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对大齿轮退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5487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8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对大齿轮退卸机,轮对大齿轮退卸机包括:机架;轮轴驱动件,轮轴驱动件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机架左右两侧的相对位置;退卸装置,退卸装置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两个轮轴驱动件之间,退卸装置包括:退卸套和退卸插片,退卸套的内径大于轮对的轴承外径且外径小于大齿轮的直径,退卸插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退卸插片在第一位置时,退卸插片适于插套在轮对的轮轴上且用于抵靠大齿轮一侧的轴承,退卸插片在第二位置时,退卸插片远离轮轴。通过设置退卸套和退卸插片,可以分步骤地完成对轮对上的大齿轮和大齿轮两侧轴承的退卸,从而可以提高轮对大齿轮的退卸效率。

Wheel set unload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ear wheel unloading machine, gear wheel dismounting machine comprises a machine frame; a driving shaft, driving axle parts two and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about the relative position; unloading device, unloading device installed on the machine frame and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two wheel drive. Unloading device comprises a sleeve and a withdrawal insert, a withdrawal sleeve diameter great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bearing and the wheel diameter is less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gear, withdrawal inserted between the first position and the second position of a movable, withdrawal inserted in the first position, withdrawal insert is inserted in the suitable the wheel axle and bearing large gear for against the side of the unloading insert in the second position, withdrawal from insert axle. By setting the unloading sleeve and the dismounting insert, the unloading of the big gear and the big gear of both sides of the wheel wheel can be finished step by step, thus improving the unloading efficiency of the wheel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对拆卸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对大齿轮退卸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动车轮对大齿轮的退卸,都是在轮对压装分解机上安装专用退卸压头来实现的,国内还没有开发针对大齿轮退卸的专用机床。而且,退卸大齿轮的工艺流程具有很多缺陷,例如,接送料辅助准备时间长,并且同时需要多个操作工人协调配合,才能实现大齿轮的退卸;又如,带有大齿轮的车轴一半重心偏往一边,这样在输送移动的过程中存在倾翻、掉落的安全隐患;再如,在退卸前需要工人手动操作高压注油系统,注油退卸,增加了人工成本。以及还有整个退卸过程效率低、易拉伤车轴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轮对大齿轮退卸机,该轮对大齿轮退卸机可以退卸轮对上的大齿轮,而且退卸效率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包括:机架;轮轴驱动件,所述轮轴驱动件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所述机架左右两侧的相对位置;退卸装置,所述退卸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轮轴驱动件之间,所述退卸装置包括:退卸套和退卸插片,所述退卸套的内径大于轮对的轴承外径且外径小于所述大齿轮的直径,所述退卸插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退卸插片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退卸插片适于插套在所述轮对的轮轴上且用于抵靠所述大齿轮一侧的轴承,所述退卸插片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退卸插片远离所述轮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通过设置退卸套和退卸插片,以及左右两侧的左油缸和右油缸,可以分步骤地完成对轮对上的大齿轮和大齿轮两侧轴承的退卸,从而可以提高轮对大齿轮的退卸效率,以及可以完善对轮对大齿轮的退卸工艺过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退卸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退卸套固定在所述箱体的朝向所述大齿轮的一侧,所述退卸插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退卸套的横截面呈C形,并且/或者所述退卸插片呈U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轮对大齿轮退卸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退卸插片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轮对大齿轮退卸机还包括:挡块,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挡块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且位于所述驱动件的靠近所述轮轴的一侧,所述挡块上设置有沿所述轮轴径向贯穿的通槽,所述退卸插片适于伸入所述通槽内直至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箱体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退卸套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箱体的另一侧敞开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轮对大齿轮退卸机还包括:底架,所述机架固定在所述底架上;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且在上料位置和卸料位置之间可转动;输送车,所述输送车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且在所述卸料位置和所述机架之间可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轮对大齿轮退卸机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底架上;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上;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固定在所述上料装置上且与所述驱动齿轮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料位置和所述卸料位置之间的夹角为18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且在所述上料位置和所述卸料位置之间可转动;轮对臂,所述轮对臂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侧壁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的截面为矩形,所述轮对臂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相反的两个侧壁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的两个相反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开且匹配的轮对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轮对臂包括:托臂,所述托臂上设置有托槽;夹持爪,所述夹持爪铰接在所述托臂上且与所述托槽相对以夹持所述轮对的轮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轮对臂相对所述主体可横向和/或竖向运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竖向导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设置在所述竖向导轨上,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横向导轨,所述轮对臂设置在所述横向导轨上。附图说明图1和图2分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的不同位置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的俯视图;图4和图5分别是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退卸插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退卸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退卸套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轮对大齿轮退卸机1000;机架100;左油缸200;左油缸的活塞杆210;右油缸300;右油缸的活塞杆310;退卸装置400;退卸套410;退卸插片420;箱体430;第一侧板431;驱动件440;挡块450;底架500;驱动电机510;驱动齿轮520;回转支承530;上料装置600;主体610;轮对臂620;托臂621;托槽622;夹持爪623;驱动油缸624;垫块625;竖向导轨626;移动块627;横向导轨628;升降油缸629;输送车700;支撑件710;上料位置a1;卸料位置a2;轮对2000;轮轴20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1000。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1000可以包括:机架100、轮轴驱动件和退卸装置400。如图1和图3所示,轮轴驱动件可以为油缸,油缸为两个,两个油缸分别为左油缸200和右油缸300,而且左油缸200和右油缸300分别固定在机架100左右两侧的相对位置,每个油缸具有活塞杆,换言之,左油缸200具有属于其自身的活塞杆210,右油缸300具有属于其自身的活塞杆310,在相应的油压作用下,活塞杆可以在对应的油缸内轴向移动,轴向移动的方向为左右方向。其中,机架100上可以分别设置有支撑和固定左油缸200和右油缸300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可以由支撑板以及支撑杆共同构成,对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左油缸200和右油缸300左右相对设置,可以便于左油缸200和右油缸300同步夹持轮对2000的轮轴2010。具体地,左油缸200的活塞杆210的自由端处和右油缸300的活塞杆310的自由端处均设置有顶尖,顶尖对应于轮轴2010的轴端中心孔。由此,可以理解的是,在左油缸200和右油缸300同步夹持轮轴2010时,两个活塞杆的顶尖可以均伸入到轮轴2010的轴端中心孔以保证轮轴2010的固定可靠性。其中,左油缸200和右油缸300的油压保持以及活塞杆运动均可以由轮对大齿轮退卸机1000中的控制程序控制。具体地,当轮轴2010需要向左移动时,左油缸200的活塞杆210不断收缩,右油缸300的活塞杆310不断向左侧伸出,从而可以驱动轮轴2010从右向左移动。当轮轴2010需要向右移动时,右油缸300的活塞杆310不断收缩,左油缸200的活塞杆210不断向右侧伸出,从而可以驱动轮轴2010从左向右移动。至于轮轴2010移动速度,对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大齿轮退卸情况自行设定。退卸装置400安装在机架100上,而且退卸装置400位于两个油缸之间,即退卸装置400位于左油缸200和右油缸300之间,退卸装置400包括:退卸套410和退卸插片420,退卸套4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轮对大齿轮退卸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对大齿轮退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轮轴驱动件,所述轮轴驱动件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所述机架左右两侧的相对位置;退卸装置,所述退卸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轮轴驱动件之间,所述退卸装置包括:退卸套和退卸插片,所述退卸套的内径大于轮对的轴承外径且外径小于所述大齿轮的直径,所述退卸插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退卸插片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退卸插片适于插套在所述轮对的轮轴上且用于抵靠所述大齿轮一侧的轴承,所述退卸插片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退卸插片远离所述轮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对大齿轮退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轮轴驱动件,所述轮轴驱动件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所述机架左右两侧的相对位置;退卸装置,所述退卸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轮轴驱动件之间,所述退卸装置包括:退卸套和退卸插片,所述退卸套的内径大于轮对的轴承外径且外径小于所述大齿轮的直径,所述退卸插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退卸插片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退卸插片适于插套在所述轮对的轮轴上且用于抵靠所述大齿轮一侧的轴承,所述退卸插片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退卸插片远离所述轮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卸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退卸套固定在所述箱体的朝向所述大齿轮的一侧,所述退卸插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卸套的横截面呈C形,并且/或者所述退卸插片呈U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退卸插片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块,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挡块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且位于所述驱动件的靠近所述轮轴的一侧,所述挡块上设置有沿所述轮轴径向贯穿的通槽,所述退卸插片适于伸入所述通槽内直至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退卸套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箱体的另一侧敞开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架,所述机架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启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