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文清专利>正文

一种缩软管机高精度旋转滚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8294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缩软管机高精度旋转滚子机构,包括一模座,模座中间设有缩管通道,在模座上缩管通道开口端面安装有三个轴承,三个轴承上均连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尾部伸出于模座端面,且呈锥状体;还包括靠于旋转件尾部内侧的进料保持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旋转滚子结构设计合理,当待缩口软管材从进料保持架4匀速往缩管通道10内伸入时,在旋转件3的旋转挤压下缩口成型,工作稳定,生产效率高,管材缩口质量好,大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缩软管机高精度旋转滚子机构
本技术属于缩软管
,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缩软管机高精度旋转滚子机构。
技术介绍
管材缩口是将管坯端部直径缩小的成型工艺,管坯在轴向力作用进入变形区,在变形区内产生切向收缩的缩口塑性变形,然后进入稳定区,最终形成缩小的端部直径。目前,市面上有采用手动缩管和采用机器缩管,手动缩管生产效率非常低,劳动强度大,企业成本高,缩管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人员的工作熟练程度,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质量难于控制;而市面上的缩管机由于旋转滚子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导致缩管时工作不稳定,影响生产效率和缩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稳定、生产效率高、缩管质量好的一种缩软管机高精度旋转滚子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缩软管机高精度旋转滚子机构,包括一模座,模座中间设有缩管通道,在模座上缩管通道开口端面安装有三个轴承,三个轴承上均连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尾部伸出于模座端面,且呈锥状体;还包括靠于旋转件尾部内侧的进料保持架。作为对上述方案的优化,上述轴承在模座端面呈圆周分布。本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本技术旋转滚子结构设计合理,当待缩口软管材从进料保持架4匀速往缩管通道10内伸入时,在旋转件3的旋转挤压下缩口成型,工作稳定,生产效率高,管材缩口质量好,大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1模座10缩管通道2轴承3旋转件4进料保持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揭示的旋转滚子安装于缩软管机上,其在外力驱动下对软管坯材其中一端部进行缩口。该一种缩软管机高精度旋转滚子机构包括一模座1,模座呈圆柱状,在模座1轴线中间设有缩管通道10,在模座1上缩管通道10开口端面安装有三个轴承2,三个轴承2在模座1端面呈圆周分布,三个轴承2上均连接有旋转件3;旋转件3的尾部伸出于模座1端面,旋转件3的尾部且呈锥状体;该一种缩软管机高精度旋转滚子机构还包括一进料保持架4,进料保持架4头部靠于旋转件3尾部的内侧。本技术工作时,模座1通过另一端面与缩软管机的传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驱动模座1旋转,在轴承2作用下,模座1带动旋转件3旋转,待缩口软管材从进料保持架4传递来,并匀速往缩管通道10内伸入,最终在旋转件3的旋转挤压下缩口成型。本技术旋转滚子结构设计合理,工作稳定,生产效率高,管材缩口质量好,大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相同构思下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缩软管机高精度旋转滚子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缩软管机高精度旋转滚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模座(1),模座中间设有缩管通道(10),在模座上缩管通道开口端面安装有三个轴承(2),三个轴承上均连接有旋转件(3);所述旋转件尾部伸出于模座端面,且呈锥状体;还包括靠于旋转件尾部内侧的进料保持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缩软管机高精度旋转滚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模座(1),模座中间设有缩管通道(10),在模座上缩管通道开口端面安装有三个轴承(2),三个轴承上均连接有旋转件(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朱文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