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液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1162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槽、变量泵、单向阀、溢流阀、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二位四通换向阀、单向节流阀、第一液压千斤顶、第二液压千斤顶和液压缸,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很好的对被测发电机垫圈的变形位移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被测发电机垫圈的安全,同时使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的检测结果更加精确,提高了试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液压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发电机垫圈是核发电机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其耐压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电机是否能正常工作、工作寿命以及发电厂现场安全。在对发电机垫圈进行压力试验时,只需要将发电机垫圈压缩至规定位置即可,但是由于发电机垫圈厚度较小,如果直接用压力装置来对其进行压力测试,对发电机垫圈压缩的位移量就会失去控制,如果压缩过多,势必会造成垫圈的损坏,如果压缩过少,垫圈的压力测试又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精确的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液压控制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槽、变量泵、单向阀、溢流阀、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二位四通换向阀、单向节流阀、第一液压千斤顶、第二液压千斤顶和液压缸,所述变量泵的进油口与油槽连接,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与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溢流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槽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的P1油口与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的A1油口与单向节流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单向节流阀的出油口与第一液压千斤顶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液压千斤顶的进油口与第一液压千斤顶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的P2油口与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的A2油口与二位四通换向阀的P油口连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T油口与油槽连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A油口与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B油口与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变量泵的进油口设有油过滤器。如上所述的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油槽中设有液位计。如上所述的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说明为,还设有备用油泵,所述备用油泵的进油口与油槽连接,所述备用油泵的出油口通过手动阀与变量泵的出油口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很好的对被测发电机垫圈的变形位移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被测发电机垫圈的安全,同时使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的检测结果更加精确,提高了试验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槽;2、变量泵;3、单向阀;4、溢流阀;5、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6、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7、二位四通换向阀;8、单向节流阀;9、第一液压千斤顶;10、第二液压千斤顶;11、液压缸;12、油过滤器;13、液位计;14、备用油泵;15、手动阀;16、被测发电机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槽1、变量泵2、单向阀3、溢流阀4、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5、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6、二位四通换向阀7、单向节流阀8、第一液压千斤顶9、第二液压千斤顶10和液压缸11。所述变量泵2的进油口与油槽1连接,变量泵2为整个系统的动力来源,输出液压油。还可以在变量泵2的进油口设置油过滤器12,通过油过滤器12能够对进入系统中的液压油进行过滤,从而保护了系统中各个设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所述变量泵2的出油口与单向阀3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单向阀3用于防止油液倒流,保护变量泵2的运行安全。所述单向阀3的出油口与溢流阀4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溢流阀4的出油口与油槽1连接,所述溢流阀4做安全阀使用,当变量泵2输出的油液压力过高时,通过溢流阀4进行泄压,保证系统中各个设置的使用安全。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5的P1油口与单向阀3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5的A1油口与单向节流阀8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单向节流阀8的出油口与第一液压千斤顶9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液压千斤顶10的进油口与第一液压千斤顶9的进油口连接,即第一液压千斤顶9和第二液压千斤顶10之间的油路连通,第一液压千斤顶9中的油液能够进入第二液压千斤顶10中,第二液压千斤顶10中的油液能够进入第一液压千斤顶9中。所述第二液压千斤顶10的活塞杆用于挤压被测发电机垫圈16,即第二液压千斤顶10的活塞杆伸出时,挤压被测发电机垫圈16,从而使被测发电机垫圈16压缩变形,完成对发电机垫圈的压力试验。下文将对其工作原理做详细阐述。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6的P2油口与单向阀3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6的A2油口与二位四通换向阀7的P油口连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7的T油口与油槽1连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7的A油口与液压缸11的无杆腔连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7的B油口与液压缸11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液压缸11的活塞杆与第一液压千斤顶9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即当液压缸11的活塞杆伸出时,推动第一液压千斤顶9的活塞杆回缩,当液压缸11的活塞杆回缩时,拉动第一液压千斤顶9的活塞杆伸出。为了便于观察油槽1中的油位,在所述油槽1中设有液位计13。为了增加本系统的可靠性,还可以设置备用油泵14,所述备用油泵14的进油口与油槽1连接,所述备用油泵14的出油口通过手动阀15与变量泵2的出油口连接,即将备用油泵14并联在变量泵2的两端,当变量泵2出现故障时,可以用备用油泵14进行替代,从而增加了本系统的可靠性。本技术工作原理为:这里以第一液压千斤顶9选用5T液压千斤顶、第二液压千斤10顶选用100T液压千斤顶为例来做具体说明,试验开始时,将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5置于左工位,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6置于上工位,这里所述的左工位和下工位都是结合图1来做的说明,只是为了便于阐述,并非代表实际生产中的阀门位置,这时启动变量泵2,向5T液压千斤顶中注入一定量的油液,使5T液压千斤顶活塞杆伸出,建立初始压力,接着使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5换于右工位,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6换于下工位,二位四通换向阀7位于左工位,此时变量泵2输出的油液进入液压缸11的无杆腔中,使液压缸11的活塞杆伸出,同时使5T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回缩,从而5T液压千斤顶中的液压油进入100T液压千斤顶中,使100T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伸出,挤压被测发电机垫圈,由于5T液压千斤顶中的初始油液体积一定,从而该油液进入到100T液压千斤顶中会使100T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伸出位移量一定,从而使被测发电机垫圈16产生的变形位移量一定,提高了对被测发电机垫圈16在压力试验中变形量的控制,保证了被测发电机垫圈16的安全,同时提高了试验精确性。施压过程结束后,二位四通换向阀7换向位于右工位,改变进油方向,从而液压缸11活塞杆回缩,5T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伸出,100T液压千斤顶活塞杆回缩,完成泄压过程,至试验结束。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很好的对被测发电机垫圈16的变形位移量进行控制,保证被测发电机垫圈的安全。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受本专利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槽、变量泵、单向阀、溢流阀、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二位四通换向阀、单向节流阀、第一液压千斤顶、第二液压千斤顶和液压缸,所述变量泵的进油口与油槽连接,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与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溢流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槽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的P1油口与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的A1油口与单向节流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单向节流阀的出油口与第一液压千斤顶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液压千斤顶的进油口与第一液压千斤顶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的P2油口与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的A2油口与二位四通换向阀的P油口连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T油口与油槽连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A油口与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B油口与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发电机垫圈压力试验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槽、变量泵、单向阀、溢流阀、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二位四通换向阀、单向节流阀、第一液压千斤顶、第二液压千斤顶和液压缸,所述变量泵的进油口与油槽连接,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与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溢流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槽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的P1油口与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的A1油口与单向节流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单向节流阀的出油口与第一液压千斤顶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液压千斤顶的进油口与第一液压千斤顶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的P2油口与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魏凌前武林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红宇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