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573104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0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所述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包括若干个雨水处理模块,每个雨水处理模块由设置在路面或路沿下方的收集装置、弃流装置、过滤净化设备、存储渗漏装置组成,弃流装置和过滤净化设备设置在存储装置上,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与弃流装置入水口相连接,弃流装置通过导液口与过滤净化设备相贯通,过滤净化设备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存储渗漏装置内部相贯通。根据各城市所规划的初期雨水弃流值,在任何降雨情况下,均能精准实现雨水收集‑精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功能,并且能有效地确保行洪安全,结构可靠,维护方便;同时可对实施区域内的雨水处理情况进行整体监控,实现海绵城市规划的大数据管理,对区域内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水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城市中的雨洪管理系统主要采用树状结构,雨水入水口等同于树的末梢树叶,设置于地下的雨水支管等同于小树枝,上述较小的雨水支管将雨水汇入更大的支管,雨水支管再汇入雨水主管路。树形雨洪管理的缺点在于:1、由于汇集的雨水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时点,雨水中的成分含量不同,这不利于初期雨水弃流及后期雨水的净化处理;2、当系统局部排洪不畅时,上游雨洪叠加超出支路处理范围,导致整个系统处理功能下降或崩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域雨水收集存储渗漏系统,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所述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包括若干个雨水处理模块,每个雨水处理模块由设置在路面或路沿下方的收集装置、弃流装置、过滤净化设备、存储渗漏装置组成,弃流装置和过滤净化设备设置在存储装置上,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与弃流装置入水口相连接,弃流装置通过导液口与过滤净化设备相贯通,过滤净化设备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存储渗漏装置内部相贯通。作为选择,收集装置包括垂直设置于路沿下方的收集入水口以及紧贴收集入水口设置于路面上的沉积腔,收集入水口通过引水管与收集过滤腔相连接,收集过滤腔顶部设置有活动盖板,收集过滤腔底部设置有排水管与弃流装置入水口相连接,收集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挂篮;收集装置入水口处垂直设置有过滤挡板,沉积腔入口设置有活动栅栏隔板,沉积腔壁与路面接触位置设置有L型缓冲块,活动栅栏隔板的三条边缘设置在L型缓冲块上,剩余一边紧贴过滤挡板,采用铰链方式与过滤挡板形成活动连接,活动栅栏隔板及L型缓冲块顶部均与路面平齐,L型缓冲块以及过滤挡板下方均设置有水泥垫块,入水口底部低于路面,沉积腔底部设置有渗水口。作为选择,所述弃流装置内部位于导液口所在的侧壁上设置有浮球腔室,浮球腔室内设置有分隔板将其分割为上腔室与下腔室,分隔板上设置有通孔将上下腔室贯通,浮球腔室外壁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横向有弃流隔板,弃流隔板将弃流装置内部剩余的空间分割为蓄流腔和弃流腔,弃流隔板上设置有弃流口,将蓄流腔与弃流腔相贯通,浮球腔室外壁上部设置有贯通蓄流腔与上腔室的进液口,贯通蓄流腔与下腔室的漏液口,以及贯通下腔室与弃流腔的排液口,进液口设置有可拆卸的挡条。作为选择,弃流装置内还设置有用于开闭通孔的第一浮球阀与开闭弃流口的第二浮球阀,第一浮球阀的浮球设置于蓄流腔内,通过第一连接杆与设置于上腔室内的第一球塞相连接;第二浮球阀的浮球设置于下腔室内,通过第二连接杆与设置于蓄流腔内的第二球塞相连接,弃流口下方设置有磁吸阀,弃流装置内部靠近顶端位置设置有泄洪口,泄洪口底部高于导液口上口部,弃流装置底部还设置有与弃流腔贯通的弃流管道,弃流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作为选择,所述过滤净化设备内设置有逆向过滤装置,所述逆向过滤装置包括设置于导液口下方的法兰挡板以及环形内壁,法兰挡板和环形内壁包围而成的腔室下方开口为过滤入口,组合式过滤装置设置于过滤入口上方,雨水收集管位于组合式过滤装置上方。作为选择,所述组合式过滤装置包括框架和过滤模块,框架内部设置有数层过滤格,过滤模块设置在过滤格内,过滤模块的尺寸、大小均相等,互相之间可替换,过滤模块内设置有过滤芯体,过滤芯体为石英砂、活性炭、滤网或滤布。作为选择,所述过滤净化设备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和排污通道,排污口面积小于导液口面积,排污口上方设置有第三浮球阀,排污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浮球阀包括第三球塞、第三连接杆和第三浮球,第三球塞上设置有漏液口,第三浮球设置于环形内壁与过滤净化设备壁之间,第三浮球上方与下方均设置有限位板。作为选择,所述罐体为双层壁结构,内胆壁所包围的腔室构成储水腔,内胆壁和外壁间的腔室构成渗漏腔,渗漏腔内间隔设置有支撑肋板,支撑肋板上开设有引水孔,罐体外壁下部开设有渗漏孔,内胆壁上部设置有贯通储水腔与渗漏腔的溢流孔,溢流孔上设置有单向阀,储水腔内还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一端设置于靠近储水腔底部位置,另一端通过设置于罐体顶部的检修口与雨水回用装置相连接,罐体底部设置有支撑座,罐体设置于路面下方的基建坑内,基建坑壁和底部铺设有渗水土工布,基建坑底部设置有加固层,支撑座设置于加固层上方,基建坑壁和罐体间设置有滞流渗流层,滞流渗流层由直径1mm-10mm的砂砾石组成。作为选择,子系统间的渗漏边界相接或互相交叉,各子系统设置有监控装置,监控装置与系统中央控制模块相连接,监控装置设置在弃流装置导液口、储水腔内部以及滞流渗流层内。前述方案各结构的具体作用在于:1.在本方案中,实施区域被分割为若干个分区,每个分区设置一个单独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若干个雨水处理模块,每个雨水处理模块能单独实施雨水前期弃流、过滤净化以及存储渗漏功能。2.各子系统的渗漏边界相接或互相交叉,能够最大限度覆盖实施区域内的地下土壤,将整个区域联通成为大型雨水存储-地下水渗漏系统,对区域内生态环境进行改善。3.降雨后雨水从收集装置进入弃流装置,前期被污染的雨水被弃流,然后弃流装置开始收集相对较为干净的雨水,此部分雨水进入过滤净化设备,被过滤装置所过滤,然后通过管道进入存储渗漏装置的储水腔内存储,当雨水存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渗漏腔向外渗漏,或者通过抽水泵抽入雨水回用装置,实现了雨水收集-精准弃流-过滤-存储-再利用的环保节能效果,能完全能够满足城市建设中关于雨水处理的相关需求。4.在收集装置中,沉积腔的位置设置于入水口之前,在降雨后路面雨水流入入水口前,必须先经过沉积腔,使雨水中夹杂的泥沙进入沉积腔内沉积,同时入水口上设置有过滤挡板,将水中的漂浮物与大型垃圾拦截在入水口外,当雨水进入过滤腔后,过滤挂篮再次对未背过滤挡板拦截的较细小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进入收集管道的雨水被充分过滤预处理,提高了管路内的雨水清洁度。入水口宽度小于沉积腔入口宽度,位于入水口侧前方的雨水必须首先流经沉积腔,防止未沉积的雨水直接进入入水口,提高了沉积效率。沉积腔底部设置有渗水口,当雨停后沉积腔内残留的雨水可通过渗水孔渗漏进入所设置位置周边的土壤内,以便清理里面的沉积杂质;沉积腔设置于路面边缘,维护人员能够从管路外部看到活动栅栏隔板下方沉积池内泥沙的沉积情况,路面边缘设置有L型缓冲块,活动栅栏隔板设置于L型缓冲块上,可承受车辆及行人经过的压力,减少活动盖板与地面安装部位的碰撞磨损,提高装置使用寿命,活动栅栏隔板三条侧边均设置于缓冲垫块上,另一边与过滤挡板以活动铰链方式形成活动连接,将活动栅栏隔板直接抬起即可对沉积腔内部进行清理,缓冲块和过滤挡板下方设置有水泥垫块,保证稳定性。过滤挡板采用类似百叶窗叶的倾斜式设计,沿雨水入水方向倾斜向上,使漂浮物与体积较大的垃圾被挡在斜板外,而雨水可以从挡板间的间隙进入引水管内。过滤挂篮边缘距离过滤腔壁留有一定间距,使被过滤的雨水能够较为迅速地通过过滤挂篮进入排水管。5.在弃流装置中,通过第一浮球阀、第二浮球阀和磁吸阀的组合设置,实现液位自动控制阀门开闭,从而实现雨水自动弃流与收集,可根据所在城市的前期雨水弃流量,设置弃流装置内各腔室的容积,第一、第二浮球阀的浮力值以及磁吸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所述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包括若干个雨水处理模块,每个雨水处理模块由设置在路面或路沿下方的收集装置、弃流装置、过滤净化设备、存储渗漏装置组成,弃流装置和过滤净化设备设置在存储装置上,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与弃流装置入水口相连接,弃流装置通过导液口与过滤净化设备相贯通,过滤净化设备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存储渗漏装置内部相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所述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包括若干个雨水处理模块,每个雨水处理模块由设置在路面或路沿下方的收集装置、弃流装置、过滤净化设备、存储渗漏装置组成,弃流装置和过滤净化设备设置在存储装置上,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与弃流装置入水口相连接,弃流装置通过导液口与过滤净化设备相贯通,过滤净化设备通过雨水收集管与存储渗漏装置内部相贯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收集装置包括垂直设置于路沿下方的收集入水口以及紧贴收集入水口设置于路面上的沉积腔,收集入水口通过引水管与收集过滤腔相连接,收集过滤腔顶部设置有活动盖板,收集过滤腔底部设置有排水管与弃流装置入水口相连接,收集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挂篮;收集装置入水口处垂直设置有过滤挡板,沉积腔入口设置有活动栅栏隔板,沉积腔壁与路面接触位置设置有L型缓冲块,活动栅栏隔板的三条边缘设置在L型缓冲块上,剩余一边紧贴过滤挡板,采用铰链方式与过滤挡板形成活动连接,活动栅栏隔板及L型缓冲块顶部均与路面平齐,L型缓冲块以及过滤挡板下方均设置有水泥垫块,入水口底部低于路面,沉积腔底部设置有渗水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弃流装置内部位于导液口所在的侧壁上设置有浮球腔室,浮球腔室内设置有分隔板将其分割为上腔室与下腔室,分隔板上设置有通孔将上下腔室贯通,浮球腔室外壁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横向有弃流隔板,弃流隔板将弃流装置内部剩余的空间分割为蓄流腔和弃流腔,弃流隔板上设置有弃流口,将蓄流腔与弃流腔相贯通,浮球腔室外壁上部设置有贯通蓄流腔与上腔室的进液口,贯通蓄流腔与下腔室的漏液口,以及贯通下腔室与弃流腔的排液口,进液口设置有可拆卸的挡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弃流装置内还设置有用于开闭通孔的第一浮球阀与开闭弃流口的第二浮球阀,第一浮球阀的浮球设置于蓄流腔内,通过第一连接杆与设置于上腔室内的第一球塞相连接;第二浮球阀的浮球设置于下腔室内,通过第二连接杆与设置于蓄流腔内的第二球塞相连接,弃流口下方设置有磁吸阀,弃流装置内部靠近顶端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牧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