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该船舶搭载能够始终达到IMO制定的压载水管理标准的、使用便利性良好的压载水处理系统。该船舶具有:压载水处理装置(12),其对压载水中所含的微生物类进行处理;压载舱,其经由配管系统与压载水处理装置(12)连接;机舱室(11),其设置有发动机;舵机室(5),其设置有对舵进行操作的舵机;压载水处理装置(12)设置于在机舱室(11)内开口的舱底水舱(8)的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压载水处理装置的船舶,特别涉及具有从船舶的压载水中除去水生生物的压载水处理系统的船舶。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远洋航行的船舶中,不论是运输矿石、原油等货物的船舶还是客轮都设有压载舱,通过在该压载舱内贮存海水、淡水等压载水,由此控制船体的姿势和确保复原性。压载水是在空船时被取入到压载舱内并与货物装载的进行相对应地从压载舱中排出,所以,在与取水地不同的地域排水。因此,水生生物有可能会与压载水一起移动并定居在新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担心会破坏生态系统、或对水产业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此外,还惧怕因与压载水一起移动的病原菌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与船舶的压载水管理相关的国际公约中,于2004年2月采用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赋予了搭载压载水处理装置的义务。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IMO)规定制定的压载水管理标准如下:·每立方米中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50μm的可生存生物少于10个;·每毫升中最小尺寸小于50μm但大于或等于10μm的可生存生物少于10个;·有毒霍乱弧菌(01、0139):少于1cfu/100μm;·大肠杆菌:少于250cfu/100ml;·肠球菌:少于100cfu/100ml。该公约(以下称为“IMO”)预定在规定的条件齐备之后生效。另一方面,为了满足该标准,提出了净化压载水的各种压载水处理技术。例如,以往的主流是在利用过滤器进行粗过滤(物理处理)之后添加杀菌剂的杀菌方式,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添加氯系药剂对压载水杀菌。此外,专利文献2利用过氧化氢对压载水杀菌,专利文献3利用臭氧对压载水杀菌。近年来,还提出了凝聚分离方式,代替杀菌方式。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通过向压载水中添加药剂和磁性粉,以卷入作为除去对象的水生生物的方式形成磁性絮凝物,并且通过利用磁铁或过滤器回收该磁性絮凝物,从而分离除去作为对象的水生生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32278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00091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1249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18887号公报然而,有可能会在全世界范围的港口取入压载水,其水质因取水场所不同而大幅度不同。例如,在水质污染严重的水域中,会因富营养化而使存在于水中的细菌和浮游生物等水生生物增多。此外,即使在相同水域,有时也会因季节不同而使水生生物的数量大幅变化,或因昼夜的温度差而产生对流等,使水生生物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变化。因此,始终达到IMO制定的压载水管理标准非常困难,有可能在想要强行满足标准时产生新的弊病。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为了切实地达到标准,需要注入过量的杀菌剂,过量的药液注入会导致其药效残留,有可能会对压载舱的涂装产生不良影响、或在排出压载水时杀死该水域的水生生物。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为了切实地达到标准,需要过量地添加磁性絮凝物形成用的药剂,有可能会因该过量的药液注入而无用地增加磁性絮凝物的回收物的量。而且,压载水处理装置与包括泵类和阀类的连接部的压载水配管系统是连通的,所以对意外的泄漏水、紧急时的排出水、该装置的保养过程中使用的清洗后的水的处置和对原本残留在处理装置内的水的处置很成问题。此外,确认压载水的处理是否遵守了公约制定的规定也很成问题,而且还需要检查是否顺畅地进行了压载水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该船舶搭载能够始终达到IMO制定的压载水管理标准的、使用便利性良好的压载水处理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船舶采用如下手段。即,本技术一方式的船舶具有:压载水处理装置,其对压载水中所含的微生物类进行处理;压载舱,其经由配管系统与该压载水处理装置连接;机舱室,其设置有发动机;舵机室,其设置有对船的舵进行操作的舵机;所述压载水处理装置设置于在所述机舱室内开口的舱底水舱的上方。此外,也可以在机舱室内设有设置所述压载水处理装置的底板部,在该底板部设有向所述舱底水舱导引水的排水通道。此外,压载水处理装置也可以具有从包含药品处理的系统、包含电化学处理的系统、包含过滤处理的系统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系统,所述排水部进行所述压载水处理装置保养时的排水,所述排水部的上游端位置和所述压载水处理装置的排水侧侧面的距离在1m以内。压载水处理装置减少、或除去乃至杀死微生物类。在机舱室中,除了发动机以外,还设置有锅炉、发电机、泵等驱动船舶所需的主要设备。舱底水舱(包括称为舱底水阱或舱底水积槽的部分。以下相同)在机舱室内的底板上开口。舱底水舱具有接收压载水处理装置保养时的清洗水、压载水处理装置内的残留水或紧急事态下的溢流水、从其与配管系统的密封部泄漏的泄漏水等的功能。因此,将压载水处理装置设置于在机舱室内开口的舱底水舱的上方非常重要。特别是,就舱底水舱和压载水处理装置的位置关系而言,通过尽量在舱底水舱开口的正上方设置压载水处理装置,能够将保养时等的压载水处理装置内部的水直接排向舱底水舱。这样,能够抑制设置压载水处理装置的底板部(底板面)的污损,并使到底舱的排水路径最短。优选的是,在设置压载水处理装置的机舱室内的底板部(甲板或与其类似的结构),配设有形成使水向舱底水舱落下的结构的排水部(漏水口(scupper)或配管)。由此,可以使压载水处理装置保养时的排出水经由排水部到达所述舱底水舱的排水路径。另外,也可以是,在舱底水舱上还设有排水口,在经过排水处理装置之后向船外排出。在本技术中,在根据压载水的水质进行水处理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在水处理中使用的药液的过量注入或注入不足。例如,在使用杀菌方式的压载水处理装置作为压载水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杀菌剂的过量注入或注入不足,可以防止杀菌剂对压载舱的涂装和环境产生负荷。在本技术中,在根据压载水的水质控制凝聚剂注入量的情况下,能够以不产生过量或不足的方式注入凝聚剂。因此,可以防止因凝聚剂的过量注入而导致凝聚剂残留,可以将排出压载水时的环境负荷抑制在最小限度。此外,在压载水处理系统中,压载水处理装置可以具有物理去除装置,该物理去除装置以物理方式除去大型的水生生物和浮游物质,防止沉淀物堆积在所述压载舱内。以上,根据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可以提供一种船舶,该船舶搭载能够始终达到IMO制定的压载水管理标准的、使用便利性良好的压载水处理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侧视观察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的简要结构图。图2的(a)~(c)表示图1的压载水处理装置周围,(a)是设有围板的侧视图,(b)、(c)是未设置围板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1的舱底水舱周围的侧断面图。图4是侧视观察本技术的第一变形例的船舶的简要结构图。图5是侧视观察本技术的第二变形例的船舶的简要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船舶,2...船体,3...舵,4...螺旋桨,5...舵机室,6、61、62、63、64...漏水口,7、71、72、73、74、19...配管,8...舱底水舱,9...压载配管系统,10...压载水泵,11...机舱室,12、121、122...压载水处理装置,13、15...甲板,14...围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具有:压载水处理装置,其对压载水中所含的微生物类进行处理;压载舱,其经由配管系统与该压载水处理装置连接;机舱室,其设置有发动机;舵机室,其设置有对舵进行操作的舵机;所述压载水处理装置设置于在所述机舱室内开口的舱底水舱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具有:压载水处理装置,其对压载水中所含的微生物类进行处理;压载舱,其经由配管系统与该压载水处理装置连接;机舱室,其设置有发动机;舵机室,其设置有对舵进行操作的舵机;所述压载水处理装置设置于在所述机舱室内开口的舱底水舱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舱室内设有设置所述压载水处理装置的底板部,在该底板部设有向所述舱底水舱导引水的排水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田恒一,武村清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