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孝思专利>正文

一种除臭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8095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臭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架组件、水箱、风机组件、控制器、显示器、开关箱、接线排、反应管组件、风管、水泵、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支架组件包括撑管、底板、中板、上板、盖板、滚轮、撑板和固定圈;反应管组件包括撑脚、底管、中管、上管、管盖、输入管和进水管;工作时,臭气在风机的作用下从输入管吸入,同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将水箱中的水从进水管进入到上管中,排气管和阀门可以对管内的压力进行调节,显示器能显示状态并借助触摸屏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臭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除臭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臭气不能直接排放,否则将对周边空气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的尾气除臭方式有活性炭除臭、生物除臭等,其中活性炭除臭是利用活性炭多孔吸附原理除臭,除臭效率较高,但需要定期对活性炭进行更换,成本较高;而生物除臭是利用菌剂分解尾气中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机物进行分解,运行过程中不需要更换材料,运行周期较长,成本低,但由于菌剂分解臭气的速度较慢,只能除低浓度尾气,当尾气浓度较高时,效果一般。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1520110385.7,申请日为2015.02.15《除臭装置》,该技术可彻底分解被活性炭过滤层吸附的VOC气体和异味气体,有效实现活性炭的再生,提高活性炭过滤层的使用寿命。但是该技术结构较为复杂,制造麻烦且成本高,除臭效果欠佳,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成本低、操作简便、除臭效果好的除臭一体化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除臭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架组件、水箱、风机组件、控制器、显示器、开关箱、接线排、反应管组件、风管、水泵、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撑管、底板、中板、上板、盖板、滚轮、撑板和固定圈;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上连接有六根撑管,所述六根撑管的上端连接有盖板,所述六根撑管之间还依次连接有中板和上板,所述中板上开设有第一矩形缺口,所述上板上开设有第二矩形缺口,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第三矩形缺口,所述第一矩形缺口、第二矩形缺口和第三矩形缺口的内侧转角处均连接有一个固定圈;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上还固定有撑板;所述中板的上平面上设置有控制器和开关箱;所述上板的上平面上设置有显示器。进一步地,所述上板的上平面上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后侧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的上方成型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中连接有接线排。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水箱的侧面连通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相连,所述水泵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水泵上还连通有第二水管。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管组件包括撑脚、底管、中管、上管、管盖、输入管和进水管,所述底管的上端通过螺钉与中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底管的下端成型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端成型有输出管;所述底管的侧面与风管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底管的外侧连接有三个撑脚,所述撑脚的另一端固定在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中管的上端依次穿过中板和上板上的固定圈中,从而将中管限位,防止倾倒。进一步地,所述中管的上端与上管相连,所述上管的另一端与管盖相连,所述上管的上端穿过盖板上的固定圈中,从而将上管限位,防止倾倒。进一步地,所述管盖的上方设置有输入管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第二水管的另一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上管的侧面设置有三个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上方均设置有阀门。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接线盒和过滤管;所述风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相连,所述风机固定在撑板上;所述风机的出气管上还设置有过滤管;所述接线盒通过电线与控制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成本低,操作简便,除臭效果好,适用大面积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侧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除臭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架组件、水箱15、风机组件、控制器11、显示器13、开关箱12、接线排25、反应管组件、风管21、水泵22、第一水管23和第二水管8;支架组件包括撑管1、底板2、中板4、上板5、盖板6、滚轮3、撑板16和固定圈9;底板2的下平面的四角处各设置有一个连接片201,连接片201上均设置有一个滚轮3;底板2的上平面上连接有六根撑管1,六根撑管1的上端连接有盖板6,六根撑管1之间还依次连接有中板4和上板5,中板4上开设有第一矩形缺口401,上板5上开设有第二矩形缺口501,盖板6上开设有第三矩形缺口601,第一矩形缺口401、第二矩形缺口501和第三矩形缺口601的内侧转角处均连接有一个固定圈9;底板2的上平面上还固定有撑板16;中板4的上平面上设置有控制器11和开关箱12,上板5的上平面上设置有竖板33,竖板33的后侧设置有框架32,框架32的上方成型有矩形孔34,矩形孔34中连接有接线排25,上板5的上平面上设置有显示器13,显示器13位于竖板33的一侧;水箱15固定在底板2上,水箱15的侧面连通有第一水管23,第一水管23的另一端与水泵22相连,水泵22固定在底板2上,水泵22上还连通有第二水管8;反应管组件包括撑脚20、底管14、中管10、上管7、管盖29、输入管30和进水管31,底管14的上端通过螺钉6与中管10的下端相连通,底管14的下端成型有漏斗141,漏斗141的底端成型有输出管142;底管14的外侧连接有三个撑脚20,撑脚20的另一端固定在底板2上,起到支撑的作用;中管10的上端依次穿过中板4和上板5上的固定圈9中,从而将中管10限位,防止倾倒;中管10的上端通过螺钉6与上管7相连,上管7的另一端通过螺钉6与管盖29相连,上管7的上端穿过盖板6上的固定圈9中,从而将上管7限位,防止倾倒;管盖29的上方设置有输入管30和进水管31,进水管31与第二水管8的另一端相连;上管7的侧面设置有三个排气管27,排气管27的上方均设置有阀门28;中管10的侧面也设置有两个排气管27和阀门28组合;底管14的侧面与风管21相连;风机组件包括风机17、接线盒19和过滤管18;风管21的另一端与风机17相连,风机17固定在撑板16上;风机17的出气管上还设置有过滤管18;接线盒19通过电线与控制器11相连,控制器11还与显示器13、开关箱12和水泵22相连;工作时,臭气在风机17的作用下从输入管30吸入,同时控制器11控制水泵22将水箱15中的水从进水管31进入到上管7中,排气管27和阀门28可以对管内的压力进行调节,显示器13能显示状态并借助触摸屏进行操作。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成本低,操作简便,除臭效果好,适用大面积推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除臭一体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臭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架组件、水箱、风机组件、控制器、显示器、开关箱、接线排、反应管组件、风管、水泵、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撑管、底板、中板、上板、盖板、滚轮、撑板和固定圈;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上连接有六根撑管,所述六根撑管的上端连接有盖板,所述六根撑管之间还依次连接有中板和上板,所述中板上开设有第一矩形缺口,所述上板上开设有第二矩形缺口,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第三矩形缺口,所述第一矩形缺口、第二矩形缺口和第三矩形缺口的内侧转角处均连接有一个固定圈;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上还固定有撑板;所述中板的上平面上设置有控制器和开关箱;所述上板的上平面上设置有显示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臭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架组件、水箱、风机组件、控制器、显示器、开关箱、接线排、反应管组件、风管、水泵、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撑管、底板、中板、上板、盖板、滚轮、撑板和固定圈;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上连接有六根撑管,所述六根撑管的上端连接有盖板,所述六根撑管之间还依次连接有中板和上板,所述中板上开设有第一矩形缺口,所述上板上开设有第二矩形缺口,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第三矩形缺口,所述第一矩形缺口、第二矩形缺口和第三矩形缺口的内侧转角处均连接有一个固定圈;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上还固定有撑板;所述中板的上平面上设置有控制器和开关箱;所述上板的上平面上设置有显示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上平面上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后侧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的上方成型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中连接有接线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水箱的侧面连通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相连,所述水泵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水泵上还连通有第二水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组件包括撑脚、底管、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孝思
申请(专利权)人:徐孝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