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卵孵化器,其包括孵化盒、孵化网格板;所述孵化盒包括孵化盒本体、设于所述孵化盒本体顶部的孵化盒盖,所述孵化盒盖上设有换气孔;所述孵化网格板上设有网孔;所述孵化网格板水平设于所述孵化盒本体中,且所述孵化网格板与所述孵化盒底部的距离至少为4cm,所述孵化网格板与所述孵化盒顶部的距离至少为2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螺卵孵化器可多个卵块一起孵化,也可单一孵化,有利于集体孵化和单一观察;所述螺卵孵化器可以多层叠放螺卵,提升了光照的利用率;所述螺卵孵化器提供了模拟自然界螺卵粘附池壁孵化过程的环境,有利于实验和分析结果更切合实际环境,从而提高了整个实验的现实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卵孵化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卵孵化器,该螺卵孵化器尤其适用于福寿螺。
技术介绍
福寿螺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原产于南美洲,200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外来入侵物种委员会列为世界100种最具入侵性外来物种之一。1981年作为淡水养殖新品种引入我国广东省,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在国内许多省市推广养殖,后因口味不佳没有市场,被大量丢弃于自然界。福寿螺对环境适应强、繁殖快,可以很快建立种群,并啃食为害水稻、茭白、白莲等重要农作物,给我国南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福寿螺繁殖力极强,在进入中国之后不断的扩散,酿成螺灾。作为入侵生物,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就迅速侵占了福建、云南、上海、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鉴于福寿螺巨大的经济和生态危害,涉及福寿螺的研究日益增多。福寿螺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其能够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繁殖特征对福寿螺的种群动态、扩散速度、及生态危害程度均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采用控制性实验研究福寿螺的繁殖特征,同时批量孵化出大量样本以供后续实验采用,首先要求科学工作者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中很好地模拟自然界中福寿螺的孵化过程,其次能够控制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来分析福寿螺的孵化问题或者较为细致的观察福寿螺孵化的详细情况,最后能够方便快捷地孵化出大量供后续研究用的仔螺。现阶段孵化方式一种是在福寿螺产卵之后不进行人工干预,任由卵块粘贴在池壁上孵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占用空间大,不能很好的进行实验观察,也不太方便进行控制性实验,另一种方法则是采用塑料网、铁丝网罩在养殖池水面上孵化,但是不能多层叠放,空间利用率不高,不适合孵化大量样本,也不方便进行控制性实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卵孵化器,所述螺卵孵化器可以节约孵化空间,能够更好的在实验室中分析螺卵的孵化情况,更好的模拟自然界的孵化状况,同时可以快捷地孵化出大量仔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卵孵化器,包括孵化盒、孵化网格板;所述孵化盒包括孵化盒本体、设于所述孵化盒本体顶部的孵化盒盖,所述孵化盒盖上设有换气孔;所述孵化网格板上设有网孔;所述孵化网格板水平设于所述孵化盒本体中,且所述孵化网格板与所述孵化盒底部的距离至少为4cm,所述孵化网格板与所述孵化盒顶部的距离至少为2cm。所述孵化网格板与所述孵化盒顶部的距离至少为2cm,以便容纳螺卵粒,所述孵化网格板与所述孵化盒底部的距离至少为4cm,以便存储水、食物和提供小螺活动空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孵化盒为透明塑料盒。所述孵化盒的大小应该依据孵化网格板的大小来选择准,既可以将孵化网格板容纳进去又不至于沉入底部,保持孵化网格板上下都有一定的空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孵化盒盖上的换气孔至少为一个。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孵化盒盖上的换气孔为圆孔,且所述换气孔的直径至少为1c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孵化网格板为长8-12cm、宽5-8cm、厚0.3cm的方形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孵化网格板为塑料板或钢丝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孵化网格板上的网孔为均匀分布的圆孔,且相邻两个网孔之间的距离大于0.3c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孵化网格板为一个或至少两个。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孵化网格板为至少两个,且所述至少两个孵化网格板中,相邻两个孵化网格板之间的距离最少为2cm。本技术所述螺卵孵化器的使用方法为:取下所述螺卵孵化器的孵化盒盖和孵化网格板,向孵化盒底部加入适量清水,其水位高度应与孵化网格板有1cm左右的距离;然后将螺卵块放置在孵化网格板上,将孵化网格板放入孵化盒;盖上孵化盒盖,将孵化盒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调节合适的温度与湿度;孵化完成后,将孵化盒盖和孵化网格板取下,饲养幼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将螺卵块放置在孵化网格板上时,如果需要载拖多个螺卵块时,卵粒之间应该保持1-3cm的间距,卵块只能放置一层,不能多层叠放。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恒温培养箱的温度应在21-33℃,以27℃℃和30℃最佳;湿度范围在70%-90%之间,在温度30℃、相对湿度在85%的条件下,螺卵块孵化率达到最高,而且孵化时间相对较短,并且在恒温培养箱中叠放孵化盒时,保证相互之间不能阻挡换气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卵孵化器,所述孵化器可以在恒温培养箱中多层放置,相对节约了恒温培养箱的空间;透明的孵化盒有利于全天观察福寿螺的孵化情况;可以开关装置的孵化盒也有利于进行加水或者取出孵化福寿螺;较为封闭和独立的孵化环境,对于单因素实验的控制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更好的展开对福寿螺孵化情况的研究。此外,所述孵化器小巧便于携带,制作成本低,可以批量生产,对于自然条件下进行试验封闭的孵化试验提供了便利及实验的可能性。本技术所述螺卵孵化器尤其适用于孵化福寿螺卵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螺卵孵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2所述孵化单一福寿螺卵块的摆放示意图;图3为为本实施例3所述孵化多个福寿螺卵块的摆放示意图;其中,1为孵化盒,2表示孵化网格板,3表示孵化盒盖,4表示换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螺卵孵化器,其包括孵化盒、孵化网格板;所述孵化盒包括孵化盒本体、设于所述孵化盒本体顶部的孵化盒盖,所述孵化盒盖上设有换气孔;所述孵化网格板上设有网孔;所述孵化网格板水平设于所述孵化盒本体中,且所述孵化网格板与所述孵化盒底部的距离至少为4cm,所述孵化网格板与所述孵化盒顶部的距离至少为2cm。其中,所述孵化网格板为长8cm、宽12cm、厚0.3cm的塑料板,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孵化网格板的网格空隙为直径为0.5cm的圆孔网格。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所述螺卵孵化器在实际中的应用,使用实施例1的螺卵孵化器(如附图1所示)孵化福寿螺卵的方法为:取下所述螺卵孵化器的孵化盒盖3和孵化网格板2,向孵化盒1底部加入适量清水,其水位高度应与孵化网格板2有1cm左右的距离;然后将螺卵块放置在孵化网格板2上(如附图2所示),将孵化网格板2放入孵化盒1;盖上孵化盒盖3,将孵化盒1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可以多层叠放,但是叠放中注意不可阻挡孵化盒上的换气孔;调节恒温培养箱的孵化温度为30℃,相对湿度85%,光照采用两个档位,一个为全黑暗,一个光照度为12000lux,12小时更换一次;每天检查恒温培养箱是否正常工作,并检测恒温培养箱中的温度及湿度师傅符合孵化要求,孵化盒中的水量是否充足,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观看孵化过程,在小螺即将孵化之际,在培养盒底部放入适量的食物,本次实施例则放入少量的浮萍以供小螺食用;十天之后,将孵化盒移出恒温培养箱,并将孵化出的福寿螺幼螺取出,展开相关的实验。实施例3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所述螺卵孵化器在实际中的应用,使用实施例1的螺卵孵化器(如附图1所示)孵化福寿螺卵的方法为:取下所述螺卵孵化器的孵化盒盖3和孵化网格板2,向孵化盒1底部加入适量清水,其水位高度应与孵化网格板2有1cm左右的距离;然后将螺卵块放置在孵化网格板2上(如附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卵孵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孵化盒、孵化网格板;所述孵化盒包括孵化盒本体、设于所述孵化盒本体顶部的孵化盒盖,所述孵化盒盖上设有换气孔;所述孵化网格板上设有网孔;所述孵化网格板水平设于所述孵化盒本体中,且所述孵化网格板与所述孵化盒底部的距离至少为4cm,所述孵化网格板与所述孵化盒顶部的距离至少为2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卵孵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孵化盒、孵化网格板;所述孵化盒包括孵化盒本体、设于所述孵化盒本体顶部的孵化盒盖,所述孵化盒盖上设有换气孔;所述孵化网格板上设有网孔;所述孵化网格板水平设于所述孵化盒本体中,且所述孵化网格板与所述孵化盒底部的距离至少为4cm,所述孵化网格板与所述孵化盒顶部的距离至少为2c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卵孵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盒盖上的换气孔至少为一个。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卵孵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盒盖上的换气孔为圆孔,且所述换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猛,张灿宇,罗渡,顾党恩,胡隐昌,房苗,宋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