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1252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2:26
一种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包括支撑台壳体,支撑台壳体内设有升降桶,上端连接有云台,云台下方设有顶部遮阳帽;支撑台壳体上方与升降桶的结合部环嵌有防水圈;支撑台壳体的下端四周设有环形导水槽,导水槽外侧为导水槽外壁,导水槽外壁与支撑台壳体之间设有罩在导水槽上方的挡水橡皮管;升降桶的外侧设有升降桶底部导水槽,升降桶底部导水槽连接有通到升降桶外侧的升降桶底部导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分层设计多层防护提高可靠性高,根据雨水来源分别设置一、二、三级防水系统,逐级放置雨水流入机器人支撑台内部的电气设备腔中。

Water proof device for lifting mechanism of robot

Waterproof device of a robot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 table shell, supporting Taiwan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barrel, the upp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head,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top hat; with the support table above the shell and the ring lifting barrel embedded with a waterproof ring; the supporting table arou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are provided with annular guide groove, a guiding groove outsid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water tank as the guide, cover in the water retaining rubber tube guide groove is arranged above the outer wall of the water tank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guide and the supporting table shell; lateral lifting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guide groove at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lifting guide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to lift the lifting bucket outside of the aqueduct. Waterproof device design of multi-layer protective robot lifting mechanism of the invention increases reliability, one or two, three waterproof system was set up according to the water sources, by rainwater into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support robot placed inside the cavity in taiw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防水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机器人的防水一种采用的是密闭空腔策略,将电气设备放入空腔中从而达到避雨防水效果,其原理简单实用高,为一种现实世界中常识性防水技术,但其不适用具有机动部件结合部的严格防水应用场合;另一种是在部件结合处,采用的防水方案是依靠多级防水部件确保一次性阻挡漏水。但如果结合部处为高强度大幅度运动的部件,此方案没有设计疏通管路,在长时间运行下防水部件变形松动带来的渗水风险增大,又有缺乏后级防范措施,带来的渗水受潮风险不可忽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诉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良好的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包括支撑台壳体,所述支撑台壳体内设有升降桶,所述升降桶上端连接有云台,所述云台下方设有套在升降桶上的圆锥台形顶部遮阳帽;所述支撑台壳体上方与升降桶的结合部环嵌有防水圈,所述支撑台壳体上端设有与防水圈连接的避水挡板,所述支撑台壳体内侧位于防水圈下方的位置设有防水圈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壳体的下端四周设有环形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外侧为导水槽外壁,所述导水槽外壁与支撑台壳体之间设有罩在导水槽上方的挡水橡皮管;所述升降桶的外侧设有升降桶底部导水槽,所述升降桶底部导水槽连接有通到升降桶外侧的升降桶底部导水管。其进一步是:所述顶部遮阳帽的上端紧密夹持在云台的底面,所述顶部遮阳帽的下端直径大于上端直径。所述顶部遮阳帽的上端直径大于防水圈的外径。所述防水圈由防水圈支撑座、防水圈上沿、防水圈内沿、防水圈滤水腔和防水圈弹簧安装槽组成,所述防水圈上沿和防水圈内沿设置在防水圈支撑座上端的同一侧,所述防水圈滤水腔设置在防水圈上沿和防水圈内沿之间的位置,所述防水圈滤水腔底部设置有滤水孔;所述防水圈弹簧安装槽设置在防水圈的另一侧,所述防水圈弹簧安装槽内安装有高弹性系数的弹簧圈。所述防水圈支撑座放置在防水圈支撑台上,所述避水挡板伸入防水圈弹簧安装槽中,所述避水挡板、防水圈支撑台和防水圈支撑座三者通过粘合剂强力粘合在一起。所述挡水橡皮管的下半部设置在导水槽内部,所述挡水橡皮管的上半部设置在导水槽外侧,所述挡水橡皮管的两侧边与支撑台壳体和导水槽外壁紧密接触。所述防水圈的材料为硅胶。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分层设计多层防护提高可靠性高,根据雨水来源分别设置一、二、三级防水系统,逐级放置雨水流入机器人支撑台内部的电气设备腔中;从上到下、从外至里防护范围覆盖全面,对垂直雨线,斜雨线均能有效阻挡;采用“阻挡来水“和”疏通漏水“相结合的策略,满足了运动部件结合部长时间可靠防水要求;单层部件得到简化,便于安装测试,同时使防水元件设计风格与机器人整机相统一,增加机器人的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防水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防水圈与支撑台壳体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云台、2、顶部遮挡帽,3、升降桶,4、支撑台壳体,5、防水圈,6、导水槽,7、挡水橡皮管,8、升降桶底部导水槽,9、升降桶底部导水管,41、避水挡板,42、防水圈支撑台,51、防水圈支撑座,52、防水圈上沿,53、防水圈内沿,54、防水圈滤水腔,55、防水圈弹簧安装槽,61、导水槽外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包括支撑台壳体4,所述支撑台壳体4内设有升降桶3,所述升降桶3上端连接有云台1,所述云台1下方设有套在升降桶3上的圆锥台形顶部遮阳帽2;所述支撑台壳体4上方与升降桶3的结合部环嵌有防水圈5,所述支撑台壳体4上端设有与防水圈5连接的避水挡板41,所述支撑台壳体4内侧位于防水圈5下方的位置设有防水圈支撑台42;所述支撑台壳体4的下端四周设有环形导水槽6,所述导水槽6外侧为导水槽外壁61,所述导水槽外壁61与支撑台壳体4之间设有罩在导水槽6上方的挡水橡皮管7;所述升降桶3的外侧设有升降桶底部导水槽8,所述升降桶底部导水槽8连接有通到升降桶3外侧的升降桶底部导水管9。所述挡水橡皮管7的下半部设置在导水槽6内部,所述挡水橡皮管7的上半部设置在导水槽6外侧,所述挡水橡皮管7的两侧边与支撑台壳体4和导水槽外壁61紧密接触。所述防水圈5的材料为硅胶。本专利技术包括顶部防水系统、中部防水系统和底部防水系统三级防水系统,顶部的一级防水系统由云台、顶部遮挡帽、升降桶与支撑台壳体组成,使得从云台上流下的雨水沿顶部遮挡帽下边沿掉落至支撑台壳体中部,而不会沿升降桶外壁向下流到防水圈中,此第一级防水系统阻挡了大量冲向升降桶于机器人支撑台结合部的雨水;中部的二级防水系统由防水圈、升降桶和支撑台壳体组成,升降桶穿过防水圈,从升降桶表面流下的水沿防水圈上沿顶部流出,可能少许漏水进入防水圈中,硅胶防水圈嵌入升降桶和支撑台壳体顶部之间的空间,升降桶采用碳纤维材料制造,其外壁光滑与防水圈密闭的同时二者之间具有较小摩擦系数,保证升降桶上下移动灵活;由于支撑台壳体设置在机器人其他部件上,因此支撑台壳体下方的防水同样重要,底部的第三级防水系统由导水槽、挡水橡皮管、导水槽外壁、升降桶底部导水槽和升降桶底部导水管组成,挡水橡皮管一半填充在导水槽内,另一半在导水槽上方,同时与导水槽外壁和支撑台壳体紧密配合在一起,从支撑台壳体流下的水先经过挡水橡皮管导表面导后从机器人外壳流到地面,少许漏水汇集到导水槽后从机器人前端的出水口排除;升降桶底部导水槽安装在升降桶底部外径上,升降桶底部导水管一端连接到升降桶底部导水槽,一端从伸出机器底板;可能从机器人升降桶外壁流下的极少漏水汇入升降桶底部导水槽,从升降桶底部导水管排除,从而形成第三级反水效果。三级防水系统共同作用,有效阻挡了来自各方面的雨水,从而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所述顶部遮阳帽2的上端紧密夹持在云台1的底面,所述顶部遮阳帽2的下端直径大于上端直径。所述顶部遮阳帽2的上端直径大于防水圈5的外径。本专利技术的圆锥台形顶部遮挡帽的上平面紧密夹持在云台底面和升降桶顶面之间,遮挡帽下端直径大于防水圈外径,保证顶部遮阳帽可有效阻挡雨水落到升降桶与支撑台壳体的间隙之间,使得顶部遮挡帽挡住的大部分雨水沿其四周流下后掉落到支撑台壳体中部,然后沿着支撑台壳体流到底部防水系统后排除。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所述防水圈5由防水圈支撑座51、防水圈上沿52、防水圈内沿53、防水圈滤水腔54和防水圈弹簧安装槽55组成,所述防水圈上沿52和防水圈内沿53设置在防水圈支撑座51上端的同一侧,所述防水圈滤水腔54设置在防水圈上沿52和防水圈内沿53之间的位置,所述防水圈滤水腔54底部设置有滤水孔;所述防水圈弹簧安装槽55设置在防水圈5的另一侧,所述防水圈弹簧安装槽55内安装有高弹性系数的弹簧圈。所述防水圈支撑座51放置在防水圈支撑台42上,所述避水挡板41伸入防水圈弹簧安装槽55中,所述避水挡板41、防水圈支撑台42和防水圈支撑座51三者通过粘合剂强力粘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防水圈在防水圈上沿和内沿之间形成的防水圈滤水腔底部设置有滤水孔,升降桶穿过防水圈上沿和内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包括支撑台壳体(4),所述支撑台壳体(4)内设有升降桶(3),所述升降桶(3)上端连接有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1)下方设有套在升降桶(3)上的圆锥台形顶部遮阳帽(2);所述支撑台壳体(4)上方与升降桶(3)的结合部环嵌有防水圈(5),所述支撑台壳体(4)上端设有与防水圈(5)连接的避水挡板(41),所述支撑台壳体(4)内侧位于防水圈(5)下方的位置设有防水圈支撑台(42);所述支撑台壳体(4)的下端四周设有环形导水槽(6),所述导水槽(6)外侧为导水槽外壁(61),所述导水槽外壁(61)与支撑台壳体(4)之间设有罩在导水槽(6)上方的挡水橡皮管(7);所述升降桶(3)的外侧设有升降桶底部导水槽(8),所述升降桶底部导水槽(8)连接有通到升降桶(3)外侧的升降桶底部导水管(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包括支撑台壳体(4),所述支撑台壳体(4)内设有升降桶(3),所述升降桶(3)上端连接有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1)下方设有套在升降桶(3)上的圆锥台形顶部遮阳帽(2);所述支撑台壳体(4)上方与升降桶(3)的结合部环嵌有防水圈(5),所述支撑台壳体(4)上端设有与防水圈(5)连接的避水挡板(41),所述支撑台壳体(4)内侧位于防水圈(5)下方的位置设有防水圈支撑台(42);所述支撑台壳体(4)的下端四周设有环形导水槽(6),所述导水槽(6)外侧为导水槽外壁(61),所述导水槽外壁(61)与支撑台壳体(4)之间设有罩在导水槽(6)上方的挡水橡皮管(7);所述升降桶(3)的外侧设有升降桶底部导水槽(8),所述升降桶底部导水槽(8)连接有通到升降桶(3)外侧的升降桶底部导水管(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遮阳帽(2)的上端紧密夹持在云台(1)的底面,所述顶部遮阳帽(2)的下端直径大于上端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遮阳帽(2)的上端直径大于防水圈(5)的外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升降机构防水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尹春丽蔺华孟清谱吴斌王晨麟张文明鲁明刘阳耿伟肖明俭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