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固液分离机,包括分离筒及挤压装置,所述分离筒呈筒状,所述分离筒上还设置有垃圾出入口和多个筛孔;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分离筒不同端的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轴线方向均与分离筒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第一端塞,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第二端塞,所述第一端塞和第二端塞分别由分离筒的不同端伸入分离筒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固液分离机,本分离机结构简单、体积小、操控难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固液分离机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固液分离机。
技术介绍
我国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还是以填埋和焚烧为主,此种垃圾处理方式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带来二次污染。对垃圾处理后进行资源回收,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解决垃圾处理难题的方案。高压挤压分离工艺就是一种将垃圾处理并进行资源回收的新工艺。在该工艺中,垃圾处理设备将垃圾进行干湿分离后,干的干物质(绝大部分为无机物)含水率低于30%时,可制备为垃圾衍生燃料;湿的液态垃圾经过处理可以生产生物气体。在该工艺中,可以看出可对垃圾进行高压挤压处理,完成垃圾的干湿分离,并保证干态垃圾含水率的垃圾处理设备是该工艺实现的关键。现有技术中我国仅有极少的垃圾挤压设备能够达到干态垃圾含水率要求,如申请号为:CN201210223558.7,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干湿分离的挤压分离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所提供的方案。然而,以上方案在工作时存在如下问题:整个装置要正常运行,需要多个传感器定位配合一套复杂的控制系统的操作,因为
技术介绍
中的处于旋转机构上的三个液压缸需要不断的转动才能保证装置流畅的垃圾处理作业,提供挤压动力的液压缸要准确的对准每一个旋转机构上的液压缸是很困难的事情;整个装置结构复杂,设备故障率高,所占空间大,拆、装、清洗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满足垃圾干湿分离的挤压设备种类少,同时现有的垃圾干湿分离挤压设备的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固液分离机,本分离机结构简单、体积小、操控难度低。本技术提供的垃圾固液分离机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垃圾固液分离机,包括分离筒及挤压装置,所述分离筒呈筒状,所述分离筒上还设置有垃圾出入口和多个筛孔;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分离筒不同端的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轴线方向均与分离筒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第一端塞,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第二端塞,所述第一端塞和第二端塞分别由分离筒的不同端伸入分离筒中。具体的,以上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分别用于驱动第一端塞和第二端塞沿着分离筒的长度方向运动,待分离的垃圾由垃圾出入口置入分离筒中后,第一端塞和第二端塞两者作相向运动或其中的一者向另一者运动,在第一端塞和第二端塞对垃圾的挤压下,垃圾中的湿物质可由筛孔中流体,实现垃圾的固液分离。待分离筒中的垃圾被挤压到一定程度后,干物质再由垃圾出入口排出分离筒。以上结构可设置为垃圾出入口包括两个设置于分离筒筒壁上的开口,两个开口位于分离筒的不同侧,其中的一个开口作为未分离垃圾进入分离筒的入口,另一个作为干物质的出口。如分离筒水平设置,左侧的开口为出口,右侧的开口为入口,第一端塞配合于分离筒的左侧,第二端塞配合于分离筒的右侧,筛孔分布于出口和入口之间,且靠近出口的位置处的筛孔密度大于靠近入口位置处的筛孔密度:在垃圾进入分离筒之前,第二端塞位于入口的右侧,第一端塞位于入口与出口之间,垃圾进入分离筒中后,第二端塞在第二油缸的作用下向左运动,此时第一端塞不动;随着第二端塞的动作,垃圾不断被挤压,此时,垃圾中的湿物质部分由筛孔中溢出分离筒;待垃圾被挤压到一定程度后,第一端塞和第二端塞同时向左运动,当出口暴露于第一端塞和第二端塞之间时,干物质由出口排出分离筒。以上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两者中,可设置为其中一者的行程大于另一者的行程,如第一油缸的行程更短,这样,第一端塞沿着分离筒长度方向运动的两个止点位置分别位于出口的不同侧,第二端塞沿着分离筒长度方向运动的两个止点位置分别位于进口的右侧和出口的左侧。本分离机在完成垃圾的固液分离时,相较于现有技术,所使用到的油缸数量更少,使得本分离机具有较小的体积,这样可大大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并且可方便的进行拆装和清洗;同时,本分离机在工作过程中,分离筒固定不动,这就使得本分离机完成安装后,各部件之间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作为分离筒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分离筒包括出料段、分离段及进料段,所述出料段、分离段及进料段由分离筒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排布;所述垃圾出入口包括干物质出口及垃圾进口,所述干物质出口设置在出料段的侧壁上,所述筛孔设置于分离段的侧壁上,所述垃圾进口设置于进料段的侧壁上。具体的,以上垃圾进口用于向本分离筒中添加垃圾,以上干物质出口用于排出经过了挤压得到的干物质,以上筛孔用于排出挤压过程中由垃圾中溢出的湿物质。即垃圾的处理流程如下:由垃圾进口进入到进料段中、在第一端塞或第二端塞的推动和挤压下,排出其中所含的部分湿物质、由第一端塞或第二端塞继续推动垃圾运动,干物质由出料段上的干物质出口排出。为使得未处理的垃圾及被挤压后得到的干物质均能够在自重下进入到分离筒中和由分离筒中排出,所述干物质出口位于出料段的下侧,所述垃圾进口位于进料段的上侧。所述分离段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以上分离段结构中,通过在分离段的外侧设置加强筋,以上加强筋在不影响垃圾在端塞的推动下经过分离段的情况下,起到对分离段进行强度加强的作用,这样,在分离段承受定量挤压力的情况下,相较于现有筛桶壁面等厚的设计方案,分离段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分离段局部可设置得更薄,即厚度较薄区域的强度通过加强筋进行增强,这样,将筛孔设置在分离段厚度较薄的区域,可使得筛孔的长度变短,流体在溢出筛桶本体时的阻力变小,这样,可达到避免筛孔被堵塞或改善筛孔被堵塞情况的目的。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由于分离段上设置有加强筋的局域的厚度厚于分离段其他区域的厚度,故优选仅在分离段其他区域上设置筛孔。所述出料段、分离段及进料段均呈圆筒状,所述加强筋包括多条轴向加强筋和多条周向加强筋,所述周向加强筋呈环状,所述轴向加强筋呈条状;所述轴向加强筋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分离段的轴线方向,且多条轴向加强筋相互之间呈环状均布;所述周向加强筋的轴线与分离段的轴线共线,且多条周向加强筋沿着分离段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筛孔均开设在由轴向加强筋与周向加强筋所围成的区域内。以上对分离筒的形状限定可避免分离筒在工作时出现应力集中情况;以分离筒及加强筋实现方案中,轴向加强筋和周向加强筋均设置在分离段的侧面上,通过对分离筒的形状以及加强筋形状、设置位置的限定,可使得分离筒在受力时,分离筒侧面不发生不均匀变形,即有利于分离筒在受力时的形状保持,这样,分离筒侧壁可承受足够大的挤压力,以获得理想的干湿分离效果。作为一种在加强筋截面积较大,加强筋不过多遮盖分离段表面面积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呈长方形,所述长方向的宽度边为加强筋的自由端。本方案中,即加强筋截面的其中一条宽度边所在的面用于加强筋与分离段壁面相接,加强筋截面的另一条宽度边所在的面作为加强筋的自由端,具体连接形式类似于现有常用的截面为长方形的梁与楼板的连接形式。加强筋截面积较大可使得加强筋具有理想的强度。作为一种流体流出分离段阻力小的筛孔实现方案,所述筛孔均为圆形孔,且所述筛孔的轴线方向均位于分离筒的径向方向。本方案还具有便于加工、可改善筛桶上应力集中情况的优点。作为一种一体化的分离段实现方案,所述分离段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各凹槽中均开设有筛孔,且筛孔均位于凹槽中,凹槽与凹槽之间的分离段壁即为所述加强筋。本方案中,分离段与加强筋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垃圾固液分离机,包括分离筒(7)及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7)呈筒状,所述分离筒(7)上还设置有垃圾出入口和多个筛孔(76);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分离筒(7)不同端的第一油缸(1)和第二油缸(4),所述第一油缸(1)和第二油缸(4)的轴线方向均与分离筒(7)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油缸(1)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第一端塞(2),所述第二油缸(4)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第二端塞(3),所述第一端塞(2)和第二端塞(3)分别由分离筒(7)的不同端伸入分离筒(7)中。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固液分离机,包括分离筒(7)及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7)呈筒状,所述分离筒(7)上还设置有垃圾出入口和多个筛孔(76);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分离筒(7)不同端的第一油缸(1)和第二油缸(4),所述第一油缸(1)和第二油缸(4)的轴线方向均与分离筒(7)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油缸(1)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第一端塞(2),所述第二油缸(4)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第二端塞(3),所述第一端塞(2)和第二端塞(3)分别由分离筒(7)的不同端伸入分离筒(7)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固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7)包括出料段(71)、分离段(73)及进料段(75),所述出料段(71)、分离段(73)及进料段(75)由分离筒(7)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排布;所述垃圾出入口包括干物质出口及垃圾进口,所述干物质出口设置在出料段(71)的侧壁上,所述筛孔(76)设置于分离段(73)的侧壁上,所述垃圾进口设置于进料段(75)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固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物质出口位于出料段(71)的下侧,所述垃圾进口位于进料段(75)的上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固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段(73)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7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固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段(71)、分离段(73)及进料段(75)均呈圆筒状,所述加强筋(77)包括多条轴向加强筋(78)和多条周向加强筋(79),所述周向加强筋(79)呈环状,所述轴向加强筋(78)呈条状;所述轴向加强筋(78)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涛,文增勇,张立涛,卞翔,李志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神坤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