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系统,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储料罐,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外部均包覆有夹套,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上部设置有加热管;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下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料管和排污管;出水管呈T形,两个端口与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夹套连通,另一个端口为冷凝水出水口,且出水管靠近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排污管与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内腔连通,出料管将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储料罐的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酵系统,设置合理,节省成本,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系统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发酵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生物技术工业发展迅速,许多生物产品如药品、保健品等被商业化生产。生物产品的发酵法生产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化学变化和生理变化的综合过程,如何将发酵系统加热、出料、排污等管道优化设计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发酵系统管路设置复杂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酵系统,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储料罐,所述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相同,用于对原料进行发酵,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外部均包覆有夹套,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上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呈T形,具有三个端口,其中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夹套连通,另一个端口为蒸汽的输入口,通过加热管的入口可以将蒸汽输入到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夹套中,且加热管靠近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通过加热管的入口可以将蒸汽输入到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夹套中,达到给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中物料加热、保温的目的,保证发酵过程正常进行。所述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上均设置有温度计和压力表,用于测量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中的温度和压强,并根据测量情况,调整加热管上的阀门,控制加热管中蒸汽的流量和压强。所述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下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料管和排污管;其中出水管呈T形,两个端口与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夹套连通,另一个端口为冷凝水出水口,且出水管靠近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夹套中的蒸汽冷凝后从出水管中流出,通过设置阀门分别控制,便于操作。所述排污管与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内腔连通,发酵后的污水、污渣从排污管中排出,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排污管连通,冷凝水经出水管进入排污管中,使夹套的蒸汽、冷凝水处于流动状态,蒸汽不断补给输入,保证加热效果。所述出料管将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储料罐的内腔连通,通过出料管将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中发酵后的产物输送到储料罐中,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出料管上设有支管,支管与排污管连通,支管上安装有阀门,停车后,清洗管道时,方便将出料管中的污物排出。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污管上连通有旁通管,与旁通管并联的对应段排污管上设置有手动阀,旁通管上设置有电动阀,旁通管的直径小于排污管。正常发酵反应阶段,手动阀关闭,旁路上的电动阀打开,旁通管导通,污物经旁通管排出,因为正常发酵反应阶段,污物排出量小,所以从旁通管排出,电动阀的开、关可以远程控制,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当停车清洗反应釜,排污量大,则打开手动阀,增大排出流量,提高效率。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排污管连通,将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中发酵后的污水、污渣汇通后排出,且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排污管上均设置有旁通管,缩短排污管路径,节省成本。进一步改进,所述支管通过法兰盘与出料管连接,排污管分别通过法兰盘与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连接,便有拆卸、维修、更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发酵系统,设置合理,节省成本,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本技术所述发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发酵系统,包括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1和储料罐3,所述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相同,用于对原料进行发酵,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的外部均包覆有夹套,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的上部设置有加热管4,所述加热管呈T形,具有三个端口,其中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的夹套连通,另一个端口为蒸汽的输入口,且加热管靠近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通过加热管4的入口可以将蒸汽输入到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的夹套中,达到给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中物料加热、保温的目的,保证发酵过程正常进行。所述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上均设置有温度计和压力表,用于测量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中的温度和压强,并根据测量情况,调整加热管上的阀门,控制加热管中蒸汽的流量和压强。所述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的下部设置有出水管5、出料管和6排污管7;其中出水管5呈T形,两个端口与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的夹套连通,另一个端口为冷凝水出水口,且出水管5靠近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排污管7与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的内腔连通,发酵后的污水、污渣从排污管7中排出,所述出水管5的出水口与排污管7连通,冷凝水经出水管进入排污管7中,使夹套的蒸汽、冷凝水处于流动状态,蒸汽不断补给输入,保证加热效果。所述出料管6将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和储料罐3的内腔连通,通过出料管6将第一反应1釜、第二反应釜2中发酵后的产物输送到储料罐3中,出料管3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出料管6上设有支管9,支管9与排污管7连通,支管9上安装有阀门,停车后,清洗管道时,方便将出料管中的污物排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污管上连通有旁通管10,与旁通管并联的对应段11排污管上设置有手动阀14,旁通管10上设置有电动阀13,旁通管10的直径小于排污管。正常发酵反应阶段,手动阀14关闭,旁路上的电动阀13打开,旁通管导通,污物经旁通管排出,因为正常发酵反应阶段,污物排出量小,所以从旁通管排出,电动阀的开、关可以远程控制,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当停车清洗反应釜,排污量大,则打开手动阀,增大排出流量,提高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的排污管7连通,将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中发酵后的污水、污渣汇通后排出,且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的排污管上均设置有旁通管10,缩短排污管路径,节省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管9通过法兰盘8与出料管6连接,排污管7分别通过法兰盘8与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连接,便有拆卸、维修、更换。本技术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技术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技术的技术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储料罐,所述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相同,用于对原料进行发酵,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外部均包覆有夹套,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上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呈T形,具有三个端口,其中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夹套连通,另一个端口为蒸汽的输入口,且加热管靠近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下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料管和排污管;其中出水管呈T形,两个端口与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夹套连通,另一个端口为冷凝水出水口,且出水管靠近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排污管与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内腔连通,发酵后的污水、污渣从排污管中排出,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排污管连通;所述出料管将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储料罐的内腔连通,通过出料管将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中发酵后的产物输送到储料罐中,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出料管上设有支管,支管与排污管连通,支管上安装有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储料罐,所述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相同,用于对原料进行发酵,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外部均包覆有夹套,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上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呈T形,具有三个端口,其中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夹套连通,另一个端口为蒸汽的输入口,且加热管靠近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下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料管和排污管;其中出水管呈T形,两个端口与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夹套连通,另一个端口为冷凝水出水口,且出水管靠近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排污管与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的内腔连通,发酵后的污水、污渣从排污管中排出,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排污管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三江,路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御匾国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