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0628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该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可以包括:汽缸衬套,其以空心圆柱体形状形成并且压在发动机的汽缸的内侧;汽缸体冷却水套,其在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汽缸衬套的外侧从而冷却汽缸体,所述汽缸体内设置所述汽缸衬套和所述汽缸体冷却水套;以及汽缸盖,所述汽缸盖接合在汽缸体上,包括排气口和进气口,并且在内部设置有汽缸盖冷却水套,所述排气口和进气口与燃烧室流体相通并且分别在排气侧和进气侧处形成,其中汽缸体冷却水套包括:上方冷却水套和下方冷却水套,并且分隔壁设置在上方冷却水套和下方冷却水套之间从而阻止流体在其间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5年9月1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29218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将对应于汽缸体的汽缸衬套的冷却水套沿竖直方向分开并且控制循环通过冷却水套的冷却液的流动,从而改进整体冷却效率并且减少燃烧室的异常燃烧。
技术介绍
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能量从而产生扭矩,并且排出剩余热能。特别地,冷却液在循环通过发动机、加热器和散热器时吸收热能并且释放热能。油在发动机的低冷却液温度下变得高度粘性。当油粘稠时,摩擦和燃料消耗增加,并且废气温度逐步升高,延长催化剂活化所需的时间,并且造成废气品质的劣化。此外,加热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正常运转,因此乘客和驾驶员在低温下感觉寒冷。当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过高时,可能出现爆震。如果调节点火正时来抑制爆震,发动机性能可能劣化。此外,过高的润滑剂温度可能造成较差润滑。然而,在发动机的特定区域中使用一个冷却液控制阀,所述阀控制大量冷却元件,例如将冷却液保持在高温下并且将其它区域保持在低温下。在多个冷却元件中,汽缸体和汽缸盖是重要的,并且已经研究了分别冷却汽缸体和汽缸盖的技术。另一方面,由于汽缸体的顶部邻近燃烧室,其温度较高,由于汽缸体的底部远离燃烧室,其温度较低,在该情况下,由于通过一个冷却水套控制冷却液,难以以最佳方式分别控制顶部和底部。公开于本专利技术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将对应于汽缸体的汽缸衬套的冷却水套沿竖直方向分开以形成上方冷却水套和下方冷却水套,并且控制循环通过上方冷却水套和下方冷却水套的冷却液,从而减少异常燃烧并且减少燃料消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可以包括:汽缸衬套,所述汽缸衬套以空心圆柱体形状形成并且压在发动机的汽缸的内侧;汽缸体冷却水套,所述汽缸体冷却水套在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汽缸衬套的外侧从而冷却汽缸体,所述汽缸体内设置所述汽缸衬套和所述汽缸体冷却水套;以及汽缸盖,所述汽缸盖接合在汽缸体上,包括排气口和进气口,并且在内部设置有汽缸盖冷却水套,所述排气口和进气口与燃烧室流体相通并且分别在排气侧和进气侧处形成,其中汽缸体冷却水套可以包括:上方冷却水套,所述上方冷却水套以覆盖汽缸衬套的上部的形状形成;和下方冷却水套,所述下方冷却水套以覆盖汽缸衬套的下部的形状形成并且与上方冷却水套分开,并且分隔壁可以设置在上方冷却水套和下方冷却水套之间从而阻止流体在其间流动。上方冷却水套可以包括:在排气侧处形成的排气侧上方冷却水套,和在进气侧处形成的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并且从冷却液泵中排出的冷却液可以依次经过排气侧上方冷却水套、汽缸盖冷却水套和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下方冷却水套可以包括:在排气侧处形成的排气侧下方冷却水套和在进气侧处形成的进气侧下方冷却水套,并且经过排气侧上方冷却水套、汽缸盖冷却水套和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的冷却液可以依次经过进气侧下方冷却水套和排气侧下方冷却水套从而实现其冷却。从冷却液泵中排出的冷却液可以依次经过排气侧上方冷却水套、汽缸盖冷却水套、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进气侧下方冷却水套和排气侧下方冷却水套并可以循环至冷却液泵从而实现其冷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冷却液控制模块,所述冷却液控制模块设置在从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连接至进气侧下方冷却水套的冷却液管路中从而控制冷却液的流动。冷却液控制模块可以将冷却液分配至如下的至少一者:散热器,用于散发冷却液的热;EGR冷却器,用于控制再循环废气的温度;油冷却器,用于控制发动机的油温;变速器油冷却器,用于控制变速器的油温;以及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被设置为用于室内加热,并且冷却液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分配的冷却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可以包括:汽缸衬套,所述汽缸衬套以空心圆柱体形状形成并且压在发动机的汽缸的内侧;汽缸体冷却水套,所述汽缸体冷却水套在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汽缸衬套的外侧从而冷却汽缸体,汽缸体中设置所述汽缸衬套和所述汽缸体冷却水套;汽缸盖,所述汽缸盖接合在汽缸体上,包括排气口和进气口,并且在内部设置有汽缸盖冷却水套,所述排气口和进气口与燃烧室流体相通并且分别在排气侧和进气侧处形成,其中汽缸体冷却水套包括:在排气侧处形成的排气侧上方冷却水套;排气侧下方冷却水套,所述排气侧下方冷却水套在排气侧上方冷却水套的下方形成;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所述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在进气侧处形成;以及进气侧下方冷却水套,所述进气侧下方冷却水套在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的下方形成,并且冷却液可以在依次经过排气侧上方冷却水套、汽缸盖冷却水套、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进气侧下方冷却水套和排气侧下方冷却水套的同时进行冷却。冷却液泵可以将冷却液泵送至排气侧上方冷却水套。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冷却液控制模块,从而控制从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排出的冷却液的流动。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在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和冷却液控制模块之间从冷却液管路分支出的支管,所述支管连接至进气侧下方冷却水套。支管可以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被设置成用于控制冷却液的流动。可以在排气侧上方冷却水套和排气侧下方冷却水套之间并且在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和进气侧下方冷却水套之间形成分隔壁。汽缸体冷却水套可以沿着汽缸衬套的外表面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中,对应于汽缸体的汽缸衬套的冷却水套分成上方冷却水套和下方冷却水套,从而分别控制供应至上方冷却水套和下方冷却水套的冷却液,因此进一步有效控制冷却温度。此外,当冷却液依次流动通过排气侧上方冷却水套、汽缸盖冷却水套、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进气侧下方冷却水套和排气侧下方冷却水套时,汽缸体的上测温度控制得相对较低而下侧温度控制得相对较高,因此可以减少燃料消耗且可以改进冷却效率,并且可以预先避免由于燃烧室过热造成的异常燃烧。并且,通过使用下方冷却水套将冷却液输送至冷却液泵的结构,可以除去或缩短冷却通道,因此简单地构造其布局。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大客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包括各种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可插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石油的能源的燃料)。正如此处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力动力两者的车辆。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的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的汽缸体和汽缸盖的侧视图。图2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的流动的整体示意图。图3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的流动的整体示意图。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显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包括:汽缸衬套,其以空心圆柱体形状形成并且压在发动机的汽缸内侧;汽缸体冷却水套,其在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汽缸衬套的外侧以冷却汽缸体,所述汽缸体内设置所述汽缸衬套和所述汽缸体冷却水套;以及汽缸盖,所述汽缸盖接合在汽缸体上,包括排气口和进气口,并且在汽缸盖内设置有汽缸盖冷却水套,所述排气口和进气口与燃烧室流体相通并且分别在汽缸盖的排气侧和进气侧处形成,其中所述汽缸体冷却水套包括:上方冷却水套,其以覆盖汽缸衬套的上部的形状形成;以及下方冷却水套,其以覆盖汽缸衬套的下部的形状形成并且与上方冷却水套分离,并且分隔壁设置在上方冷却水套和下方冷却水套之间从而阻止流体在上方冷却水套和下方冷却水套之间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11 KR 10-2015-01292181.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包括:汽缸衬套,其以空心圆柱体形状形成并且压在发动机的汽缸内侧;汽缸体冷却水套,其在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汽缸衬套的外侧以冷却汽缸体,所述汽缸体内设置所述汽缸衬套和所述汽缸体冷却水套;以及汽缸盖,所述汽缸盖接合在汽缸体上,包括排气口和进气口,并且在汽缸盖内设置有汽缸盖冷却水套,所述排气口和进气口与燃烧室流体相通并且分别在汽缸盖的排气侧和进气侧处形成,其中所述汽缸体冷却水套包括:上方冷却水套,其以覆盖汽缸衬套的上部的形状形成;以及下方冷却水套,其以覆盖汽缸衬套的下部的形状形成并且与上方冷却水套分离,并且分隔壁设置在上方冷却水套和下方冷却水套之间从而阻止流体在上方冷却水套和下方冷却水套之间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中上方冷却水套包括:在排气侧处形成的排气侧上方冷却水套;以及在进气侧处形成的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并且其中从冷却液泵中排出的冷却液依次经过排气侧上方冷却水套、汽缸盖冷却水套和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中下方冷却水套包括:在排气侧处形成的排气侧下方冷却水套;和在进气侧处形成的进气侧下方冷却水套,并且其中经过排气侧上方冷却水套、汽缸盖冷却水套和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的冷却液依次经过进气侧下方冷却水套和排气侧下方冷却水套从而进行冷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中从冷却液泵中排出的冷却液依次经过排气侧上方冷却水套、汽缸盖冷却水套、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进气侧下方冷却水套和排气侧下方冷却水套并循环至冷却液泵从而进行冷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冷却液控制模块,所述冷却液控制模块设置在从进气侧上方冷却水套连接至进气侧下方冷却水套的冷却液管路中从而控制冷却液的流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中冷却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秀亨梁光植赵镇佑韩胜国孙晋郁金宇泰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