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及其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7544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滨海海岸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及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的构建方法,其中,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包括种植结构和设于种植结构之靠海一侧的外围防护结构,种植结构包括种植槽、若干个摆放于种植槽内的培植筐苗和用于固定各培植筐苗的定位网,培植筐苗包括第一筐体、填充于第一筐体内的栽培介质、设于第一筐体与栽培介质之间的第一防护布和插于栽培介质内的苗木,定位网铺压于各第一筐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栽培苗木的抗风浪能力,减少了栽培介质流失的现象和栽培苗木发生倾斜的现象,充分保障了栽培苗木在滨海潮间带的定植和生长条件,最终有效提高了滨海潮间带栽培苗木的存活率。

Coastal intertidal zone wind wave resistant planting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astal coast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pen coastal intertidal planting system and wave resistance of littoral zone construction method, anti wave planting system of the coastal intertidal anti wave cropp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planting structure and planting structure in the outer protective structure by one side of the sea, including the planting structure the planting groove and a plurality of display in the planting groove and used for fixing the seedling cultivating basket net basket positioning cultivated seedlings, seedlings cultivated seedlings including the first basket basket, the first protective cloth between the cultivation medium, filled in the first housing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basket body and the culture medium and culture medium inserted in the positioning net laying in the first basket. The inven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cultivation of seedlings of wind resistance, reduce the phenomenon of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cultivation medium loss of slant phenomenon, fully protect the cultivation of seedlings in the coastal intertidal colonization and growth conditions,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coastal intertidal zone of cultivation of seedling survival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滨海海岸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滨海潮间带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或海岸涂滩,即从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延伸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区域海岸,它是界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海水涨落地带。根据潮汐活动的规律,潮间带可分为高潮区、中潮区和低潮区。其中,高潮区位于潮间带的最上部,上界为大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高潮线,它被海水淹没的时间很短,只有在大潮时才被海水淹没;中潮区占了潮间带的大部分,上界为小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低潮线,是典型的潮间带地区;低潮区的上界为小潮低潮线,下界是大潮低潮线,它大部分时间浸在水里,只有在大潮落潮的短时间内露出水面。为了防风消浪、稳固堤岸、构建滨海绿色景观,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兴起滨海潮间带造林的热潮。红树林,作为一类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滨海潮间带或河口边缘的乔木、灌木、棕榈状或蕨类植物群落,素有“海岸卫士”的美誉。在滨海潮间带造林实践中,红树植物是最适合的种植对象。然而在滨海潮间带迎风浪面,由于风浪侵蚀和底泥条件不良等原因,所以,会存在红树植物苗难以固定的问题,且即便红树植物苗得到固定了,红树植物苗也会因生存小环境波动剧烈而不易成活。目前主要通过沙袋围堰,回填种植土,竹竿固定红树植物苗木等方法解决风浪对滨海海岸造林实施地造成的泥沙流动和苗木稳定问题。但这些方法的抗风浪能力较小,对风浪或潮力较大的中、高潮区海岸,尚不足保障红树植物苗木的定植和生长,最终会导致红树植物苗木的存活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之处,提供了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及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的构建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滨海潮间带种植苗木存活率低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包括种植结构和设于所述种植结构之靠海一侧的外围防护结构,所述种植结构包括种植槽、若干个摆放于所述种植槽内的培植筐苗和用于固定各所述培植筐苗的定位网,所述培植筐苗包括第一筐体、填充于所述第一筐体内的栽培介质、设于所述第一筐体与所述栽培介质之间的第一防护布和插于所述栽培介质内的栽培苗木,所述定位网铺设于各所述第一筐体上。可选地,所述第一筐体为中空的圆锥状竹筐;且/或,所述第一防护布为土工布或者无纺布;所述栽培苗木为红树植物苗木;且/或,所述定位网为麻绳网;且/或,所述种植槽的边缘为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或岩石制成的砌筑结构。可选地,各所述培植筐苗分成至少两排摆放于所述种植槽内,且任意相邻两排的各所述培植筐苗相互错开设置。可选地,所述种植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摆放于所述种植槽内的无苗土筐,所述无苗土筐包括第二筐体和填充于所述第二筐体内的填充介质,同一排的各所述培植筐苗和各所述无苗土筐相互交替设置,所述定位网铺设于各所述第一筐体和各所述第二筐体上。可选地,所述种植结构还包括填充于各所述第一筐体与各所述第二筐体之间的海泥和覆盖于所述海泥上的第二防护布,所述第二防护布固定于其周边的所述第一筐体和/或所述第二筐体上。可选地,所述外围防护结构包括外围阻隔网和外围防护桩,所述外围阻隔网设于所述种植槽与所述外围防护桩之间。可选地,所述外围阻隔网包括若干根间隔设置的固定杆和至少一张设于所述固定杆上的尼龙网;且/或,所述外围防护桩包括若干根间隔设置的固定桩和若干个连接于所述固定桩上的连接件。可选地,所述固定桩为松木桩;且/或,所述固定桩的直径不小于10cm;且/或,所述固定桩之插入土中的深度不小于300cm;且/或,所述固定桩设置有至少两排,任意相邻两排的各所述固定桩相互错开设置,每排所述固定桩通过若干个呈上下间隔设置的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或,所述连接件为编织连接于所述固定桩上的竹篾或者绳状部件。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的构建方法,其包括构建种植结构步骤和构建外围防护结构步骤,所述构建种植结构步骤包括如下分步:在潮间带围建种植槽;在所述种植槽内摆放若干个培植筐苗;在所述培植筐苗上铺设定位网。可选地,所述构建种植结构步骤中,在铺设所述定位网之前,还包括如下分步:在所述种植槽内摆放若干个无苗土筐,并使同一排的各所述培植筐苗和各所述无苗土筐相互交替设置;在各所述培植筐苗与各所述无苗土筐之间填充海泥;在所述海泥上覆盖第二防护布,并使所述第二防护布固定于其周边的所述培植筐苗和/或所述无苗土筐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及其构建方法,通过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栽培苗木的抗风浪能力,减少了栽培介质流失的现象和栽培苗木发生倾斜的现象,充分保障了栽培苗木在滨海潮间带的定植和生长条件,最终有效提高了滨海潮间带栽培苗木的存活率,利于滨海海岸生态环境的修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种植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种植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围防护桩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围阻隔网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包括种植结构1和设于种植结构1之靠海一侧的外围防护结构2,种植结构1包括种植槽11、若干个摆放于种植槽11内的培植筐苗12和用于固定各培植筐苗12的定位网13,培植筐苗12包括第一筐体121、填充于第一筐体121内的栽培介质、设于第一筐体121与栽培介质之间的第一防护布和插于栽培介质内的栽培苗木122,定位网13铺压于各第一筐体121上。种植槽11设置于潮间带的中潮区和高潮区;栽培介质为利于栽培苗木122生长的土壤;第一防护布为可防止土壤流失的布体,其内衬于第一筐体121内;定位网13为可用于固定第一筐体121的网状结构,定位网13的设置主要用于稳固培植筐苗12和保护栽培苗木1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通过在种植槽11内摆放内衬有第一防护布的培植筐苗12,然后在培植筐苗12的第一筐体121上铺设定位网13进行固定,这样,可极大程度地提高栽培苗木122的抗风浪能力,减少了栽培介质流失的现象和栽培苗木122发生倾斜的现象,从而充分保障了栽培苗木122在滨海潮间带的定植和生长条件,最终有效提高了栽培苗木122的存活率。优选地,参照图1所示,第一筐体121为中空的圆锥状竹筐,圆锥状竹筐以下大上小的形式摆放于种植槽11内,这样,一方面利于第一筐体121在种植槽11内的固定;另一方面利于栽培苗木122根系的伸展。优选地,第一防护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保护点】
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包括种植结构和设于所述种植结构之靠海一侧的外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结构包括种植槽、若干个摆放于所述种植槽内的培植筐苗和用于固定各所述培植筐苗的定位网,所述培植筐苗包括第一筐体、填充于所述第一筐体内的栽培介质、设于所述第一筐体与所述栽培介质之间的第一防护布和插于所述栽培介质内的栽培苗木,所述定位网铺设于各所述第一筐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包括种植结构和设于所述种植结构之靠海一侧的外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结构包括种植槽、若干个摆放于所述种植槽内的培植筐苗和用于固定各所述培植筐苗的定位网,所述培植筐苗包括第一筐体、填充于所述第一筐体内的栽培介质、设于所述第一筐体与所述栽培介质之间的第一防护布和插于所述栽培介质内的栽培苗木,所述定位网铺设于各所述第一筐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筐体为中空的圆锥状竹筐;且/或,所述第一防护布为土工布或者无纺布;所述栽培苗木为红树植物苗木;且/或,所述定位网为麻绳网;且/或,所述种植槽的边缘为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或岩石制成的砌筑结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培植筐苗分成至少两排摆放于所述种植槽内,且任意相邻两排的各所述培植筐苗相互错开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摆放于所述种植槽内的无苗土筐,所述无苗土筐包括第二筐体和填充于所述第二筐体内的填充介质,同一排的各所述培植筐苗和各所述无苗土筐相互交替设置,所述定位网铺设于各所述第一筐体和各所述第二筐体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滨海潮间带抗风浪种植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结构还包括填充于各所述第一筐体与各所述第二筐体之间的海泥和覆盖于所述海泥上的第二防护布,所述第二防护布固定于其周边的所述第一筐体和/或所述第二筐体上。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炼根伍娥韦萍萍黄捷杨帆刘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绿九洲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