栓另一端卡接在所述的卡槽内侧并通过螺母固定。在安装时,使下模支架上端面贴合在下模下端面上之后,转动螺栓,使螺栓上端插接在卡槽内侧,此时将螺母向下转动,使螺母的下端面抵在凸缘的上端面上即可实现固定。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芯柱为中空结构,在所述的芯柱上设置有凸纹使其横截面呈波浪状。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使芯柱插接在原料上时,在原料上形成柱状结构,并且,使柱状结构外部空腔呈波浪状,进而使得模具上附着催化剂的面积更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对模具表面加工多孔结构,使其表面积更大,附着催化剂的量也更大,采用上下两个模具,能够方便脱模,方便模具的加工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01.下模,102.上模,103.隔板,104.成型腔,105.入料管,106.内模,107.芯柱,108.下模支架,109.凸缘,110.卡槽,111.盖板,112.套管,113.齿圈,114.立柱,115.电机,116.底座,117.液压推动装置,118.凹槽,119.支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催化剂载体成型机构,包括下模101和上模102,上模相对固定,在所述的下模101内侧设置有空腔,用于放入原料形成载体,在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隔板103,使隔板将空腔分割形成上下两部分,在所述的隔板103下方形成成型腔104,在输入原料时,使原料进入成行空腔内部,在所述的隔板103上方的所述的下模101的侧壁上设置有入料管105,所述的入料管105下端贯穿所述的隔板103并与所述的成型腔104相连通,可以设置多组入料管,使原料从多个角度均匀输入到成型空腔内部,在所述的上模102中部下端面上设置有内模106,所述的内模106贯穿所述的隔板103,所述的内模106下端面与所述的成型腔104的下端面等高,在所述的内模106下端面上设置有等间隔排布的芯柱107,当通过入料管向成型腔内输入原料时,原料填充在相邻的芯柱之间,所述的芯柱107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的隔板103下方,在所述的下模101下方设置有下模支架108,所述的下模支架108的上端面贴合在所述的芯柱107和所述的下模101的下端面上,在所述的上模102上方设置有盖板111,在所述的盖板111上端设置有套管112,在所述的套管112外侧套装有齿圈113,在所述的下模支架108一侧设置有立柱114,在所述的立柱11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齿圈113转动的电机115,在所述的下模支架108下方设置有底座116,所述的立柱114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底座116上,在所述的底座116上设置有液压推动装置117,所述的液压推动装置117能够推动所述的下模支架108沿着所述的立柱114高度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入料管,将原料输入到隔板下方的成型腔内,利用下模上的内模下压过程中,挤压原料,使内模上的芯柱插接在原料中部,使原料上形成与芯柱相匹配的空腔,当原料成型时,将上模连同内模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催化剂载体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01)和上模(102),在所述的下模(101)内侧设置有空腔,在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隔板(103),在所述的隔板(103)下方形成成型腔(104),在所述的隔板(103)上方的所述的下模(101)的侧壁上设置有入料管(105),所述的入料管(105)下端贯穿所述的隔板(103)并与所述的成型腔(104)相连通,在所述的上模(102)中部下端面上设置有内模(106),所述的内模(106)贯穿所述的隔板(103),所述的内模(106)下端面与所述的成型腔(104)的下端面等高,在所述的内模(106)下端面上设置有等间隔排布的芯柱(107),所述的芯柱(107)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的隔板(103)下方,在所述的下模(101)下方设置有下模支架(108),所述的下模支架(108)的上端面贴合在所述的芯柱(107)和所述的下模(101)的下端面上,在所述的上模(102)上方设置有盖板(111),在所述的盖板(111)上端设置有套管(112),在所述的套管(112)外侧套装有齿圈(113),在所述的下模支架(108)一侧设置有立柱(114),在所述的立柱(11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齿圈(113)转动的电机(115),在所述的下模支架(108)下方设置有底座(116),所述的立柱(114)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底座(116)上,在所述的底座(116)上设置有液压推动装置(117),所述的液压推动装置(117)能够推动所述的下模支架(108)沿着所述的立柱(114)高度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剂载体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01)和上模(102),在所述的下模(101)内侧设置有空腔,在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隔板(103),在所述的隔板(103)下方形成成型腔(104),在所述的隔板(103)上方的所述的下模(101)的侧壁上设置有入料管(105),所述的入料管(105)下端贯穿所述的隔板(103)并与所述的成型腔(104)相连通,在所述的上模(102)中部下端面上设置有内模(106),所述的内模(106)贯穿所述的隔板(103),所述的内模(106)下端面与所述的成型腔(104)的下端面等高,在所述的内模(106)下端面上设置有等间隔排布的芯柱(107),所述的芯柱(107)的上端面位于所述的隔板(103)下方,在所述的下模(101)下方设置有下模支架(108),所述的下模支架(108)的上端面贴合在所述的芯柱(107)和所述的下模(101)的下端面上,在所述的上模(102)上方设置有盖板(111),在所述的盖板(111)上端设置有套管(112),在所述的套管(112)外侧套装有齿圈(113),在所述的下模支架(108)一侧设置有立柱(114),在所述的立柱(11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齿圈(113)转动的电机(115),在所述的下模支架(108)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佛禅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