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泵管转接平台,包括:可移动的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竖向泵管,所述竖向泵管的底部设有供连接水平泵管的入浆口,所述竖向泵管的顶部设有供连接另一水平泵管的出浆口。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了固定竖向泵管的架体所用的时间和成本,并且该转接平台可以移动,方便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泵管转接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里较高部位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泵管转接平台。
技术介绍
我国建筑工程领域正蓬勃发展,随着可利用土地的日益减少,建筑楼层的高度愈加提升。所以在浇筑较高部位的混凝土结构时,比如墙体、二次结构构造柱等,需要搭设固定竖向泵管的支架,从而提升泵管管口的高度,混凝土经由竖向泵管可以浇筑到更高的地方。而竖向泵管与原有泵体的连接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传统的连接方法是在竖向泵管外围搭设脚手架或者操作平台来完成竖向泵管与原有管体的连接、固定。然而脚手架、操作平台的安装和拆卸都非常的麻烦,严重浪费了施工的时间;并且对于不同位置的竖向泵管安装,只能拆卸原先搭设好的脚手架并重新再需要的位置重新安装,降低了现场施工的效率。而当端部的竖向泵管伸进建筑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反作用力对搭设的脚手架具有冲击力,使得脚手架的整体会发生晃动,造成了施工工人在脚手架上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在施工现场移动的泵管转接平台,用于竖向泵管与水平泵管的连接,以及对竖向泵管本身的固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泵管转接平台,用于在建筑工地上不同位置的竖向泵管转接和安装,该可移动泵管转接平台包括:可移动的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竖向泵管,所述竖向泵管的底部设有供连接水平泵管的入浆口,所述竖向泵管的顶部设有供连接另一水平泵管的出浆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该可移动泵管转接平台既可以用于竖向泵管与水平泵管之间的连接,节省了固定竖向泵管的脚手架的搭设时间和成本,且该转接平台可以方便地在施工现场进行移动;另一方面,该可移动泵管转接平台可以限定自身的位移,使得工人在操作平台上的施工更加的安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的底座上设有矩形架框,所述矩形架框的顶部铺设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四周围设有护栏。通过设立操作平台,方便施工工人对竖向泵管的上端进行连接竖向泵管、浇筑混凝土构件等操作,为了保护施工工人在操作平台上的施工安全,在操作平台的四周设立有护栏。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矩形架框的一侧设有爬梯,所述爬梯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爬梯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底座。爬梯的作用是为了方便施工工人爬到支架顶部的操作平台上去。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部操作平台为矩形平板,所述矩形平板上设有一圆孔,供竖向泵管穿设。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矩形架框之间还连接有斜向支撑杆。因为矩形架框以及矩形架框顶部的操作平台都具有一定的自重,而人站立在操作平台上更是会增加支架的底座所受的作用力,所以在底座与矩形架框的立杆之间用支撑杆连接,提高了整个转接平台的结构强度。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矩形架框包括立杆,一对所述立杆上设有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上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固定夹板对接于一套箍,所述套箍上设有半圆形卡槽,与所述固定夹板对接以夹设固定所述竖向泵管。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夹板为多个,且均匀设置。为了保证竖直竖向泵管在转接平台上的固定,在矩形架框内设置多个固定夹板对泵管进行多个限定。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万向轮,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底座的底部。外向轮的使用使得该移动平台的移动更为方便。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四个角上均固设有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母螺合有一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螺杆以及焊接于所述螺杆底部的钢板,所述螺杆上还设有一转动手柄,通过旋转转动手柄以改变钢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当转接平台需要静止时,定位装置的钢板与地面接触,使得转接平台与地面定位静止,保证施工工人在操作平台上施工的安全性;当转接平台移动时,旋转转动手柄使得钢板远离地面。附图说明图1是可移动泵管转接平台的正视图;图2是可移动泵管转接平台的侧视图;图3时可移动泵管转接平台的底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施工现场进行竖向泵管转接时,通常在竖向泵管外围搭设脚手架来对竖向泵管进行固定、操作。但是,脚手架的搭设和拆卸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并且竖向泵管在进行混凝土构件浇筑时,泵管由于本身对外界的反作用力提高了施工工人的安全隐患。本技术将竖向泵管固定,连接水平泵管以及浇筑软管,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节约了施工时间,并且本技术可以在施工现场方便移动,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2,本技术为一种可移动泵管转接操作平台,用于竖直泵管与水平泵管的连接,包括:可移动的支架2,竖向泵管1。其中支架2上固设有固定夹板3;套箍4与固定夹板3连接形成圆形空间,供竖向泵管1穿设。竖向泵管1的底部设有供连接水平泵管的入浆口,竖向泵管1的顶部设有供连接另一水平泵管的出浆口。通过将竖向泵管固定在可移动的支架2上,通过移动支架的位置,即可实现竖向泵管位置的移动,竖向泵管解决了向高处泵送混凝土的问题,在入浆口连接水平泵管将混凝土泵送到竖向泵管内,再于出浆口处连接水平泵管,将混凝土输送至施工所需的位置。利用可移动支架和竖向泵管,解决了传统脚手架搭设和拆除需要消耗时间和人力的问题,具有施工简便,节约施工时间,减少人力资源浪费的优势。结合图3所示,支架2又包括由方钢焊接形成的矩形底座21,在底座21上直立焊接有四根钢杆形成的矩形架框26,在矩形架框26的顶端铺设有一整块钢板,作为操作平台24,供施工工人在高处上站立、工作,而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在操作平台24上的施工安全,在操作平台24的四周围设有护栏23。了方便施工工人爬上操作平台,在操作平台24与底座21之间竖直设立一爬梯22。在操作平台24的表面上切割出一与管道直径相匹配的圆孔供竖向泵管穿过操作平台。因为该技术的大部分重量集中于支架2上有矩形架框26的一侧,所以在矩形架框26与底座21以及操作平台24之间分别设有支撑杆25,以保证整个转接平台的结构强度,增长转接平台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矩形架框的一对立杆上焊接有固定夹板3,固定夹板伸出立杆外侧的前端处为一半圆形凹坑,半圆凹槽的直径与安装的竖向泵管1外径相匹配,固定夹板3上开设有安装孔。将竖向泵管1夹设在固定夹板内,将套箍4上的安装孔与固定夹板3上的安装孔对接,通过连接螺栓将两者进行连接固定。为了保证竖向泵管在支架2上稳定性,使得竖向泵管末端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避免发生位移,从而提高浇筑构件成型质量,所以在支架2的矩形架框上均匀设置多个固定夹板3。作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支架2的底座21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安装螺母,用于与定位装置5连接。定位装置5包括一长螺杆以及焊接于螺杆底部的钢板,将钢板指向地面,螺合底座21上的安装螺母,为了旋转的方便,在螺杆上还焊接有转动手柄。当本技术的泵管转接平台在移动时,旋转转动手柄,使得钢板脱离地面,当本技术的泵管转接平台移动至指定位置,旋转转动手柄,使得螺杆底部的钢板接触地面,通过地面与钢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整个泵管转接平台固定,在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6,用于在不同施工位置之间的移动,节约了施工的时间,避免了人力的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泵管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竖向泵管,所述竖向泵管的底部设有供连接水平泵管的入浆口,所述竖向泵管的顶部设有供连接另一水平泵管的出浆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泵管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竖向泵管,所述竖向泵管的底部设有供连接水平泵管的入浆口,所述竖向泵管的顶部设有供连接另一水平泵管的出浆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矩形架框以及铺设于所述矩形架框顶部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四周围设有护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架框的一侧设有爬梯,所述爬梯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爬梯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底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为矩形平板,所述矩形平板上设有一圆孔,供所述竖向泵管穿设。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架框与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申彬,于海申,肖大伟,唐祖锡,王丙泽,李享,曹宇航,牛立舒,杨明龙,范少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