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元英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5582956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荆芥15‑20份、牛蒡子15‑20份、淡豆豉15‑18份、薄荷15‑18份、黄芪15‑22份、丹皮15‑22份、浙贝母12‑18份、杏仁12‑18份、辛荑12‑18份、黄芩12‑15份、桔梗12‑15份、甘草8‑10份、芦根8‑10份、连翘8‑10份、赤芍10‑15份、柴胡10‑15份、秦艽8‑10份、荆芥穗8‑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风热型感冒进行配伍组方,清热解毒、尤其对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有明显的疗效,吸收效果较好,无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
技术介绍
风热感冒在《诸病源候论•风热候》有如下描述:“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治疗该类感冒宜采用辛凉解表、发散风热之法。风热型表现为:发热、头胀痛、咳嗽、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恶风。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排除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以及心肺异常患者。《医医锁言》中云:“六淫之邪无毒不犯人"。其病位主要在肺卫,《杂病源流犀烛·感冒源流》指出:“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肺主呼吸,气道为出入升降的通路,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司职卫外,性属娇脏,不耐寒热。如卫阳被遏,营卫失和,邪正相争,则可出现恶寒、发热等卫表之证。外邪犯肺,气道受阻,肺气失宣,则见咳嗽、鼻塞等肺系之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门用于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荆芥15-20份、牛蒡子15-20份、淡豆豉15-18份、薄荷15-18份、黄芪15-22份、丹皮15-22份、浙贝母12-18份、杏仁12-18份、辛荑12-18份、黄芩12-15份、桔梗12-15份、甘草8-10份、芦根8-10份、连翘8-10份。进一步的,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荆芥18份、牛蒡子18份、淡豆豉16份、薄荷16份、黄芪20份、丹皮20份、浙贝母15份、杏仁15份、辛荑15份、黄芩12份、桔梗12份、甘草8份、芦根8份、连翘8份。进一步的,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荆芥15-20份、牛蒡子15-20份、淡豆豉15-18份、薄荷15-18份、黄芪15-22份、丹皮15-22份、浙贝母12-18份、杏仁12-18份、辛荑12-18份、黄芩12-15份、桔梗12-15份、甘草8-10份、芦根8-10份、连翘8-10份、赤芍10-15份、柴胡10-15份、秦艽8-10份、荆芥穗8-10份。进一步的,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荆芥18份、牛蒡子18份、淡豆豉16份、薄荷18份、黄芪22份、丹皮22份、浙贝母12份、杏仁12份、辛荑15份、黄芩12份、桔梗12份、甘草10份、芦根10份、连翘10份、赤芍12份、柴胡12份、秦艽8份、荆芥穗8份。本专利技术各种药材功效如下: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薄荷: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浙贝母: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辛荑: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胃热呕哕,热淋涩痛。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瘕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柴胡:清虚热,除疳热。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秦艽: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荆芥穗: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风热型感冒进行配伍组方,清热解毒、尤其对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有明显的疗效,吸收效果较好,无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荆芥18份、牛蒡子18份、淡豆豉16份、薄荷16份、黄芪20份、丹皮20份、浙贝母15份、杏仁15份、辛荑15份、黄芩12份、桔梗12份、甘草8份、芦根8份、连翘8份。实施例2: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荆芥18份、牛蒡子18份、淡豆豉16份、薄荷18份、黄芪22份、丹皮22份、浙贝母12份、杏仁12份、辛荑15份、黄芩12份、桔梗12份、甘草10份、芦根10份、连翘10份、赤芍12份、柴胡12份、秦艽8份、荆芥穗8份。实施例3: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荆芥15份、牛蒡子15份、淡豆豉15份、薄荷18份、黄芪18份、丹皮18份、浙贝母12份、杏仁12份、辛荑15份、黄芩15份、桔梗15份、甘草8份、芦根8份、连翘8份。实施例4: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荆芥18份、牛蒡子18份、淡豆豉18份、薄荷18份、黄芪15份、丹皮15份、浙贝母15份、杏仁15份、辛荑12份、黄芩12份、桔梗12份、甘草8份、芦根8份、连翘10份、赤芍12份、柴胡12份、秦艽8份、荆芥穗8份。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一一中医症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治疗3天以内体温恢复正常,感冒症状全部消失。显效:治疗3天以内体温正常,感冒的大部分症状消失,咽喉肿痛,咳嗽鼻塞症状消失。有效:治疗3天内体温较前降低,感冒的主要症状部分消失,咽喉肿痛,咳嗽鼻塞症状消失。无效:治疗3天内体温未降或升高,感冒的主要症状无改善,咽喉肿痛,咳嗽鼻塞症状依然存在或者没有缓解。当然,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荆芥15‑20份、牛蒡子15‑20份、淡豆豉15‑18份、薄荷15‑18份、黄芪15‑22份、丹皮15‑22份、浙贝母12‑18份、杏仁12‑18份、辛荑12‑18份、黄芩12‑15份、桔梗12‑15份、甘草8‑10份、芦根8‑10份、连翘8‑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荆芥15-20份、牛蒡子15-20份、淡豆豉15-18份、薄荷15-18份、黄芪15-22份、丹皮15-22份、浙贝母12-18份、杏仁12-18份、辛荑12-18份、黄芩12-15份、桔梗12-15份、甘草8-10份、芦根8-10份、连翘8-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荆芥18份、牛蒡子18份、淡豆豉16份、薄荷16份、黄芪20份、丹皮20份、浙贝母15份、杏仁15份、辛荑15份、黄芩12份、桔梗12份、甘草8份、芦根8份、连翘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英
申请(专利权)人:李元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