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9370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包括底板和护罩;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一个上端开口的盒体,盒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盒体的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盒体内设有输入管和过渡管,输入管的上端与护罩的内部相连通,输入管的下端与第三内腔相连通,过渡管的两端分别伸入至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二隔板上设有数个气孔;盒体上安装有输出管,输出管的一端与第三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护罩,避免了轿厢外的气流经过风机的叶片空隙快速进出轿厢;通过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输入管和过渡管,且在输入管上设有消音孔和第二吸声材料层,能够消除由风机向轿厢内传递的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需要在电梯的轿厢外安装风机,以保持轿厢的良好通风,现有的轿厢的通风结构存在两个缺点:当电梯高速运行时,轿厢外的气流会经过风机的叶片空隙快速进出轿厢,形成较大的风噪,对轿厢内的乘客造成干扰;风机工作时也会形成风噪,风噪经过轿厢的进气管道传递到轿厢内,严重影响了乘客的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轿厢的通风结构向轿厢内传递的噪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的护罩,所述护罩和所述底板构成一个右侧具有进风口的盒状结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一个上端开口的盒体,所述底板覆盖所述盒体的开口,所述盒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盒体的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所述第三内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盒体的底壁之间;所述盒体内设有输入管和过渡管,所述输入管穿过所述底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所述输入管的上端与所述护罩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输入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内腔相连通,所述输入管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部分上均匀分布有消音孔,所述输入管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部分上包裹有第二吸声材料层;所述过渡管穿过所述第一隔板,所述过渡管的两端分别伸入至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数个气孔;所述盒体上安装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内腔连通,所述输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盒体的外部连通。进一步,所述护罩的内壁上粘贴有第一吸声材料层。进一步,所述第三内腔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输出管之间。进一步,所述底板的边缘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盒体上端的开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盒体上端的开口和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密封圈。进一步,所述盒体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支耳。本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向轿厢内传递的噪声;通过设置护罩,避免了轿厢外的气流经过风机的叶片空隙快速进出轿厢;通过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输入管和过渡管,且在输入管上设有消音孔和第二吸声材料层,能够消除由风机向轿厢内传递的噪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护罩;3—第一吸声材料层;4—盒体;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第一内腔;8—第二内腔;9—第三内腔;10—输入管;11—消音孔;12—第二吸声材料层;13—过渡管;14—滤网;15—输出管;16—安装支耳;17—第一法兰;18—第二法兰;19—密封圈;20—气孔;21—进风口;22—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包括底板1和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的护罩2,护罩2和底板1构成一个右侧具有进风口21的盒状结构;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一个上端开口的盒体4,底板1覆盖盒体4的开口,盒体4内设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将盒体4的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7、第二内腔8和第三内腔9,第一内腔7位于第一隔板5和底板1之间,第二内腔8位于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之间,第三内腔9位于第二隔板6和盒体4的底壁之间;盒体4内设有输入管10和过渡管13,输入管10穿过底板1、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输入管10的上端与护罩2的内部相连通,输入管10的下端与第三内腔9相连通,输入管10位于第一内腔7内的部分上均匀分布有消音孔11,输入管10位于第一内腔7内的部分上包裹有第二吸声材料层12;过渡管13穿过第一隔板5,过渡管13的两端分别伸入至第一内腔7和第二内腔8;第二隔板6上设有数个气孔20;盒体4上安装有输出管15,输出管15的一端与第三内腔9连通,输出管15的另一端与盒体4的外部连通。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风机22安装在护罩2内,风机22的输出端与输入管10的上端相连通;盒体4安装在电梯的轿厢上,输出管15与轿厢的内部相连通;在风机22工作时,风机22向输入管10内输送气体,输入管10内的气体大部分直接进入第三内腔9,一小部分气体经过消音孔11进入第一内腔7,然后经过过渡管13和气孔20进入第三内腔9,最终所有的气体经过输出管15进入电梯的轿厢内部;由于输入管10位于第一内腔7内的部分上设有消音孔11,消音孔11和第一内腔7形成微穿孔消音结构,噪声由风机22处进入输入管10后,一部分中频和低频的噪声被微穿孔消音结构吸收,噪声得到了一定衰减。再通过第二吸声材料层12,能够将噪声的声能转化为热能,高频段的噪声被吸收。第二内腔8构成一个谐振腔,噪声由过渡管13进入第二内腔8后,中频和低频的噪声进一步减弱,最终噪声就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而当轿厢高速运行时,产生的气流则被护罩2挡住,气流只能通过进风口21迂回进入护罩2内,避免了轿厢外的气流经过风机22的叶片空隙快速进出轿厢。进一步,护罩2的内壁上粘贴有第一吸声材料层3。由进风口21进入到护罩2内的气流撞击在第一吸声材料层3上,第一吸声材料层3能够有效降低这些气流所带来的噪声。进一步,第三内腔9内设置有滤网14,滤网14位于第二隔板6和输出管15之间。滤网14用于防止灰尘进入输出管15.进一步,底板1的边缘设有第一法兰17,盒体4上端的开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法兰18,第一法兰17和第二法兰1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盒体4上端的开口和底板1之间设有密封圈19,以确保第一内腔7的密封性能;在设置时可以在盒体4上端的开口处设置一个用于安装密封圈19的环形槽。进一步,盒体4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支耳16,以方便将本技术安装在电梯桥箱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的护罩,所述护罩和所述底板构成一个右侧具有进风口的盒状结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一个上端开口的盒体,所述底板覆盖所述盒体的开口,所述盒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盒体的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所述第三内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盒体的底壁之间;所述盒体内设有输入管和过渡管,所述输入管穿过所述底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所述输入管的上端与所述护罩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输入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内腔相连通,所述输入管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部分上均匀分布有消音孔,所述输入管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部分上包裹有第二吸声材料层;所述过渡管穿过所述第一隔板,所述过渡管的两端分别伸入至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数个气孔;所述盒体上安装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内腔连通,所述输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盒体的外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的护罩,所述护罩和所述底板构成一个右侧具有进风口的盒状结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一个上端开口的盒体,所述底板覆盖所述盒体的开口,所述盒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盒体的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所述第三内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盒体的底壁之间;所述盒体内设有输入管和过渡管,所述输入管穿过所述底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所述输入管的上端与所述护罩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输入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内腔相连通,所述输入管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部分上均匀分布有消音孔,所述输入管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的部分上包裹有第二吸声材料层;所述过渡管穿过所述第一隔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波刘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红方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