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蓝红色素脱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9961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蓝红色素脱味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甘蓝红色素溶液用盐酸调节其pH值为3,向其中加入2%的活性碳,搅拌1-3h,过滤,得滤液;(2)将得到的甘蓝红色素滤液与植物油混合搅拌1-5小时,静置6-18h,待混合液分层,得下层甘蓝红色素溶液;(3)将步骤(2)中的上层油层与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静置分层,回收上层植物油,并收集下层甘蓝红色素溶液减压浓缩;(4)将步骤(2)和步骤(3)中收集得到的甘蓝红色素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去除异味的甘蓝红色素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可有效去除甘蓝红色素中特有的甘蓝特征气味,且不会破坏甘蓝红色素的结构及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蓝红色素脱味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甘蓝红色素处理方法,具体是一种甘蓝红色素脱味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甘蓝红色素是从紫甘蓝中提取的天然色素,是花色苷的一种,该类色素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功能,如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降低血脂、抑制肿瘤等。由于甘蓝红色素的安全性高,营养价值好受到人们的追捧,但色素中的含硫物质使甘蓝红色素有其独特的植物性气味,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因而进行甘蓝红色素脱味的研究很有必要。目前,对甘蓝红色素脱味的研究比较少,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391333A的申请,是将从大孔树脂解析得到的花色苷乙醇溶液用活性炭脱味,针对性弱,脱味效果不明显,脱味时间较长(48h或72h),会大大降低色素的收率。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735643A的申请中,甘蓝红脱味是用有机试剂萃取法,该方法将丁烷与乙醚混合后,萃取分层后去除甘蓝红液体中的异味物质,由于所用的有机试剂为低沸点、强挥发性的萃取溶剂丁烷及静置辅剂乙醚,在食品安全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为了保证其食品安全性,需要在该专利基础上增加繁杂的后续工艺。因此,寻找一种工艺简单,不破坏甘蓝红色素结构及性质,又能有效去除甘蓝红色素中特有的甘蓝特征性气味的方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目前甘蓝红色素因存在异味而限制其应用的问题,提供一种甘蓝红色素脱味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可以有效去除甘蓝红色素中的异味物质,又能保护甘蓝红色素原有结构及性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甘蓝红色素脱味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活性炭预脱味甘蓝红色素溶液用盐酸调节其pH值为3,向其中加入2%的活性碳,搅拌1-3h,过滤,得滤液;(2)植物油萃取脱味将得到的甘蓝红色素滤液与植物油混合搅拌,滤液与植物油质量比为1-5:1,搅拌时间为1-5小时,搅拌速度为100-500r/min,搅拌过程中保持温度30-45℃,静置6-18h,待混合液分层,得下层甘蓝红色素溶液;(3)反萃取回收植物油将步骤(2)中的上层油层与水按1-10:1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静置分层,回收上层植物油,并收集下层甘蓝红色素溶液减压浓缩;(4)干燥将步骤(2)和步骤(3)中收集得到的甘蓝红色素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去除异味的甘蓝红色素粉末。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活性炭优选为果壳活性炭B。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植物油优选为棕榈油A。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活性炭、植物油、各步骤的工艺参数均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具体实验过程如下:一、活性炭的选择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的多孔性物质,其多孔结构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使其具有吸附能力。活性炭吸附属于物理吸附,不会破坏吸附剂结构和性质,因而在脱色、脱味、净化空气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活性炭按其材质可分为分煤质活性炭、木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等,因其孔隙大小的不同在吸附方面各有所长,本专利技术对多种活性炭进行了对比,具体试验如下。将用盐酸调节pH为3的甘蓝红色素溶液与某活性炭按50:1比例添加,搅拌充分后减压过滤,将得到的滤液进行去除异味效果评价。其中,搅拌条件为350r/min,在45℃条件下搅拌3h。结果见表1。表1活性炭筛选活性炭品种感官评价得分收率椰壳活性炭792.8%果壳活性炭A794.5%果壳活性炭B993.4%木质活性炭891.3%从表1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综合因素考虑选择果壳活性炭B。二、活性炭预脱味条件将用盐酸调节pH为3的甘蓝红色素溶液与果壳活性炭按50:1比例添加,搅拌后减压过滤,将得到的滤液进行去除异味效果评价。去除异味效果评价采用感官评价的方式(采用10分制)。结果见表2、表3。表2活性炭预脱味因素水平表表3活性炭预脱味正交试验从表2、表3可以得出,表2中的三个因素中对感官评价分数的影响顺序为RB>RA>RC,即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温度。最优方案为:A2B1C2,即搅拌速度为250r/min,搅拌时间为1h,搅拌温度为35℃。正交实验中,分别对各个实验进行了收率计算,在感官评价中得分7.0分以上的收率分别为:实验2收率为94.8%、实验4收率为97.1%、实验5收率为95.4%、实验7收率为97.4%,收率均高于94.8%,表明活性炭脱味的方法在色素收得率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三、植物油的筛选将经过活性炭预脱味的甘蓝红色素滤液与植物油混合搅拌,滤液与植物油质量比为1:1,搅拌时间为4h,搅拌速度为400r/min,搅拌过程中保持温度40℃;然后静置18h,待混合液分层,得下层甘蓝红色素溶液。将得到的溶液进行异味去除效果评价。结果见下表4。表4植物油筛选植物油品种感官评价得分收率大豆油8.192.3%棕榈油A9.593.5%棕榈油B8.394.4%菜籽油7.595.1%葵花籽油6.293.6%从表4中得出,使用不同植物油时收率相差不大(大豆油和菜籽油相差2.8%),所以根据综合生产成本、感官评价、收率等因素,选择棕榈油A。四、植物油萃取条件优化将经过活性炭预脱味的甘蓝红色素滤液与菜籽油混合搅拌,滤液与植物油质量比为1-5:1,搅拌时间为1-5h,搅拌速度为300-500r/min,搅拌过程中保持温度25-45℃;然后静置18h,待混合液分层,得下层甘蓝红色素溶液。表5为萃取条件,并将得到的甘蓝红色素溶液进行异味去除效果评价,结果见表6。表5植物油脱味因素水平表ABCD1质量1比:1(v/v)搅拌速3度00(r/min)搅拌时1间(h)搅拌温25度(℃)23:140033535:1500545表6植物油脱味正交试验从表5及从表6可以得出,表五种的四因素中对感官评价分数的影响顺序为RB>RD>RC>RA,即搅拌速度>搅拌温度>搅拌时间>质量比(色素:植物油)。最优方案为:A1B1C3D2,即质量比(色素:植物油)为1:1,搅拌速度为300r/min,搅拌时间为5h,搅拌温度为35℃。在上述正交实验中,分别对各个实验进行了收率计算,在感官评价中得分8.0分以上的收率分别为:实验1收率为96.5%、实验2收率为94.8%、实验7收率为95.4%,收率均高于94.8%,表明该脱味方法在色素收得率方面皆较好,色素损失少。本专利技术结合活性炭预脱味和植物油萃取脱味对甘蓝红色素进行脱味处理,萃取剂为植物油安全且回收方便可多次萃取,操作简单且甘蓝红色素收率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甘蓝红色素脱味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活性炭预脱味甘蓝红色素溶液用盐酸调节其pH值为3,向其中加入2%的果壳活性炭B,搅拌1-3h,过滤,得滤液;经此步处理后,去除异味效果评分为8.4分,甘蓝红色素收率为96.7%;(2)植物油萃取脱味将得到的甘蓝红色素滤液与植物油混合搅拌,滤液与植物油质量比为1:1,搅拌时间为1小时,搅拌速度为300r/min,搅拌过程中保持温度35℃,静置8h,待混合液分层,得下层甘蓝红色素溶液;经此步处理后异味去除效果评分为9.4分,甘蓝红色素收率为95.8%;(3)反萃取回收植物油将步骤(2)中的上层油层与水按5:1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静置4h分层,回收上层植物油,并收集下层甘蓝红色素溶液减压浓缩;(4)干燥将步骤(2)和步骤(3)中收集得到的甘蓝红色素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去除异味的甘蓝红色素粉末,甘蓝红色素收率为91.1%。本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优选为果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甘蓝红色素脱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活性炭预脱味甘蓝红色素溶液用盐酸调节其pH值为3,向其中加入2%的活性碳,搅拌1‑3h,过滤,得滤液;(2)植物油萃取脱味将得到的甘蓝红色素滤液与植物油混合搅拌,滤液与植物油质量比为1‑5:1,搅拌时间为1‑5小时,搅拌速度为100‑500r/min,搅拌过程中保持温度30‑45℃,静置6‑18h,待混合液分层,得下层甘蓝红色素溶液;(3)反萃取回收植物油将步骤(2)中的上层油层与水按1‑10:1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静置分层,回收上层植物油,并收集下层甘蓝红色素溶液减压浓缩;(4)干燥将步骤(2)和步骤(3)中收集得到的甘蓝红色素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去除异味的甘蓝红色素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蓝红色素脱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活性炭预脱味甘蓝红色素溶液用盐酸调节其pH值为3,向其中加入2%的活性碳,搅拌1-3h,过滤,得滤液;(2)植物油萃取脱味将得到的甘蓝红色素滤液与植物油混合搅拌,滤液与植物油质量比为1-5:1,搅拌时间为1-5小时,搅拌速度为100-500r/min,搅拌过程中保持温度30-45℃,静置6-18h,待混合液分层,得下层甘蓝红色素溶液;(3)反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建辉马舒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绿孚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