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格构柱接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0450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格构柱接驳装置,所述施工电梯包括电梯标准节和沿所述施工电梯标准节设立的滑轨,其中,所述接驳装置设于核心筒的混凝土结构与电梯标准节之间,所述接驳装置包括格构柱和附着架,所述格构柱的顶端固定于桁架平台,所述格构柱朝向所述混凝土结构的一侧设有导向轮,所述格构柱通过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可滑动连接;所述格构柱朝向所述电梯标准节的一侧与所述附着架固接,所述附着架设有滑轮,所述附着架通过所述滑轮与所述电梯标准节可滑动连接,解决了施工电梯一般只能行驶至模架系统最底层通道的技术问题,达到施工电梯直达施工层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电梯格构柱接驳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施工电梯格构柱接驳装置。
技术介绍
在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时,往往采用模架系统进行施工,现有的施工电梯一般通过标准节附墙固定于已浇筑的核心筒混凝土结构上,所以施工电梯一般只能行驶至模架系统最底层通道,而不能直接上升到施工层,对人员和材料的运输造成极大不便,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施工电梯格构柱接驳装置,解决了施工电梯只能行驶至模架系统最底层通道的技术问题,达到施工电梯直达模架系统上层平台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电梯格构柱接驳装置,所述施工电梯包括电梯标准节和沿所述施工电梯标准节设立的滑轨,所述接驳装置设于核心筒的混凝土结构与电梯标准节之间,所述接驳装置包括格构柱和附着架,所述格构柱的顶端固定于桁架平台,所述格构柱朝向所述混凝土结构的一侧设有导向轮,所述格构柱通过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可滑动连接;所述格构柱朝向所述电梯标准节的一侧与所述附着架固接,所述附着架设有滑轮,所述附着架通过所述滑轮与所述电梯标准节可滑动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格构柱包括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导向轮设于所述底端。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格构柱包括至少二单元节,所述接驳装置由所述单元节竖向依次连接组成。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单元节包括四立柱,所述立柱包括相对的上下两端,相邻所述立柱的上端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相邻所述立柱的下端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二相对设立的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杆,所述立柱和与之相连的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杆。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定义相连接的任意二所述单元节为第一单元节和第二单元节,所述第一单元节的立柱上端和所述第二单元节的立柱下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核心筒的混凝土结构与施工电梯标准节之间设立本技术接驳装置,所述接驳装置朝向混凝土结构的一侧设有导向轮、且朝向施工电梯标准节的一侧通过滑轮沿施工电梯标准节的滑轨上下滑动,达到了施工电梯直达施工层的技术效果,方便人员及材料的运输,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同时,本技术与核心筒的混凝土结构可滑动连接且与附着架固定连接,所述附着架通过滑轮可在施工电梯标准节上滑动,以此本技术可随模架系统一同顶升,本技术接驳装置安全可靠、施工简易、适应性强、效果显著,在未来的超高层施工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接驳装置侧立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接驳装置与施工电梯、核心筒的结合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接驳装置的附着架侧立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接驳装置的格构柱正立面图。图5是本技术接驳装置的格构柱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1-接驳装置,3-施工电梯标准节,4-附着架,5-导向轮,6-混凝土结构,20-桁架平台,21-桁架上弦,22-桁架下弦,41-滑轮,42-螺栓,31-滑轨,11-立柱,12-连接杆,13-第一加强杆,14-第二加强杆,15-第一单元节,16-第二单元节,111-上端,112-下端。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施工电梯格构柱接驳装置。其中:参阅图1和图3,本技术接驳装置1设于核心筒的混凝土结构6与施工电梯标准节3之间,所述接驳装置包括格构柱1与附着架4,格构柱1的顶端固定于最上层的桁架平台20,所述桁架平台20包括桁架上弦21与桁架下弦22,格构柱1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格构柱1的顶端与桁架上弦21及桁架下弦2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为防止接驳装置在受力时发生变形,格构柱1朝向混凝土结构6的一侧设有导向轮5,且导向轮5可在混凝土结构6的表面上下滑动;格构柱1朝向电梯标准节3的一侧与附着架4的一端固定连接,附着架4的另一端设有滑轮41,沿电梯标准节3设有滑轨31,所述滑轮41可沿所述滑轨31上下滑动,从而附着架4为滑动式附着架;以此,当桁架平台20顶升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格构柱1随之顶升,格构柱1的顶升带动与其连接的导向轮5沿混凝土结构6的表面向上滑动,并同时带动附着架4沿滑轨31向上滑动。优选的,导向轮5设于格构柱1的底端;附着架4通过螺栓42螺接固定于格构柱1。参阅图4和图5,格构柱1由多个一定高度的单元节竖向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单元节包括四根相对设立的立柱11,所述四立柱组成单元节框架,优选地,所述单元节框架的横截面为近似矩形的结构,立柱11包括相对的上端111和下端112,所述上端111之间通过连接杆12连接,所述下端112之间通过连接杆12连接,在相对的二连接杆12之间斜设有第一加强杆13,所述第一加强杆13的两端连接于相对的连接杆12之间;在立柱11和与之连接的连接杆12之间还斜设有第二加强杆14,所述单元节框架具有四侧面,每侧面各设有二所述第二加强杆14,且第二加强杆14亦具有相对的两端,一端与立柱11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12连接。第一加强杆13和第二加强杆14的有益效果是防止接驳装置1在受力后变形过大和避免角部节点应力集中。上述单元节组成相邻的第一单元节15和第二单元节16,所述第一单元节15的立柱上端111和所述第二单元节16的立柱下端112连接,并将多个单元节按此连接方式依次连接组成格构柱1。优选地,相邻单元节通过M22螺栓螺接,在实际使用中,可依据施工情况通过增加上述单元节的方式增高接驳装置1。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元节的高度均为2200mm,所述单元节框架的尺寸为1390*1060mm,所述立柱11采用200*100H型钢,所述连接杆12、第一加强杆13及第二加强杆14均采用80*4的方管。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施工电梯格构柱接驳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施工电梯格构柱接驳装置,所述施工电梯包括电梯标准节和沿所述施工电梯标准节设立的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装置设于核心筒的混凝土结构与电梯标准节之间,所述接驳装置包括格构柱和附着架,所述格构柱的顶端固定于桁架平台,所述格构柱朝向所述混凝土结构的一侧设有导向轮,所述格构柱通过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可滑动连接;所述格构柱朝向所述电梯标准节的一侧与所述附着架固接,所述附着架设有滑轮,所述附着架通过所述滑轮与所述电梯标准节可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电梯格构柱接驳装置,所述施工电梯包括电梯标准节和沿所述施工电梯标准节设立的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装置设于核心筒的混凝土结构与电梯标准节之间,所述接驳装置包括格构柱和附着架,所述格构柱的顶端固定于桁架平台,所述格构柱朝向所述混凝土结构的一侧设有导向轮,所述格构柱通过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可滑动连接;所述格构柱朝向所述电梯标准节的一侧与所述附着架固接,所述附着架设有滑轮,所述附着架通过所述滑轮与所述电梯标准节可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电梯格构柱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柱包括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导向轮设于所述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电梯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鼎聂云鹏李厚波杨晓宇龚煌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