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洁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1317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洁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镜头,主要由保护装置、成像装置和光电信号转换装置组成;所述保护装置主要由保护器(1)和连接片(2)组成;保护器(1)与连接片(2)相连;保护器(1)主要由增透膜(201)和增反膜(202)组成,增透膜(201)与增反膜(202)相连,增反膜(202)上涂有纳米银涂层(203),纳米银涂层(203)上涂有纳米二氧化钛涂层(204)涂层。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而能自动清洁镜头表面,减少了使用和维护成本,提高了成像质量,并能提高行车记录仪的稳定性,有效保护车主的利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洁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镜头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和行车记录仪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自洁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镜头。
技术介绍
行车记录仪可说是汽车使用的黑匣子,借由发动引擎随即可以录像录影的功能,透过高清镜头摄影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当意外发生时,立刻提出证据,保障驾驶人自我权利。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内部的传感器能够设置冲击力的敏感度,当外界的冲击力大于所设置值,导致该冲击力的现场数据将被记录下来,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传统的行车记录仪的镜头容易沾上污垢灰尘,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清理。这样,存在使用维护麻烦,拍照模糊、图形畸变,不能达到记录保护的目的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洁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镜头,通过设置本技术,从而能自动清洁镜头表面,减少了使用和维护成本,提高了成像质量,并能提高行车记录仪的稳定性,有效保护车主的利益。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洁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镜头,主要由保护装置、成像装置和光电信号转换装置组成;所述保护装置主要由保护器和连接片组成;保护器与连接片相连;保护器为框型结构,保护器的框口上设置有增透膜和增反膜,增透膜与增反膜的一面相连,增反膜的另一面上涂有纳米银涂层,纳米银涂层上涂有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增透膜能增加可见光的透过量,提高进入镜头可见光的强度,提高设备的成像效果;增反膜能提高不可见光的反射率,减少不可见光的透过率,减小不可见光对成像质量的干扰,提高设备的成像效果。纳米银具有较强抑菌、杀菌作用及其广谱的抗菌活性,且由于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传统无机抗菌剂无法比拟的抗菌效果,能够有效杀灭镜头上的细菌;二氧化钛光具有光催化效应,二氧化钛和微量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大量·OH,会与有机物发生反应,将有机物降解成无机物;且反应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可诱发链反应;较高的氧化电位使得·OH几乎能将所有的有机物氧化直至完全矿化。达到自洁的目的,进而能使镜头的使用更加舒心。这样,就能自动清洁镜头表面,减少了使用和维护成本,提高了成像质量,并能提高行车记录仪的稳定性,有效保护车主的利益。所述镜头的成像装置主要由凸透镜、对焦环、对焦马达、红外线滤光片组成,镜头设置有圆筒形外壳,保护器设置在外壳的顶部;凸透镜设置在对焦环上,对焦环与对焦马达相连,凸透镜设置在保护器下;红外线滤光片设置在对焦马达的下;凸透镜、对焦环、对焦马达、红外线滤光片、均设置在外壳的内部。设备工作时,凸透镜能够形成实像,对焦环能在对焦马达的带动下调节焦距,通过调节焦距能够提高设备对不同距离的景物都能得到比较清晰的像。红外线滤光片能将光线中的红外波段过滤掉,这样就能减少红外线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提高设备的成像质量,保证设备能够排出精准且完善的像。所述镜头的光电信号转换装置主要由COMS成像单元、连接排线、接口插头组成;COMS成像单元通过连接排线与接口插头相连;COMS成像单元设置在外壳的内部。COMS成像单元能够将光线转换成电脉冲信号并通过连接排线与接口插头传输给中控单元。进一步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洁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镜头的优选结构,即:所述增透膜的厚度为265nm。265nm厚的增透膜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进入设备光的强度,保证设备成像质量。进一步地,所述增反膜的厚度为522nm。522nm厚的增反膜能够尽可能多的将不可见光反射掉,提高设备的成像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凸透镜为非球面镜。非球面的设计,修正了影像,解决视界歪曲等问题,同时,使镜片更轻、更薄、更平。而且,仍然保持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提高设备的抗冲击能力。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本技术,从而能自动清洁镜头表面,减少了使用和维护成本,并能提高行车记录仪的稳定性,有效保护车主的利益。(2)通过设置本技术,从而能提高了成像质量,提高了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保护器的结构图。其中:1—保护器,2—连接片,3—凸透镜,4—对焦环,5—对焦马达,6—红外线滤光片,7—COMS成像单元,8—连接排线,9—接口插头;201—增透膜,202—增反膜,203—纳米银涂层,204—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自洁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镜头,主要由保护装置、成像装置和光电信号转换装置组成;所述保护装置主要由保护器1和连接片2组成;保护器1与连接片2相连;保护器1为框型结构,保护器1的框口上设置有增透膜201和增反膜202,增透膜201与增反膜202的一面相连,增反膜202的另一面上涂有纳米银涂层203,纳米银涂层203上涂有纳米二氧化钛涂层204。增透膜能增加可见光的透过量,提高进入镜头可见光的强度,提高设备的成像效果;增反膜能提高不可见光的反射率,减少不可见光的透过率,减小不可见光对成像质量的干扰,提高设备的成像效果。纳米银具有较强抑菌、杀菌作用及其广谱的抗菌活性,且由于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传统无机抗菌剂无法比拟的抗菌效果,能够有效杀灭镜头上的细菌;二氧化钛光具有光催化效应,二氧化钛和微量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大量·OH,会与有机物发生反应,将有机物降解成无机物;且反应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可诱发链反应;较高的氧化电位使得·OH几乎能将所有的有机物氧化直至完全矿化。达到自洁的目的,进而能使镜头的使用更加舒心。这样,就能自动清洁镜头表面,减少了使用和维护成本,提高了成像质量,并能提高行车记录仪的稳定性,有效保护车主的利益。所述镜头的成像装置主要由凸透镜3、对焦环4、对焦马达5、红外线滤光片6组成,镜头设置有圆筒形外壳,保护器1设置在外壳的顶部;凸透镜3设置在对焦环4上,对焦环4与对焦马达5相连,凸透镜3设置在保护器1下;红外线滤光片6设置在对焦马达5的下;凸透镜3、对焦环4、对焦马达5、红外线滤光片6、均设置在外壳的内部。设备工作时,凸透镜能够形成实像,对焦环能在对焦马达的带动下调节焦距,通过调节焦距能够提高设备对不同距离的景物都能得到比较清晰的像。红外线滤光片能将光线中的红外波段过滤掉,这样就能减少红外线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提高设备的成像质量,保证设备能够排出精准且完善的像。所述镜头的光电信号转换装置主要由COMS成像单元7、连接排线8、接口插头9组成;COMS成像单元7通过连接排线8与接口插头9相连;COMS成像单元7设置在外壳的内部。COMS成像单元能够将光线转换成电脉冲信号并通过连接排线与接口插头传输给中控单元。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自洁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镜头的优选结构,如图1和2所示,所述增透膜201的厚度为265nm。265nm厚的增透膜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进入设备光的强度,保证设备成像质量。进一步地,所述增反膜202的厚度为522nm。522nm厚的增反膜能够尽可能多的将不可见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洁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镜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洁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主要由保护装置、成像装置和光电信号转换装置组成;所述保护装置主要由保护器(1)和连接片(2)组成;保护器(1)与连接片(2)相连;保护器(1)为框型结构,保护器(1)的框口上设置有增透膜(201)和增反膜(202),增透膜(201)与增反膜(202)的一面相连,增反膜(202)的另一面上涂有纳米银涂层(203),纳米银涂层(203)上涂有纳米二氧化钛涂层(2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洁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主要由保护装置、成像装置和光电信号转换装置组成;所述保护装置主要由保护器(1)和连接片(2)组成;保护器(1)与连接片(2)相连;保护器(1)为框型结构,保护器(1)的框口上设置有增透膜(201)和增反膜(202),增透膜(201)与增反膜(202)的一面相连,增反膜(202)的另一面上涂有纳米银涂层(203),纳米银涂层(203)上涂有纳米二氧化钛涂层(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洁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成像装置主要由凸透镜(3)、对焦环(4)、对焦马达(5)、红外线滤光片(6)组成,镜头设置有圆筒形外壳,保护器(1)设置在外壳的顶部;凸透镜(3)设置在对焦环(4)上,对焦环(4)与对焦马达(5)相连,凸透镜(3)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互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