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拓展式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单元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57132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0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拓展式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单元,包括下壳、上壳和控制板;所述下壳上设置有卡扣,所述上壳上设置有卡槽,该卡槽与卡扣相匹配使得下壳与上壳能扣合在一起;所述下壳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上壳内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相匹配使得控制板能够固定在下壳与上壳之间;所述下壳的底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针座,所述针座由通孔凸出于下壳之外。本设计使得流水线式的生产系统增加额外的设备后,只需在原有通信主板上插接相应的控制单元即可,而无需更换整个控制系统,故而使得生产线的拓展成本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拓展式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单元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拓展式控制系统,尤其是一种可拓展式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单元。
技术介绍
在流水线式的生产环境中,由于所需协同配合的设备较多,因而每个设备都有独自的控制单元,且上述控制单元通常集成在控制主机内的主板上。由于技术改进或者加工环节改善等需要,流水线式的生产环境经常碰到需要增加部分设备的情况,而增加的设备往往需要与其他设备协同工作,为此,需要一种能够灵活插接到控制主机主板上的控制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拓展式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单元。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拓展式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单元,包括下壳、上壳和控制板;所述下壳上设置有卡扣,所述上壳上设置有卡槽,该卡槽与卡扣相匹配使得下壳与上壳能扣合在一起;所述下壳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上壳内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相匹配使得控制板能够固定在下壳与上壳之间;所述下壳的底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针座,所述针座由通孔凸出于下壳之外。本技术所述的控制单元,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控制板包括第一控制板、第二控制板和支撑柱;所述第一控制板通过若干个支撑柱与第二控制板固定在一起;所述针座设置在第一控制板上。本技术所述的控制单元,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板上设置有拨码开关,所述上壳上设置有与拨码开关相匹配的开口,所述拨码开关由开口凸出于上壳之外。本技术所述的控制单元,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下壳上设置有第一导向片,所述上壳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片相匹配的第一导向槽;所述上壳上设置有第二导向片,所述下壳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片相匹配的第二导向槽。本技术所述的控制单元,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上壳上设置有LED指示灯。本技术所述的控制单元,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下壳上设置有散热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控制单元设置有针座,使得本控制单元能够插接在与该针座相匹配的主板上。由此,当流水线式的生产系统增加额外的设备后,只需在主板上插接相应的控制单元即可,而无需更换整个控制系统,故而使得生产线的拓展成本大幅度降低。本控制单元还设置有拨码开关,该拨码开关使得操作人员能直接设置控制单元的CAN总线地址而无需通过电脑连接到控制单元进行设置,从而使得控制单元的操作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控制单元下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控制单元上壳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控制单元上壳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本技术控制单元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控制单元的结构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控制单元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控制单元包括下壳1、上壳2和控制板3;所述下壳1上设置有卡扣11,所述上壳2上设置有卡槽21,该卡槽21与卡扣11相匹配使得下壳1与上壳2能扣合在一起;所述下壳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槽12,所述上壳2内设置有第二固定槽22,所述第一固定槽12与第二固定槽22相匹配使得控制板3能够固定在下壳1与上壳2之间;所述下壳1的底端设置有通孔13,所述控制板3上设置有针座4,所述针座4由通孔13凸出于下壳1之外。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控制单元设置有下壳1和上壳2,下壳1和上壳2能够扣合在一起。如图3~图5所示,下壳1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扣11,上壳2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21,该卡槽21与卡扣11相匹配使得下壳1与上壳2能扣合在一起。为了便于扣合,下壳1设置有第一导向片14,上壳2设置有与第一导向片14相匹配的第一导向槽24。上壳2设置有第二导向片25,下壳1设置有与第二导向片25相匹配的第二导向槽15。当下壳1与上壳2扣合在一起时,第一导向片14卡入第一导向槽24,第二导向片25卡入第二导向槽15。如图3~图7所示,下壳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槽12,上壳2内设置有第二固定槽22,第一固定槽12与第二固定槽22相匹配使得控制板3能够固定在下壳1与上壳2之间。如图6所示,控制板3包括第一控制板31、第二控制板32和支撑柱33。其中,第一控制板31通过四个支撑柱33与第二控制板32固定在一起。第一控制板31的底端设置有针座4。如图2和图3所示,下壳1的底端设置有通孔13,当上壳2与下壳1扣合在一起后,针座4从通孔13中凸出于下壳1之外。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针座4为适用于CAN总线的64针针座,其能够使得本控制单元插接在与本控制单元相匹配的主板上。如图4~图6所示,第一控制板31上设置有步进电机驱动电路311和可控硅调压电路312。第二控制板32上设置有传感器接口电路322和数模转换接口电路323。上壳2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7,步进电机驱动电路311和可控硅调压电路312均与第一开口27相匹配,当上壳2与下壳1扣合在一起后,步进电机驱动电路311和可控硅调压电路312均从第一开口27处凸出。上壳2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8,传感器接口电路322和数模转换接口电路323与第二开口28相匹配,当上壳2与下壳1扣合在一起后,传感器接口电路322和数模转换接口电路323均从第二开口28处凸出。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控制板32的上端设置有拨码开关321,上壳2上设置有与拨码开关321相匹配的开口23。当控制板3固定在下壳1与上壳2之间后,拨码开关321由开口23凸出于上壳2之外。该拨码开关321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手动设置本控制单元的CAN总线地址,从而使得本控制单元的操作更加方便。如图5所示,上壳2上还设置有LED指示灯26,该LED指示灯26用于指示本控制单元当前所处的状态。如图1所示,下壳1上还设置有散热窗16。如图8所示,当使用本控制单元时,只需将本控制单元插接在与本控制单元相匹配的主板上,该主板有多个与本控制单元上的针座4相匹配的PCI插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拓展式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拓展式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1)、上壳(2)和控制板(3);所述下壳(1)上设置有卡扣(11),所述上壳(2)上设置有卡槽(21),该卡槽(21)与卡扣(11)相匹配使得下壳(1)与上壳(2)能扣合在一起;所述下壳(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槽(12),所述上壳(2)内设置有第二固定槽(22),所述第一固定槽(12)与第二固定槽(22)相匹配使得控制板(3)能够固定在下壳(1)与上壳(2)之间;所述下壳(1)的底端设置有通孔(13),所述控制板(3)上设置有针座(4),所述针座(4)由通孔(13)凸出于下壳(1)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拓展式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1)、上壳(2)和控制板(3);所述下壳(1)上设置有卡扣(11),所述上壳(2)上设置有卡槽(21),该卡槽(21)与卡扣(11)相匹配使得下壳(1)与上壳(2)能扣合在一起;所述下壳(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槽(12),所述上壳(2)内设置有第二固定槽(22),所述第一固定槽(12)与第二固定槽(22)相匹配使得控制板(3)能够固定在下壳(1)与上壳(2)之间;所述下壳(1)的底端设置有通孔(13),所述控制板(3)上设置有针座(4),所述针座(4)由通孔(13)凸出于下壳(1)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式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3)包括第一控制板(31)、第二控制板(32)和支撑柱(33);所述第一控制板(31)通过若干个支撑柱(33)与第二控制板(32)固定在一起;所述针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喜红吴先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衡迅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