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执行层、驱动层、控制层和终端,所述执行层包括按压执行机构,所述驱动层包括气动系统,所述控制层包括控制器,所述终端包括人机交互装置。气动按压部分以可选的气缸按压方式或气囊按压方式实现。气动按压部分底部接压迫板,压迫板下侧设置粘扣粘贴配套大小的止血敷料。实现了安全、精准、自动的按压止血,增加了间歇减压、参数设置、显示、定时、监测、报警、软件应用等功能,实现了可预置、可读取、自控制、可报警的智能化标准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型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智能型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桡动脉穿刺技术作为一项常规医疗技术及护理操作,广泛应用于目前的医疗活动中。尽管该技术具备诸多优点,但穿刺后止血一直是困扰广大医护人员的一大难题。理想的术后止血处理应长时、持续、压力递减式压迫止血,处理不当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止血不足会导致局部大量动脉性出血或皮下血肿,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和生理痛苦,止血过度则可能导致手部血液循环障碍,桡动脉闭塞,甚至手部缺血性坏死。传统的桡动脉穿刺术后止血处理常由医护人员对穿刺点行手工压迫,继之以敷料和绷带行局部加压包扎以维持对穿刺点的压力达止血目的。该方法须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局部情况,对行医经验依赖程度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医疗成本,而加压包扎的方式难以实现灵活的减压处理,增加了并发症风险。近年来,伴随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桡动脉穿刺技术的应用愈加频繁,其并发症风险也愈加凸显。新近出现的大批新型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极大的改善了这一状况,主要包括机械螺旋压迫及气囊充气压迫方式。但此类装置仍存在诸多缺陷:1)压力控制精度较低,无法做到精确量化,仍须依赖医护人员的长期使用经验才能达到理想的调控效果,尤以机械螺旋压迫最为明显;2)压迫面积过大,压迫点不准确,导致非穿刺血管受压,尤以气囊充气压迫最为明显;3)无法实现自动化压力递减,仍须医护人员反复床旁人工减压操作;4)未实现智能化或智能化程度极低。综上所述,目前亟待一种智能型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执行层、驱动层、控制层和终端,所述执行层包括按压执行机构,所述驱动层包括气动系统,所述控制层包括控制器,所述终端包括人机交互装置。优选的,所述按压执行机构包括佩戴部和气动按压部,佩戴部主要由安装板和收紧绷带两部分组成,所述收紧绷带的端口设置收紧绷带末端,且收紧绷带末端设置粘扣用于收紧后粘接固定,所述气动按压部可选的设置为气缸按压装置或气囊按压装置。优选的,所述气缸按压装置以微型气缸作为执行部件,所述微型气缸设置于安装板上方,所述安装板下方左侧配置硅橡胶支撑块作为辅助支撑部件,所述微型气缸下接置于安装板下方的压迫板,且压迫板下侧连接粘扣,该粘扣粘贴相配套大小的止血敷料。优选的,所述气囊按压装置配备1个按压气囊和1个支撑气囊,所述按压气囊设置于安装板下方,按压气囊底部粘贴压迫板,所述压迫板下侧设置粘扣,该粘扣粘贴相配套大小的止血敷料;所述支撑气囊固定于佩戴部的安装板下方左侧,用于撑紧安装板。优选的,所述气动系统与微型气缸或按压气囊连接,主要用于给微型气缸或按压气囊充放气,气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微型隔膜气泵、气动阀、压力传感器、气管、泄压阀组成,所述气动系统能根据程序控制自动调整气压,实现定时调压功能。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嵌入式微控制器、显示部分、按键、电源、BLE4.0通信接口、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定时器,显示部分、按键、电源、BLE4.0通信接口、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和定时器均与嵌入式微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可以是移动设备APP,例如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APP。更具体的,所述依次连接是指执行层与驱动层通过气动信号和气体通路相连接,驱动层和控制层之间通过电信号相连接,控制层和终端之间通过无线信号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在功能上除了实现安全、精准、自动的按压止血外,还增加了间歇减压、参数设置、显示、定时、监测、报警、软件应用等功能,实现了可预置、可读取、自控制、可报警的智能化标准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体系统架构图;图2是佩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按压执行机构气缸按压方式示意图;图4是按压执行机构气囊按压方式示意图;图5是控制器结构图。图中:1安装板、2收紧绷带、3收紧绷带末端、4硅橡胶支撑块、5微型气缸、6嵌入式微控制器、7BLE4.0通信接口、8支撑气囊、9压力传感器、10按压气囊、11压迫板、12粘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包括一套微型化的智能化系统,包括执行层、驱动层、控制层、终端,具体为按压执行机构、气动系统、控制器、人机交互装置,所述按压执行机构包括佩戴部分、气动按压部分,佩戴部分主要包括安装板1和收紧绷带2两部分组成,所述收紧绷带2的端口设置收紧绷带末端3,且收紧绷带末端3设置粘扣用于收紧后粘接固定,所述气动按压部分以可选的气缸按压方式或气囊按压方式实现。所述气缸按压方式以微型气缸5作为执行部件,所述安装板1上配置硅橡胶支撑块4作为辅助支撑部件,所述微型气缸5下接压迫板11,且压迫板11下侧设置粘扣12,使用粘贴配套大小的止血敷料,所述气囊按压方式配备1个按压气囊10和1个支撑气囊8,所述按压气囊10底部粘贴压迫板11,所述压迫板11下侧设置粘扣12,粘贴配套大小的止血敷料;所述支撑气囊8固定于佩戴部分,用于撑紧安装板1,所述气动系统主要用于给微型气缸5或按压气囊10充放气,并能根据程序控制自动调整气压,实现定时调压功能,气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微型隔膜气泵、气动阀、压力传感器9、气管、泄压阀组成,所述控制器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嵌入式微控制器6、显示部分、按键、电源、BLE4.0通信接口7、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定时器等,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为本设备配套开发手机或移动设备APP。工作原理:该装置用于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由专业医护人员确认桡动脉穿刺点,以按压装置底部,固定于压迫板11和粘扣12下的无菌止血敷料加压覆盖,同时调整佩戴部分的安装板1和带收紧绷带2,使其紧密贴合患者穿刺水平手臂,收紧绷带末端3固定。此时气动系统反馈压力信号至应用程序,实现压力数据的高精度、可视化管理。医护人员在应用程序中设置目标压力、定时时间、加/减压策略、报警提示等参数。上述设置信息经由蓝牙通讯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分析后转换为电信号传送至气动系统,气动系统将电信号转换为气动信号,藉由充放气操作实现对按压装置的调节。同时实时压力信息不断反馈回控制器及应用程序,实现压力数据采集及实时反馈调节,达到精准化控制。压迫板11配合粘扣12设计避免了气囊充气压迫式装置压迫面积较大、压迫点不准确导致周边血管血液流通不畅的弊端。目标压力设置直观、量化、精度高,模拟量输入用于检测气压,精度不低于10bit,控制器根据应用程序设置自动采集反馈信息同时发出微调指令,避免了机械螺旋压迫式装置无法精准控制压力容易导致伤口伤害的缺点。智能型自动化系统解决了传统方案中需要人工操作而不能实现完全自动的麻烦。定时时间可提供自动化持续加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执行层、驱动层、控制层和终端,所述执行层包括按压执行机构,所述驱动层包括气动系统,所述控制层包括控制器,所述终端包括人机交互装置,所述按压执行机构包括佩戴部和气动按压部,佩戴部主要由安装板(1)和收紧绷带(2)两部分组成,所述收紧绷带(2)的端口设置收紧绷带末端(3),且收紧绷带末端(3)设置粘扣用于收紧后粘接固定,所述气动按压部可选的设置为气缸按压装置或气囊按压装置,气动系统的主要包括:微型隔膜气泵、气动阀、压力传感器(9)、气管、泄压阀,所述控制器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嵌入式微控制器(6)、显示部分、按键、电源、BLE4.0通信接口(7)、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和定时器,显示部分、按键、电源、BLE4.0通信接口(7)、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和定时器均与嵌入式微控制器(6)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执行层、驱动层、控制层和终端,所述执行层包括按压执行机构,所述驱动层包括气动系统,所述控制层包括控制器,所述终端包括人机交互装置,所述按压执行机构包括佩戴部和气动按压部,佩戴部主要由安装板(1)和收紧绷带(2)两部分组成,所述收紧绷带(2)的端口设置收紧绷带末端(3),且收紧绷带末端(3)设置粘扣用于收紧后粘接固定,所述气动按压部可选的设置为气缸按压装置或气囊按压装置,气动系统的主要包括:微型隔膜气泵、气动阀、压力传感器(9)、气管、泄压阀,所述控制器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嵌入式微控制器(6)、显示部分、按键、电源、BLE4.0通信接口(7)、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和定时器,显示部分、按键、电源、BLE4.0通信接口(7)、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和定时器均与嵌入式微控制器(6)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按压装置以微型气缸(5)作为执行部件,所述微型气缸(5)设置于安装板(1)上方,所述安装板(1)下方左侧配置硅橡胶支撑块(4)作为辅助支撑部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晟,薛新颖,王华锐,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