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09239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装置,包括空气出口、第一导线管、第二导线管、空气入口、机箱、底盘、衔接片、吸附盘、测重机、导线、小颗粒防漏片、测重片、散发罩、滤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微小颗粒与大颗粒分离的空气颗粒物采样装置。通过在装置的空气出口中安装小颗粒防漏片,将滤膜未吸附而掉落的小颗粒过滤收集,有效保证采样数据的精准性。高速空气进入装置内部,形成沿外壁由上而下的旋转气流,大于10μm的颗粒物惯性较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大颗粒物在不断与筒壁撞击中失去前进的能量,受气流和重力的共同作用,落入底盘内;小于10μm的颗粒物惯性小,在压力差作用下,沿气体出口上升,达到分离空气中粗、细颗粒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颗粒物采集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装置,属于空气质量检测领域。
技术介绍
空气颗粒物分级采样器是一种用于采集空气中不同粒度颗粒物的采样器。目前常用的有按颗粒物粒径大小分为多个等级,它们都是采用串级冲击的原理设计而成的颗粒粒度分离装置,此外还有双分道采样器,可采集空气中较小的颗粒物,并分成粗粒和细粒两种。分级采样器收集的不同粒度颗粒物,可研究其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和形貌的差异等,这些信息可作为鉴别污染来源、控制可吸人有害物质的重要依据。但是现有的空气颗粒采集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缺点,在采集过程中粗细颗粒在分离时容易出现分离不全面,容易导致采集出来的数据不精准,存在误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装置,包括空气出口,所述空气出口内部安装滤膜,且所述滤膜一侧连接第一导线管,所述滤膜下方安装测重片,且所述测重片下方安装小颗粒防漏片,所述空气出口一侧连接空气入口,且所述空气出口另一侧连接第二导线管,所述空气出口底端设置散发罩,且所述散发罩下方安装底盘,所述底盘一侧连接导线,且所述底端安装吸附盘,所述吸附盘底端安装测重机。优选的,所述空气出口与所述空气入口均通过导管贯穿机箱。优选的,所述底盘通过衔接片固定连接所述吸附盘。优选的,所述小颗粒防漏片为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导线贯穿所述底盘。优选的,所述底盘为倒梯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将微小颗粒与大颗粒分离的空气颗粒物采样装置。通过在装置的空气出口中安装小颗粒防漏片,将滤膜未吸附而掉落的小颗粒过滤收集,并将大颗粒过滤至底盘底部,再由吸附盘将大颗粒吸附至吸附盘上,有效保证采样数据的精准性。高速度空气进入装置内部,形成沿外壁由上而下的旋转气流,大于10μm的颗粒物惯性较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到筒壁上,这些大颗粒物在不断与筒壁撞击中失去前进的能量,受气流和重力的共同作用,落入底盘内;小于10μm的颗粒物惯性小,不易被甩到筒壁上,在压力差作用下,沿气体出口上升,达到分离空气中粗、细颗粒物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气出口,2、第一导线管,3、第二导线管,4、空气入口,5、机箱,6、底盘,7、衔接片,8、吸附盘,9、测重机,10、导线,11、小颗粒防漏片,12、测重片,13、散发罩,14、滤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装置,包括空气出口1,空气出口1内部安装滤膜14,且滤膜14一侧连接第一导线管2,滤膜14下方安装测重片12,且测重片12下方安装小颗粒防漏片11,空气出口1一侧连接空气入口4,且空气出口1另一侧连接第二导线管3,空气出口1底端设置散发罩13,且散发罩13下方安装底盘6,底盘6一侧连接导线10,且底端安装吸附盘8,吸附盘8底端安装测重机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空气出口1与空气入口4均通过导管贯穿机箱5,通过机箱5的保护作用,使所有操作均在机箱内部进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底盘6通过衔接片7固定连接吸附盘8,通过拆卸衔接片7从而实现对底盘6的拆卸,方便检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小颗粒防漏片11为弧形结构,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并将小颗粒过滤至导管上端的滤膜14上,并被滤膜14所吸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线10贯穿底盘6,导线10贯穿底座6并连接到底座6底端的吸附盘8上,为吸附盘8提供电力来源,使其产生吸力用于吸附大颗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底盘6为倒梯形结构,保证大颗粒能够从底盘6内壁上滑落至吸附盘8上。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装置固定安装,并将空气入口4连接到风机上,通过风机使空气高速带入装置内部,其次,启动装置,高速度空气进入装置内部,形成沿导管内壁由上而下的旋转气流,由于大于10μm的颗粒物惯性较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到导管壁上,这些大颗粒物在不断与导管壁撞击中失去前进的能量,受气流和重力的共同作用,落入底盘6内,并由吸附盘8吸附,测重机9测出吸附盘8的重量差值;小于10μm的颗粒物惯性小,不易被甩到管壁上,在压力差作用下,沿气体出口1上升,通过小颗粒防漏片11将小颗粒过滤至滤膜14上,被滤膜14吸附,并且掉落的小颗粒被小颗粒防漏片11吸附,通过测重片12测出滤膜14与小颗粒防漏片11的重量差值,从而测出小颗粒的重量,完成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将微小颗粒与大颗粒分离的空气颗粒物采样装置。通过在装置的空气出口中安装小颗粒防漏片,将滤膜未吸附而掉落的小颗粒过滤收集,并将大颗粒过滤至底盘底部,再由吸附盘将大颗粒吸附至吸附盘上,有效保证采样数据的精准性。高速度空气进入装置内部,形成沿外壁由上而下的旋转气流,大于10μm的颗粒物惯性较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到筒壁上,这些大颗粒物在不断与筒壁撞击中失去前进的能量,受气流和重力的共同作用,落入底盘内;小于10μm的颗粒物惯性小,不易被甩到筒壁上,在压力差作用下,沿气体出口上升,达到分离空气中粗、细颗粒物的目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装置,包括空气出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出口(1)内部安装滤膜(14),且所述滤膜(14)一侧连接第一导线管(2),所述滤膜(14)下方安装测重片(12),且所述测重片(12)下方安装小颗粒防漏片(11),所述空气出口(1)一侧连接空气入口(4),且所述空气出口(1)另一侧连接第二导线管(3),所述空气出口(1)底端设置散发罩(13),且所述散发罩(13)下方安装底盘(6),所述底盘(6)一侧连接导线(10),且所述底端安装吸附盘(8),所述吸附盘(8)底端安装测重机(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装置,包括空气出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出口(1)内部安装滤膜(14),且所述滤膜(14)一侧连接第一导线管(2),所述滤膜(14)下方安装测重片(12),且所述测重片(12)下方安装小颗粒防漏片(11),所述空气出口(1)一侧连接空气入口(4),且所述空气出口(1)另一侧连接第二导线管(3),所述空气出口(1)底端设置散发罩(13),且所述散发罩(13)下方安装底盘(6),所述底盘(6)一侧连接导线(10),且所述底端安装吸附盘(8),所述吸附盘(8)底端安装测重机(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书庆宋建鹏雷庆鑫王浩余郑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海纳辰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