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钻,该一种地钻包括驱动电机、钻轴、保护壳和设于保护壳两侧的一对扶手,所述驱动电机与钻轴相连,所述钻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一种地钻还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设有若干伸缩杆且平行于钻轴,所述扶手架设于支架上,具有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钻
本技术涉及一种树木移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钻。
技术介绍
地钻广泛应用于坡地、沙地、硬质土地的苗木园林绿化工程种植挖坑,起挖大树的外围出土;围栏埋桩挖穴;果树、林木施肥挖穴,园林绿化工程的中耕、除草等;地钻工作效率高,是人工的30多倍,极大地降低了植保绿化的劳动成本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授权公告号为CN203407169U、申请日为2013年8月30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正反转的地钻,包括地钻主体,和地钻主体连接的油箱,设置在地钻主体下方的机械反转装置,设置在机械反转装置下方的减速箱,设置在减速箱下方的扶手,设置在扶手下方的钻头,所述机械反转装置包括输出轴,被输出轴贯穿的正转从动齿轮、反转从动齿轮和游轮,设置在游轮上方的驱动齿轮,贯穿驱动齿轮的输入轴;该手提式地钻增加一组机械反转装置,可以控制机器进行反转,从而在挖坑的过程中,遇到植物或者其它东西缠绕可以反转使地钻退出,避免电机卡死造成损坏,延长地钻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钻孔时一直需要工作人员扶着,导致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过大,而且当钻头与地面抵触时,很容易发生位移以及钻孔过程中容易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钻,其解决了钻孔时地钻一直需要工作人员扶着,导致劳动强度过大的问题,具有钻孔时不需要工作人员一直扶着地钻,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工作效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钻,包括驱动电机、钻轴、保护壳和设于保护壳两侧的一对扶手,所述驱动电机与钻轴相连,所述钻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一种地钻还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设有若干伸缩杆且平行于钻轴,所述扶手架设于支架上。采用上述结构,地钻通过扶手架设于支架上,支架通过伸缩杆可随着地钻的需要而升降,支架支撑着地钻,与地面形成一个稳定的平面,地钻工作时,减少了钻轴接触地面发生位移的可能,工作人员也可以不需要时时刻刻扶着地钻,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加快了工作效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伸缩杆包括螺纹杆和套筒,所述套筒内径不小于螺纹杆外径,所述螺纹杆通过转动装置在套筒内上下滑动,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套筒上且与套筒同心的传动轮、连接于若干传动轮的传送带,设置于其中一个传动轮上且与传动轮同心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连接于一转动电机,所述传动轮和第一齿轮与螺纹杆螺纹配合,所述传动轮相对套筒转动且与套筒不可分离。采用上述结构,传动轮和第一齿轮分别与螺纹杆螺纹配合,转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以带动第一齿轮和传动轮转动,进而通过传送带带动所有传动轮转动,从而同步带动所有螺纹杆在套筒内上下滑动,实现支架的整体升降,使得地钻工作时,稳定的下降,减少左右倾斜的可能。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连杆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可拆卸的连杆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的支架,当不用时,将支架拆成几份,便于收放。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连杆两端设有凸块,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设有供凸块滑动的L型槽。采用上述结构,组装支架时,通过连杆两端的凸块从L型“一”字槽中滑进落入“1”字槽中,使左支架与右支架固定成一个完整的支架,便于安装,加快了工作速度。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架上设有搁置扶手的半圆槽,以及可翻转固定扶手的盖板,所述盖板一端与支架铰接,一端通过螺栓与支架连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支架上的半圆槽和可翻转的盖板,将扶手固定于支架上,不用时方便将支架拆卸脱离于地钻,加快了工作效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盖板与扶手相贴面设有若干弹性块。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在盖板与扶手相贴面的弹性块,通过弹性块的形变,将扶手更加牢固的固定于支架上。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钻轴下端呈圆锥型,所述螺旋叶片外侧至内侧渐变厚,外侧呈锋刃状。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钻轴下端呈圆锥型及螺旋叶片外侧锋刃状,加强了切割力度,增加对土壤的切割速度,钻孔时,快速精准定点,加快了工作效率。进一步优选为:一侧所述扶手上设有开关。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在扶手上的开关,方便控制地钻的启动与关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支架的支撑作用,达到了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加强了工作效率的效果;2、通过传送带与传动轮的配合同时控制支架的升降,达到了钻孔更加平稳高效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整体结构;图2是本实施例的传动轮与套筒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支架上开设的半圆槽示意图。图中,1、驱动电机;2、钻轴;3、保护壳;4、扶手;5、螺旋叶片;6、支架;61、左支架;62、右支架;63、连杆;64、凸块;65、L型槽;7、伸缩杆;71、螺纹杆;72、套筒;8、转动装置;81、传动轮;82、传送带;83、第一齿轮;84、第二齿轮;85、转动电机;86、支撑架;9、盖板;91、弹性块;10、防滑凸纹;11、开关;12、环形卡块;13、T型槽;14、半圆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地钻,如图1所示,包括驱动电机1、钻轴2、保护壳3和设于保护壳3两侧的一对扶手4,所述驱动电机1与钻轴2相连,所述钻轴2上设有螺旋叶片5,所述一种地钻通过扶手4架设于支架6上,所述支架6设有若干伸缩杆7且平行于钻轴2,所述伸缩杆7将钻轴2围在中间,在地钻工作时,随地钻的需要而升降。参照图1,所述伸缩杆7由螺纹杆71和套筒72组成,所述套筒72内径不小于螺纹杆71外径,所述螺纹杆71通过转动装置8在套筒72内上下滑动,所述转动装置8由若干设置在套筒72上且与螺纹杆71螺纹配合的传动轮81和将若干传动轮81连接起来的传送带82组成,其中一个传动轮81上设有一与螺纹杆71螺纹配合的第一齿轮83,若干所述螺纹杆71螺纹方向保持一致,所述套筒72上设有一支撑架86,支撑架86上设置一转动电机85,转动电机85带动第二齿轮84与第一齿轮83啮合,从而通过转动电机85带动第二齿轮84转动以带动第一齿轮83和传动轮81转动,进而通过传送带82带动所有的传动轮81转动,使得所有螺纹杆71同时在套筒72内上下滑动,实现支架6的整体升降。参照图2,所述传动轮81与套筒72相对转动且不可分离,所述套筒72上设有一环形卡块12,所述环形卡块12截面呈T型,所述传动轮81上设有与环形卡块12适配的T型槽13,通过环形卡块12与T型槽13的配合,使传动轮81不可分离的相对套筒72转动。参照图1,所述支架6分为左支架61和右支架62,通过四根连杆63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连杆63两端设有凸块64,左支架61和右支架62上设有供凸块64滑动的L型槽65,安装时通过连杆63上的凸块64从L型槽65中的“一”字槽中滑进落入“1”字槽中,使左支架61和右支架62固定成一个整体,具有快速组装的效果。参照图1和图3,所述支架6上开设有搁置扶手4的半圆槽14,以及可翻转固定扶手4的盖板9,所述盖板9一端与支架6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支架6连接,所述螺栓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钻,包括驱动电机(1)、钻轴(2)、保护壳(3)和设于保护壳(3)两侧的一对扶手(4),所述驱动电机(1)与钻轴(2)相连,所述钻轴(2)上设有螺旋叶片(5),其特征是:所述一种地钻还包括一支架(6),所述支架(6)设有若干伸缩杆(7)且平行于钻轴(2),所述扶手(4)架设于支架(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钻,包括驱动电机(1)、钻轴(2)、保护壳(3)和设于保护壳(3)两侧的一对扶手(4),所述驱动电机(1)与钻轴(2)相连,所述钻轴(2)上设有螺旋叶片(5),其特征是:所述一种地钻还包括一支架(6),所述支架(6)设有若干伸缩杆(7)且平行于钻轴(2),所述扶手(4)架设于支架(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钻,其特征是:所述伸缩杆(7)包括螺纹杆(71)和套筒(72),所述套筒(72)内径不小于螺纹杆(71)外径,所述螺纹杆(71)通过转动装置(8)在套筒(72)内上下滑动,所述转动装置(8)包括设置于套筒(72)上且与套筒(72)同心的传动轮(81)、连接于若干传动轮(81)的传送带(82),设置于其中一个传动轮(81)上且与传动轮(81)同心的第一齿轮(83),与第一齿轮(83)啮合的第二齿轮(84),所述第二齿轮(84)连接于一转动电机(85),所述传动轮(81)和第一齿轮(83)与螺纹杆(71)螺纹配合,所述传动轮(81)相对套筒(72)转动且与套筒(72)不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燕生,江栋,陈冬霞,任中秦,吴杰,黄杰,
申请(专利权)人:朗迪景观建造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