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桐专利>正文

醋酸酯化淀粉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5106 阅读:4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酯化淀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淀粉浆用交联剂预交联后酯化,再加碱调至中性,洗涤,脱水干燥;所述交联剂由葡萄糖内酯与一氯乙酸组成,所述葡萄糖内酯与一氯乙酸的重量比为3∶7。和传统加工变性淀粉工艺相比,控制简单,成本降低,同时酯化淀粉的糊化温度降了10℃左右,可达到48℃-52℃,布氏粘度由2400-3300BU上升高达5000-7000BU,该两项最重要指标糊化温度与粘度在国内均属首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造了奇迹,可使应用范围更广,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酯化淀粉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变性淀粉目前在国内已经兴起,尤其是有机酯化淀粉(马铃薯)最早由天津顶新集团公司(台湾独资)在上世纪90年代引进意大利技术,首次首家在中国应用,可以说创下马铃薯变性淀粉在中国方便面产业的应用基石作用。尽管当时国内一些院、所、高校及一些企业也都在研究各类的变性淀粉,但马铃薯有机酯淀粉仍属空白。理论上讲无论哪一种淀粉均属于多聚糖结构,由于在葡萄糖基上含有活泼的羟基,使各类淀粉在糊化以后都具有回生的特点,这是淀粉中葡萄糖活泼羟基发生氢健,健合作用的结果,正是回生性使各类淀粉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众多的变性淀粉(化学变性)的目地是使原淀粉的多糖活泼羟基部分转化为水溶性的其它基因,使淀粉分子中部分羟基封闭而达到了淀粉回生性减弱或全部消失(视引入基团种类及相对比例),做为变性淀粉之一——有机酯化淀粉,以醋酸酐为酯化剂在催化剂存在下,使部分原淀粉的活泼羟基转化为乙酰基,至使变性后淀粉具有不回生的性质,不但增强了稳定性、透明度,且降低了糊化温度,提高了粘度,故而扩大淀粉的应用范围。改性后的淀粉,在食品、纺织、石化、建材、造纸等行业应用潜力巨大,尤其在食品行业,马铃薯变性淀粉用做增稠剂、粘结剂、乳化剂、充填剂、赋型剂等在欧美国家食品行业中几乎全部采用。在国内面制品(方便面、面包、切面等)、肉制品(各种肠制品、灌制品)、乳制品、果冻、糖果各种酱制品等应用广泛。但是国内各大厂家生产酯化淀粉的工艺操作复杂,不易控制,同时酯化淀粉的两项重要指标糊化温度及粘度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使其在国内的应用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在国内生产醋酸酯淀粉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工艺条件简单,操作易于控制,同时提高产品的品质。天津顶新、四平帝达、内蒙奈伦、天津文星等国内生产的马铃薯醋酸酯淀粉工艺相近,大致如下 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淀粉浆用交联剂预交联后酯化,再加碱调至中性,洗涤,脱水干燥;所述交联剂由葡萄糖内酯与一氯乙酸组成,所述葡萄糖内酯与一氯乙酸的重量比为3∶7。所述交联剂加入量为干淀粉量的0.2%-0.5%。所述淀粉浆的温度为常温。所述淀粉浆的液体比重为18波美度。所述碱为氢氧化钾。所述有机酯化为醋酸酯化。本专利技术使用复合型交联剂为,即葡萄糖内酯与一氯乙酸按一定比例(重量比为3∶7)复配合成。一般加入量为0.2%-0.5%(按干淀粉量)。在酯化前增加预交联步骤,使得原淀粉的大分子之间相互交联,使其分子量比原淀粉更大。与传统加工变性淀粉工艺相比,控制简单,成本降低,淀粉浆在酸化前不用加温,在常温下即可;由于交联剂的加入,所以醋酸酐的消耗相对减少;因此在加碱调pH值阶段,碱量减少,而且操作更简便易控;更重要的是,新工艺所达到的两项最重要指标糊化温度与粘度在国内均属首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传统工艺相比,糊化温度降了10℃左右,可达到48℃-52℃。布氏粘度传统工艺为2400-3300BU,而新工艺可高达5000-7000BU,创造了奇迹,可使应用范围更广,经济效益更为显著。该新工艺目前在国内尚无厂家采用。适用于马铃薯、木薯、玉米淀粉有机酯化产品生产。上述工艺不仅适用于淀粉醋酸酯化,也适用于现市场上常见的淀粉磷酸酯化,淀粉烯基琥珀酸酯化等。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针对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材料如未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实施例1原料马铃薯淀粉1000Kg,交联剂葡萄糖β-内酯0.6Kg,一氯乙酸1.4Kg,(总加入量按0.2%计)酯化剂醋酸酐80Kg,氢氧化钾60Kg,配成碱液。将市售马铃薯淀粉加水至比重为18波美度,常温、搅拌下加入交联剂,约1小时后淀粉浆均匀粘稠,加入醋酸酐酯化,搅拌约1小时,用泵打入配制好的碱液调pH至中性,旋液洗涤,除去淀粉液中的盐份,脱水干燥,成品包装。实施例2原料玉米淀粉1000Kg,交联剂葡萄糖酸σ-内酯1.5Kg,一氯乙酸3.5Kg,(总加入量按0.5%计)酯化剂醋酸酐80Kg,氢氧化钠60Kg,配成碱液。将市售玉米淀粉加水至比重为18波美度,常温、搅拌下加入交联剂,约1.5小时后加入醋酸酐酯化,搅拌约1.5小时后用泵打入配制好的碱液调pH至中性,旋液洗涤,除去淀粉液中的盐份,脱水干燥,成品包装。实验例将上述淀粉酯化前后的糊化温度及粘度相比较(布拉班德粘度检测仪) 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特性 与传统工艺相比,糊化温度降了10℃左右,可达到48℃-52℃。布氏粘度传统工艺为2400-3300BU,而新工艺可高达5000-7000BU,创造了奇迹,可使应用范围更广,经济效益更为显著。新工艺所达到的两项最重要指标糊化温度与粘度在国内均属首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淀粉浆用交联剂预交联后酯化,再加碱调至中性,洗涤,脱水干燥;所述交联剂由葡萄糖内酯与一氯乙酸组成,所述葡萄糖内酯与一氯乙酸的重量比为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所述交联剂加入量为干淀粉量的0.2%-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所述淀粉浆的温度为常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所述淀粉浆的液体比重为18波美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所述碱为氢氧化钾。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所述有机酯化为醋酸酯化。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其特征在于淀粉浆用交联剂预交联后酯化,再加碱调至中性,洗涤,脱水干燥;所述交联剂由葡萄糖内酯与一氯乙酸组成,所述葡萄糖内酯与一氯乙酸的重量比为3∶7。和传统加工变性淀粉工艺相比,控制简单,成本降低,同时酯化淀粉的糊化温度降了10℃左右,可达到48℃-52℃,布氏粘度由2400-3300BU上升高达5000-7000BU,该两项最重要指标糊化温度与粘度在国内均属首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造了奇迹,可使应用范围更广,经济效益更为显著。文档编号C08B31/04GK1844152SQ20061001178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国桐, 蔺保华 申请人:李国桐, 蔺保华, 李家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有机酯化淀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淀粉浆用交联剂预交联后酯化,再加碱调至中性,洗涤,脱水干燥;所述交联剂由葡萄糖内酯与一氯乙酸组成,所述葡萄糖内酯与一氯乙酸的重量比为3∶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桐蔺保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桐蔺保华李家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