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升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56197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9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升降系统,其中该电梯升降系统包括轿厢,所述轿厢设置在一轿厢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升降系统还包括:一安全井,设置于所述轿厢井的下部,与所述轿厢形成密闭气阻,其深度足以保证所述轿厢在从所述轿厢井的上端失重下落时处于安全速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梯升降系统,由于采用了设置于所述轿厢井下方的安全井结构,在所述轿厢下降至最底层时与其形成密封气阻空间,使得在轿厢失控下降至最底层时得到缓冲,使急速下降中的轿厢迅速降速直至停止运行,提高了安全性。

Elevator lift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vator system, wherein the elevator system includes a car, the car is set in a car well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elevator system also comprises a safety drilling, is arranged in the elevator well, and the car form sealed air resistance, its depth is sufficient to ensure that the car is safe from the top speed in the car well when the whereabouts of weightlessness. An elevator syste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is arranged under the car well safety drilling structure, in the car fell to the bottom and form a sealed air resistance space, makes the car fell to the bottom out of control when the buffer, make rapid decline in car the car quickly slow down until it stops running, improve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升降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尤其设置的是一种电梯升降系统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电梯是中高层建筑的常见运输通道,但安全问题一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电梯在维护和保养不及时情况下零部件失效或完全故障导致轿厢的失重坠落,其危害极大,安全责任极高。以往的电梯安装保障结构主要是过速保护以及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保护结构,但远远不能达到人们的要求,在中国数量巨大的电梯使用数量基数上,每年发生的大量电梯事故,以及由这些电梯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惨剧时有发生。现有的电梯公司为了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性可谓是耗尽心力,研发使用了多种安全结构,如设置于轿厢下方地面的缓冲器及设置于轿厢导轨上的安全钳等,但这些安全结构在电梯使用年限较久之后也可能会故障,失去功能。而由于轿厢坠落时,电力系统可能会失效,钢缆断开,尤其是轿厢满载时的重量较大,下降速度极大,动量冲量和坠落能量较高,安全钳会被轿厢直接冲断,起不到钳制作用,而缓冲器设置于地面,轿厢的急速停顿会使缓冲器的安全作用微乎其微并被压断损毁,而轿厢内乘客受到缓冲器及地面在一瞬间的反作用力时,会使其身体受到极大损伤。由此可以看出,现有电梯升降系统尤其是安全保障结构安全性低,效果差。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升降系统,该电梯升降系统可利用设置于轿厢井下方的安全井,在轿厢完全失控后,通过底部的气密气阻实现减速缓冲,提高安全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升降系统,包括轿厢,所述轿厢设置在一轿厢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升降系统还包括:一安全井,设置于所述轿厢井的下部,与所述轿厢形成密闭气阻,其深度足以保证所述轿厢在从所述轿厢井的上端失重下落时处于安全速度。优选地,所述的电梯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井的起始段设置有从所述轿厢井向中心收缩的斜槽壁部。优选地,所述的电梯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升降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移动密封板,可移动连接于所述轿厢的底部,用于根据轿厢承载重量改变气阻力度。优选地,所述的电梯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全井内还设置有用于缓冲所述轿厢的缓冲板组件。优选地,所述的电梯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组件包括:缓冲板,以及端部铰接并顶持所述缓冲板的多个支撑杆,相邻的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的支撑弹簧。一种如上任一所述电梯升降系统的安全实现方法,其包括:在所述电梯升降系统中设置一安全井,该安全井设置于所述轿厢井的下部,与所述轿厢形成密闭气阻,其深度足以保证所述轿厢在从所述轿厢井的上端失重下落时处于安全速度。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梯升降系统,由于采用了设置于所述轿厢井下方的安全井结构,在所述轿厢下降至最底层时与其形成密封气阻空间,使得在轿厢失控下降至最底层时得到缓冲,使急速下降中的轿厢迅速降速直至停止运行,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电梯升降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电梯升降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安全井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电梯升降系统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安全井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升降系统,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升降系统,所述电梯升降系统包括:用于承载乘客的轿厢100,与所述轿厢100通过钢缆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轿厢100升降的拽引轮200,与所述拽引轮200通过钢缆连接、用于平衡所述轿厢100的配重块300,以及设置于所述轿厢井下方用于在所述轿厢100失控坠落至最底层以下时与其形成气密气阻的密封空间之安全井400。该安全井400的深度设置为足以保证所述轿厢100在从所述轿厢井的上端失重坠落时,能够减速到安全速度,比如小于1米/秒,最佳的是能够停止。所述安全井400的深度须要根据轿厢的重量,轿厢所能达到的楼层高度以及轿厢与轿厢井之间的气密性程度判断。如图2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轿厢100可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可移动连接于所述轿厢100底部的移动密封板,用于根据轿厢100承载重量改变外伸长度,所述移动密封板的外伸控制可通过独立的控制系统控制,也可通过机械结构控制,主要是为控制所述轿厢100与轿厢井之间的间隙,从而保证轿厢在正常工作时与遇到坠落需要安全功能时得到相应的气密气阻力度。为保证所述轿厢100与轿厢井之间的气密气阻,尤其是安全井起作用时的状态,在所述轿厢100底部设置有固定底板,与安全井的侧壁保持较为接近的程度(实际上是越接近越好,以便形成安全阻力;电梯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安全井一般不一定起作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梯升降系统,由于采用了设置于所述轿厢100下方且在所述轿厢100下降至最底层时与其形成气密气阻密封空间的安全井400,使得在轿厢100失控下降至最底层时可与安全井400形成密封空间以安全井内的气压缓冲急速下降中的轿厢100,直至其停止运行,提高了安全性,且以气压逐步缓冲使得轿厢100下降直至停止的方式,解决了传统电梯在急速停顿时对轿厢100内乘客身体可能造成损伤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中密封槽的设置与现有技术中缓冲件或安全钳的安装保障截然不同,缓冲件或安全钳是以机械结构对于轿厢急速下降的位置限制,在轿厢与缓冲件或安全钳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缓冲件或安全钳会在轿厢急速下降的强大作用力下被破坏;而本技术中所述安全井则利用轿厢下降压缩安全井内的空气以增大的气压形成弹性缓冲和阻力、以达到安全降低轿厢的下降速度直至其停止的功能。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安全井与轿厢井之间,即所述安全井的起始段还设置有向中心收缩的斜槽壁部410,其用于当轿厢底部坠落到此处时,井部的斜槽壁410与轿厢100底部的滑动密封拖板压迫和擦过,强行将密封拖板导压紧缩而进入密封井400,使二者之间的紧密度增加,使得轿厢100底壁与密封井壁加倍密封;同时,还可以配合所述轿厢的底部固定板,例如预先设置的钢板,向下形成移动的刮擦冲击,从而额外增加对轿厢的安全阻力作用。所述斜槽壁部410的设置目的是为所述轿厢100的遇失重下降时,在使用气阻降低其下降速度的基础上,通过导领迫压轿厢底的密封拖板,使其横截面积的改变、加强降低其下降速度的作用,保证其降速过程中的平稳。本技术所述电梯升降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移动密封板,可移动连接于所述轿厢底部,用于根据轿厢承载重量改变轿厢与轿厢井之间的间隙;同时须注意,所述轿厢井的深度与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设置成与所述配重块井相对独立的竖井,或者,设置在轿厢下方为安全井,而配重块与轿厢设置在同一宽大竖井内。在本技术所述安全井400内还可以设置一用于缓冲所述轿厢的缓冲板组件,如图3所示,所述缓冲板组件包括:一缓冲板431,以及一承托板440,和若干个支撑杆450,通过端部之间铰接,并在相邻的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支撑弹性件460,用来整体支撑所述承托板440,顶端的支撑杆顶持链接设置于所述承托板440下端面上。在所述缓冲板431与所述承托板440之间设置有缓冲弹性件432,一般在所述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升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升降系统,包括轿厢,所述轿厢设置在一轿厢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升降系统还包括:一安全井,设置于所述轿厢井的下部,与所述轿厢形成密闭气阻,其深度足以保证所述轿厢在从所述轿厢井的上端失重下落时处于安全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升降系统,包括轿厢,所述轿厢设置在一轿厢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升降系统还包括:一安全井,设置于所述轿厢井的下部,与所述轿厢形成密闭气阻,其深度足以保证所述轿厢在从所述轿厢井的上端失重下落时处于安全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井的起始段设置有从所述轿厢井向中心收缩的斜槽壁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升降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联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创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